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的工匠精神

2021-03-15肖诚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3期
关键词:品质工匠精神互联网+

肖诚

[摘    要] 本文阐述什么是工匠精神以及“互联网+”时代工匠精神对产品品质、核心及创新等方面的影响,探讨在新时代如何有效发挥工匠精神。

[关键词] 互联网+;工匠精神;品质;核心;创新

0      引    言

工匠是指有工艺专长的匠人,而工匠精神是指工匠身上所体现的热爱自己工作,对所做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工匠喜欢追求极致,尽管在常人眼中产品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他们还是会不断优化,使其达到更高的境界。古代中國有技艺精湛的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近代则有茅台、华为、格力等企业代表。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工匠精神似乎不再向以往一样受重视,而呈逐渐衰弱的趋势,这种现象究竟是好是坏?

1      “ 互联网+”时代产品与工匠精神

1.1   “ 互联网+”时代产品品质需要工匠精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越来越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忽视产品内在品质,摒弃了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接连出现了大量夸大宣传、以次充好甚至威胁到人们身体健康的商品,如臭名昭著的三鹿奶粉。虽然这样的产品的确会给企业带来利润,但是一定是短期的,不会长久,甚至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为企业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才是永恒的,不管处于什么时代,企业如果忽视了用户需求,提供的产品不安全、质量差、使用不便,那么用户再有需求时肯定不会光顾以前欺骗过他们的企业,这也是近年来一些国内消费者宁愿漂洋过海到国外采购马桶、电饭煲等高品而不买国货的原因。

用户购买的是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即使我们身处互联网时代,面对种种浮华喧嚣,企业首先保证的还应是产品质量。管理大师大前研一曾说:“唯有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兼备的专家,才能在全球经济社会站稳脚跟”。只有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利用互联网优势,做好产品的宣传,如结合互联网快捷、透明、高效的特点,把产品的优点充分宣传出去,发挥互联网叠加效应,将产品做大做强。年逾七十的褚时健为种植出符合中国人口味的橙子,潜心研究,不断优化种植工序,不放过任何细节:他尝试着先摘除过密的果实,挂果后思考着如何控制果实大小;为配制优质的肥料,在购买原材料鸡粪时,因为自己眼睛不好,他必须凑近闻一闻,甚至不怕脏直接将鸡粪倒在自己的手上,捏一捏,看一看,究竟水分有多少,有没有过多的木屑。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细致烦琐的举措,他把那些农民都不愿意做的事,以工匠精神做得近乎完美。有了好产品,褚时健团队充分利用互联网,以橙子的绿色、鲜美为卖点,广泛宣传,并凭借消费者的口碑形成了网络叠加效应,最终厚积薄发,脱颖而出。

1.2   “互联网+”时代产品核心需要工匠精神

曾经有这样的企业——专注于服装网络直销的PPG公司,其基本运作方式为:把服装生产全部外包,不成立工厂直接生产,只抓客户,满足其需求,搭建一个供需平台就把业务做上去。但是好景不长,众多其他企业知道了这种营销模式,纷纷效仿,最终通过价格战,把这个企业比了下去,如后来顶替它的凡客诚品。但凡客诚品也未走出一条成功之路,最终殊途同归陷入了经营困难的局面。

PPG公司的例子正是当下许多互联网企业的一个缩影,所谓轻资产、平台化就是用较少的投入,迅速进入某个行业,然后建立一个平台,为供需双方提供服务,赚取中间的差价。其好处很明显,就是企业自身不需要投入太大,在自身不生产任何东西情况下,充分利用互联网便利、透明的特点连接生产商与用户,不断地把销售做强做大。

轻资产、平台化虽然很容易上手,但是由于其门槛低,加之这个平台不可能像阿里巴巴一样大到无法替代(阿里巴巴发起时间早、统治时间长,影响了大量商家、用户消费习惯,并且其通过建立信用机制很好地将商家、用户进行了绑定),必然会吸引大量竞争对手竞相模仿。根据市场竞争原则,大量供方进入同一行业市场后必然会带来价格的降低,当价格低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企业无利可赚,自然相当一部分企业将会面临倒闭的风险,因此,轻资产、平台化经常会出现上得快、消失也快的局面。

综上,要想在轻资产、平台化模式下生存,企业必须得有自己的核心,只有掌握了核心、关键才能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而核心技术必须通过工匠精神才能树立起来,并且只有在不断深入挖掘和孜孜不倦的雕琢下,才能形成自己独有的魅力。小米公司虽然没有手机生产线,但是它靠的是挖掘用户需求,重心放在了改善用户体验的手机软件上,它通过小米社区每周定期搜集用户反映问题,以最快的速度改进软件设计,确保下一周用户能更新自己的手机,体验到自己提出的需求快捷、高效地得以实现。小米模式很好地阐释了工匠精神,它不仅是软件设计师自己发现问题,还充分发挥互联网群众的力量帮助其发现问题,然后不断改进,力求为用户呈现一款完美的手机,正是在这种工匠精神的支撑下,小米抓住了产品的核心,实现了持续畅销的良好势头。

1.3   “互联网+”时代产品创新需要工匠精神

中国经济正处于由以前追求高GDP转向追求经济质量的转型时期,面临着供给与需求间的巨大矛盾。一方面,我国钢铁、水泥、煤炭等产能严重过剩(为保持经济发展,国家曾投入4万亿元“铁公基”项目,造成了如今的产能过剩),另一方面,企业的自身供给水平却又无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于是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有不畏困难、坚韧不拔、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世界上出现了许许多多“Made in China”的产品,但是细想这些产品多是“外包装”,而缺乏“里子”,缺少有内涵的创新技术。创新来源于想象,而工匠精神能使人类的想象“落地”:德国制造之所以闻名全球,就是靠它扎实的基础、扎实的技术,使一个个想象通过工匠精神变成了现实。

要想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家电市场脱颖而出,必须得有自己独创的技术作为支撑。近年美的静音空调异军突起,销量遥遥领先,其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就是靠孜孜不倦的工匠精神,不断挖掘潜力努力走出自己的技术创新之路。一般空调运行噪声为37分贝,美的做到了再降5分贝,从听觉上讲,人们在享受空调带来的舒适感的同时丝毫感觉不到机器的存在。这是怎样做到的?其实这跟美的摒弃急功近利的发展,追求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有关,他们围绕静音降噪这一主题,反复推演,历经无数次实验,层层筛选,不断地自我质疑、自我推翻“这样的方案可行吗”“这样做是不是更好”。美的以坚忍不拔、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畏艰难、不断创新突破,最终成功研制出静音王产品。

2      “互联网+”时代如何发挥好工匠精神

在喧嚣的互联网环境下,要使工匠精神得到足够激励和尊重必须得有相应的规则制度作为保障。德国、日本工匠精神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工匠精神是一种长期发展形成的工匠文化和习惯,这个习惯是在一套高标准的制度下通过对违规者严厲惩罚而逐步形成的。虽然中国也一直在倡导工匠精神,但收效甚微,其关键在于中国政府和企业虽然不断强调追求产品质量,但却并未真正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与惩罚制度,在和数量、规模、发展、成本等方面进行比较时,更加重视后者,这样就容易营造出一个浮躁喧嚣的社会环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企业自然容易以短期发展为目标,忽视产品的内在质量,自然不重视工匠精神,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时就会将自身的缺点完全暴露出来。在“互联网+”时代,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必须设计一套保障制度将工匠精神全面激发出来,让大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培养企业员工的工匠精神,发挥它的价值,使中国企业在新一轮国际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走在时代的前列。

主要参考文献

[1]郑刚,雷明田子.塑造“新工匠精神”[J].经理人,2017(2).

[2][作者不详]遭遇互联网思维:“工匠精神”“互联网思维”[J].经营管理者,2016(17):28-33.

[3]苏锡嘉.工匠精神比互联网精神更重要[J].经理人,2016(17):66-68.

[4]王磊.“互联网+”时代更需要大国“工匠精神”[N].中国青年报,2015-08-05.

猜你喜欢

品质工匠精神互联网+
氯化钙处理对鲜切萝卜生理与品质的影响
“鄞红”、“巨峰”、“红富士”葡萄及其杂交后代品质分析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工商联副主席潘刚:让中国企业成为“品质”代名词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