九曲黄河润怀川
2021-03-15李明
李明
八百里巍巍太行,自燕山一路南行,遇黄河后戛然而止,掉头向西,岔出王屋山、中条山。万里黄河自内蒙古河套向南奔腾而下,到潼关掉头向东,一泻千里,奔向中原大地。山河交汇,怀抱出一个山石灵秀、水草丰美的富饶之地,这就是黄河岸边的明珠——昔日河内名郡,又称怀川、覃怀,今日河南焦作!
黄河落天,泽润怀川。这片神奇的土地文化积淀厚重,韩愈、李商隐、朱载堉、司马懿、竹林七贤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或生于斯,或长于斯,或与这片土地有深度交集;陈式太极拳发源于此并走出中原、走向世界;《神农本草经》记载,此地怀山药、地黄、牛膝、菊花均为上品。
历史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魂。文化兴则文明兴,文明兴则城市兴。黄河水滋养了怀川这片土地,孕育了怀川人民笃行、进取、创新的拼搏精神。焦作,这座因河而生、因河而兴、因河而美的城市,正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激发出不断前行的澎湃动力。
治黄文化
在我们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度,从来还没有哪条河能像黄河这样,既激发起我们无限的骄傲和自豪,又引起我们深深的忧虑。千百年来,作为孕育了中国灿烂文明的伟大摇篮,中原大地世世代代普受着她的恩泽,却也祖祖辈辈经受着她变化无穷的灾难。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禹,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 大禹定九州时焦作名为覃怀,覃怀位于太行山南麓,沁水等大小河流出山后,汇在覃怀,由于覃怀地势平坦,造成河道淤积,河水便肆意漫流,与大泽之水汇在一起,形成了“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的洪水。
奔腾不息的黄河带给焦作的不仅有冲积平原,还赋予焦作人与生俱来的利用黄河、治理黄河、化害为利的大无畏精神。
在武陟县城东南12公里处,巍然屹立着一座红墙青瓦、威严庄重,风格形似故宫的建筑,这就是有着“黄河故宫”美誉的嘉应观,是当年清廷治理黄河的指挥中心。
从康熙六十年(1721年)到雍正元年(1723年),黄河在武陟境内决口5次。1723年,刚刚登基的雍正皇帝下定决心治理黄河,他从国库调拨288万两白银,下令修建了黄淮诸河龙王庙。这个花钱最多、规格最高、建筑最雄伟的龙王庙在雍正五年(1727年)竣工,雍正钦赐御制匾额,定名——嘉应观。这里不仅仅是专门祭祀河神的皇家庙观,还是封赏历代治河功臣之地,更是治水治地之总衙,可谓宫、庙、衙三位一体。
雍正二年(1724年),一条长达9公里的黄河大坝修筑完成。这年秋汛,河水猛涨,浊浪滔天,新修的大坝巍然屹立。
大水退后,奇迹出现了:河道被大水拓深,大壩成为安全高滩。雍正大喜,亲书“御坝”二字,刻碑坝上。此后的两百多年,黄河与武陟相安无事。
一座嘉应观,一部浓缩的中国治黄史。如今的嘉应观,见证了黄河安澜,更见证了祖国金瓯永固!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黄河治理,第一任水利部部长傅作义久居嘉应观指挥水利工程建设。如今,黄河不仅实现岁岁安澜,而且连续21年不断流,呈现出全新的生命状态,为世界江河治理与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成功范例。
毛泽东曾深情地说,“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1952年10月,他第一次离开北京视察就是视察黄河,在开封兰考,他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
新中国成立后,兴建了大型引黄灌溉工程——人民胜利渠。这是黄河中下游引黄灌溉的一颗璀璨明珠、治黄史上的一座杰出丰碑。它结束了“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历史,揭开了开发利用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的序幕。
人民胜利渠于1951年3月开工修建,1952年4月举行开闸放水典礼,同年10月31日,毛主席亲临灌区考察,并亲手摇开了渠首一孔闸门,滔滔黄河水奔流入总干渠。
在离嘉应观不远的人民胜利渠渠首,毛泽东主席视察人民胜利渠纪念馆中,至今还保留着当时的陈设。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民胜利渠共引水225亿立方米,社会经济效益达247亿元。目前,灌区内每公顷土地年均粮食产量为开灌前的10.7倍,使豫北平原一跃成为全国闻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如今,这座揭开利用黄河下游水资源序幕的大型引黄灌溉工程,仍在发挥着效益。
新时代,黄河治理承载着“黄河宁,天下平”的盛世期盼,积蓄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劲势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了黄河流域9个省(区)。2019年9月,在炎黄二帝石塑凝视的黄河岸边,习近平远眺黄河郑州段,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发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要求我们“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让黄河造福人民”。
农耕文化
在黄河北岸,巍峨耸立、壁立千仞的太行山在这里蜿蜒起伏,留下了一岭九峰的神农山。这里曾经是炎帝部落活动的地方,神农氏在这里尝百草、辨五谷、设坛祭天,原始农耕文明由此开创。
在炎黄二帝时代,甚至在以后的秦汉时期,流淌在中原大地上的河流,曾经密如蛛网,那时候的黄河一出崤山群峰,立即沿中条山和太行山东麓折向东北,万里黄河劈山为峡,润泽中原。
在温县的小麦博物馆里,陈列着几粒黑乎乎的碳化小麦种子,这几粒小麦种子看上去其貌不扬,却历经了4000多年的沧桑岁月。这几粒种子出土于博爱县东南7.5公里的西金城遗址。焦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韩长松对此进行了高度评价:“碳化小麦种子的发现,说明在4000年前左右,这里的小麦已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成为人们主要的口粮,这对研究小麦的种植以及传播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2019年5月13日,“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来自亚洲各国的文物汇聚在此,为世界奉上一场穿越时空的文明盛宴。
在众多展品中,来自焦作的汉代彩绘陶仓楼吸引了众多中外参观者的目光。焦作是发现陶仓楼最集中的区域,七层连的陶仓楼高达1.99米,这在全国绝无仅有。陶仓楼是对汉代建筑的模仿,它集储粮技术、居住技术和建筑技术于一体,是汉代经济高度发达的体现。
黄河两岸的千里沃野,滋养金谷稻粮。发达的农业,让河内成为当时富甲天下的地区。
温县小麦产量高,近几十年来屡破高产纪录。1991年,温县小麦单产达到401公斤,玉米亩产达到604公斤,率先成为黄河以北第一个年亩产吨粮县。1996年,温县小麦亩产达518.92公斤,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小麦亩产千斤。2006年,温县祥云镇15亩小麦高产攻关田(豫麦49-198)以亩产717.2公斤的水平创造了我国三大主产冬麦区单产新纪录。2019年,温县小麦亩均产量602.1公斤,首次突破600公斤大关,创历史最高水平,连续30年保持河南省小麦平均亩产量第一。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温麦良种”已经成为带动一个产业发展、演绎遍地金黄的传奇。据不完全统计,温县现有种业科研公司20家,种业公司31家,温麦系列种子每年外销1.5亿余公斤,畅销河南、河北、安徽、江苏、陕西、湖北、山东、山西等省区。在黄淮海冬麦区累计推广了4亿多亩,帮助农民增收260亿元。“世界小麦看中国,全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温县”的美誉广为流传。
名人文化
东汉定都于洛阳后,河内是以“完富”著称于世。延续200年后,东汉被曹魏取代。而上承魏之强盛,下启晋之统一的正是来自河内的司马懿。
魏晋时期,在滔滔黄河滋养的怀川这片土地上,还凝聚着贤士情怀。
焦作有中国北方唯一存留的千年竹园,让这片竹林闻名天下的是竹林七贤。在云台山百家岩的青山绿水之中至今仍存嵇康淬剑池、刘伶醉酒台等历史遗迹。在今日的怀川大地,似乎还能看到他们寄情山水、自由洒脱的身影。著名学者余秋雨在此留下碑文:魏晋名士行迹所在。
说到做人的风骨、持家的风范,在孟州苏庄村还有一位重要历史人物——韩愈。
韩愈,这位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在年逾半百之时被贬潮州,改变了潮州原先野蛮、粗鄙的文化陋习,中原文化自此生根发芽。可以说,没有韩愈,就没有潮州文化。苏轼评价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焦作市艺术研究所所长胡红兵认为,韩愈自幼深受黄河文化、中原文化、儒家文化的熏陶,始終奉行儒家道统思想,所以他才能“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谜一样的《锦瑟》,令我们想起了怀川大地的一位诗人——李商隐。作为唐代诗人的杰出代表,他以近600首精彩存诗而著称于世,风头直追李白、杜甫。
当秋风吹过原野,豆叶再次泛黄的时候,沁阳市的朱载堉纪念馆内,正在演奏舞蹈《豆叶黄》。朱载堉编排的《豆叶黄》,是中国舞蹈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舞谱,比世界上著名的拉丁舞谱早300年。
朱载堉,河南沁阳人。他致力于音律、天文、算数及艺术的探索。在他的科学巨著《乐律全书》中,阐释了十二平均律,破解了几千年来音乐史上的难题,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乐器之王钢琴就是根据十二平均律构造的。
朱载堉越祖规,破故习,注重实践和实验,一生刻苦求真,呕心沥血,共完成《乐律全书》《律吕正论》《律吕质疑辨惑》《嘉量算经》《律吕精义》《律历融通》《算学新说》《瑟谱》等。朱载堉的成就震撼世界,中外学者尊崇他为“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因此,朱载堉和郭沫若一起被列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怀药文化
晚明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大变革时期。世界,也开始了一个大航海时代。就在这个时期,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跨海越洋,走向西方。一同走向西方的,还有产自怀川的“四大怀药”。
被山河怀抱的沃野怀川,气候环境“春不过旱、夏不过热、秋不过涝、冬不过冷”。由于此处土壤的形成以黄河冲积为主,并吸纳了太行山岩溶地貌经雨水冲刷渗透而来的成分,从而形成了疏松肥沃、与众不同的黄土地,特别适合山药、地黄、牛膝等根茎类中药材的生长。怀菊花虽以花瓣入药,但其喜温暖,耐寒冷,喜阳光充足,忌荫蔽,怕风寒,喜湿润,生长环境也与怀川的气候与地理环境相吻合。
独一无二的天时、地利,让四大怀药冠绝天下。我国最早的药物学经典《神农本草经》,则把“覃怀地”(怀川)所产的山药、地黄、牛膝、菊花都列为上品。
其实早在神农尝百草、辨五谷时期,神农山的四种野生中药:山药、牛膝、地黄、菊花,已经有所发现。
由于种植周期长,产量低,“四大怀药”历来弥足珍贵。唐宋时期,“四大怀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亚和西欧诸国。明代,通过郑和船队,“四大怀药”传入东南亚、中东、东非、南非诸国,在海外享有“华药”的美誉。漫漫的太行山道上,舟车辗转中,怀商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传奇。
从明朝起,怀商在怀庆府及各县县城设立了专卖怀药的店铺。到清朝中期,较大规模的店铺有100多家,怀商的足迹遍布全国。享有“南徽北晋,中有怀商”的显赫地位。其商业的逸响,流传至今。
清朝时,博爱县界沟乡坞庄村的怀药巨商杜盛兴,在全国十多个城市中,都设立有自己的“怀药连锁店”。杜盛兴号是北方药都河北安国最大的药材供应商,为北京老字号“同仁堂”供应地道药材。
如今的四大怀药,早已享誉全国,走向世界。《沁阳市志》中记载,历代商人先后通过丝绸之路,将怀药传入西亚和西欧诸国。到了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又将其带入东南亚、中东、东非、南非诸国。外国医药学家和药商出于钦敬四大怀药的药效,就以其产于中华大地而称之为华药。
1962年,国家从《本草纲目》记载的1892种中草药中优选出44种作为“国药之宝”,“四大怀药”俱列其中。如今的“四大怀药”品牌,已获得了国家原产地标识,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太极文化
黄河,滋养了“四大怀药”这样的世间大美,也成就了享誉海内外的人间传奇。
焦作温县陈家沟,黄河与伊洛河汇流之处,一清一浊,形成了天然的太极图。与陈家沟隔河相望的,是“易文化”发源地“伏羲台”,传说伏羲在这里构思了太极图。太极拳,就在这种自然和人文的滋养中应运而生。
300多年前,温县陈家沟清风岭下,陈王廷吐纳山川、和合阴阳,形成了内外兼修、刚柔相济的太极拳法。
如今,太极拳已由陈氏一家的独得之秘,衍变成了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诸多太极拳流派,竞相争鸣。太极拳融入了中国传统哲学、传统养生学、传统美学,成为健身与技击并重的武术拳种。1978年11月16日,邓小平为太极拳题词:“太极拳好。”
近年来,焦作市先后被中国武术协会授予“太极圣地”“中国太极拳发源地”“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等称号。陈式太极拳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6年,在G20杭州峰会晚会上,白衣翩翩的太极舞者在夜幕下涉水而来;2017年,世界百城千万人太极拳展演活动从温县陈家沟“点燃”,国内外600多个城市共1000多万人参与其中;2019年,“一带一路”太极行活动从陈家沟迈开“武”步,随后国内200个城市和国外36个城市的太极拳爱好者共同演绎太极拳的精彩,让太极拳走向世界、风靡全球;2020年,在举国上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太极拳“提高免疫力”“改善气血和肺功能”的抗疫价值得到突显,成为广大民众防疫抗疫的重要选项,并受到钟南山、张伯礼等院士的肯定和推介。2020年12月17日,太极拳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册)。
走拳影动,陈家沟内,太极拳的厚重历史,如黄河水滋养,渗透血脉;陈家沟外,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如黄河水流淌,源远流长。如今,太极拳已传遍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习练人数达4亿之众,成为世界上习练人数最多的一项运动方式,被誉为“世界第一健身运动”。
泥草文化
怀川大地上的每一项奇迹、每一个精彩都浸透着黄河文化的滋养。
最近,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焦作黄河泥埙制作技艺项目榜上有名。
埙作为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有着7000年的历史,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漫步优美山水和人文古建筑中,悠远缥缈的旋律萦绕耳旁。黄河泥埙传承人王建通过多年的钻研,在手工制作黄河泥埙上有着独到的经验。他把工作室搬进嘉应观景区里,展示泥埙的制作技艺,传承黄河文化。
为传承好黄河泥埙文化,嘉应观景区还专门成立了黄河泥埙乐团,通过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黄河泥埙文化下乡等活动,不断提升黄河泥埙的知名度、美誉度。
往事越千年,埙韵穿古今。从浑厚苍凉、沉缓悠长的黄河泥埙中,我们听到了黄河水的汹涌与澎湃,听到了黄河儿女的不屈与奋斗,听到了黄河文化的厚重与深邃。
同是取之于泥的澄泥砚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始于汉朝,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从唐朝起,澄泥砚与端砚、歙砚、洮河砚并称为“四大名砚”。
黄河澄泥砚以黄河故道沉积的泥土为原材料,经过特殊的制作工艺和烧制工艺制成。2007年入选第一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2年,刘存献被河南省文化厅命名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存献从事澄泥砚历史文化研究、澄泥砚艺术作品创作30多年,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多项艺术专家资格荣誉。1999年伴随小浪底搬迁移民到温县仓头村后,他先后制作出太极神韵、云台天瀑、青天河景、司马故里等具有焦作特色文化的澄泥砚作品。
在农村,麦秸是随处可见的寻常之物。然而,这种寻常之物,经过孟州市农民汤金明的妙手生花之后,却“点草成金”。麦秸经过蒸、煮、漂、染、烫等十几道工序,成为巧夺天工的麦草工艺画,原来几毛钱一公斤的麦草变身成了价值不菲的工艺品。
汤金明从事麦草画创作已经有20多年。他创作的《五虎震威图》《凝韵图》《春艳图》等十几幅麦草画先后在亚太地区展览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和全国工艺品、旅游品博览会上参展,并获得大奖。《凝香》《夏风》两幅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收藏。如今,汤金明的麦草画日臻成熟,渐成风格,已经开发出山水、人物、花鸟、宗教、动物及历史名画等六大系列200多种题材的上千个品种,年销售额达到200万元。
移民文化
沿着孟州市黄河大堤一路向西,有座题写着“黄河左堤0”的公里碑。虽隐身于孟州市西虢镇中曹坡村几所普通民居之前,其蕴含的意义却非同一般。
从这里开始,黄河冲出高山峡谷进入广袤平原,形成孟州以东直至郑州、开封、兰考罕见的“地上悬河”;从这里开始,千里长堤一直修到黄河入海口,构筑了抵挡滚滚黄河水的牢固防线。
而同样是在孟州市西虢镇中的寺上村,黄河对于这里的村民却有着不同一般的意义。全村总面积2.3平方公里,居住着795户,2500多人,这里的村民,还带着洛阳新安县的乡音。1999年,为了支持小浪底水库建设,全村整体搬迁到了孟州。
热土难却、故土难离,黄河的移民以在血脉里代代相传的坚韧和奉献,演绎了一曲华彩乐章。
近年来,孟州市移民安置工作以选项目、争资金为抓手,强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了“搬得来、住得下、安得稳、富得快”的预期目标。围绕“强村富民”工作总基调,加快推进移民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先后投资1500余万元建成美丽移民村八个,并喜获“焦作市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荣誉。
喜看今日移民新村,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五谷丰、厂林立、花果香、人畜旺,实现了生态改善、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村容美丽的理想目标,谱写了一曲移民安置搬迁的壮丽华章。
黄河文化润怀川
悠悠华夏五千载,滔滔黄河万里长。黄河母亲,在怀川大地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进入新时代,百万焦作儿女顽强拼搏、接续奋斗,奏响了争先进谋出彩的时代强音,怀川大地展现出勃勃生机。
焦作,一個浓缩的黄河文化之地。今日之焦作,不仅是河南之焦作、中国之焦作,更是亚洲之焦作、世界之焦作。在焦作走向国际化、建设世界名城的进程中,黄河文化已成为越来越丰富和丰满的特色品牌。
如今的焦作,还拥有山阳故城、妙乐寺塔等28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拥有怀梆、苏家作龙凤灯等1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寨卜昌、狼牙山五壮士宋学义故居、煤矿工人大罢工等红色资源。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如今的怀川大地,人工天河“南水北调”工程穿城而过;以绿为基,以水为魂,以文为脉,一渠丹水通南北,两岸繁花醉神州。
一川碧波沙河秀色,温润如玉,轻泛波光,绿荫长廊,天光云影,斜晖脉脉,满河流金。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我们打开焦作这扇窗口,就可以瞭望到整个黄河上游和下游,以及整个黄河古往今来波澜壮阔的历史风情。大河之光,再次绽放出无比绚烂的色彩,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整个民族充满自信走向未来的力量和源泉。
今天,我们对怀川文化进行梳理,一点一滴都与黄河文明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今天,黄河流域正在焕发崭新生机,黄河文化正在引起亿万中华儿女的强烈共鸣。这不仅是对总书记点题的答卷,更是进一步弘扬新时代黄河精神的有利契机。(作者系焦作广播电视台副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