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乡村要从保护乡村开始
2021-03-15魏玉栋
魏玉栋
“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翁丁,如今在厚厚的灰烬里只留下无尽的遗憾。2月14日,正值中国农历春节的正月初三,17时40分,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乡翁丁村老寨发生火灾,当地政府组织消防力量奋力扑救。因起火后恰遇当地大风,出现跳火情形,引起火势迅速向四周蔓延、扩散。当日23时15分明火被扑灭。国家文物局网站发布的《国家文物局督办翁丁村火灾事故》报道显示,火灾烧毁房屋104间,其中包括寨门2个、厕所4间,无人员伤亡。
翁丁村老寨是中国佤族历史文化和传统建筑风格的原生态村落,是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留存这个“奇迹”很难,消失却只在瞬间。这场火灾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国家文物局对翁丁村火灾事故实施了重点跟踪督办,要求各地以此为鉴、举一反三,正确处理好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加强对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指导和监管,把确保文物安全放在首位。
这场大火确实提醒了我们,振兴乡村要从保护乡村开始。当然,这种“保护”不仅仅是让村庄不再被火烧。
振兴要从保护开始。乡村是脆弱的,尤其是在社会快速演进的当下,这种脆弱性显得尤为显眼。至于脆弱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有贫穷怕了的农村人对城市文明的憧憬与盲随,更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对乡村的误判与轻忽。在推动乡村向前走的时候,承认这种脆弱性弥足重要。譬如这次处在风口浪尖上的翁丁村,作为贫困村,利用厚重的人文资源搞开发并没有错,可是在開发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就不是在保护翁丁了。公开资料显示,一位长期致力于古村落保护工作的专家曾质疑当地的旅游开发工作欠妥,并在文章中印证翁丁佤族传统文化沉淀了几百年的石围墙以及承载村寨历史的道路,在旅游开发后都被“以旧换新”。所以,千万不要把我们的乡村想象成一块铁石之物,无论多快的速度,它都能跟得上、跑得赢。我们的乡村其实就是一个血肉之体,而且是一个有些羸弱的血肉之体,先把它保护好、呵护好,然后帮着它、伴着它、护着它,向着它所渴望的方向量力而行,这才是乡村振兴之道。
保护要从尊重开始。尊重多样性、尊重乡建规律、尊重居民主人地位,这三大尊重尤为重要,这也是乡建过程中经常被不经意忽略或故意忽略的方面。中国乡村美就美在它是丰富而多元的,乡村振兴要尊重这种多样性。一些地方把所有的试点乡村按照一个模式去处理就是在糟蹋这种多样性,也就是在糟蹋乡村,而尊重居民的主人地位实际上涉及如何回答乡村振兴的目的这一根本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让农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衡量乡村振兴效果的“标尺”是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乡村的主体是农民群众,主人是农民群众,建设过程自然要让他们充分参与,尊重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利益、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习俗,这才是乡村振兴之道。
尊重要从谦卑开始。最近10年来,笔者每个月都到各地乡村去调研,可是每次进村都感到自己非常渺小、非常肤浅,到的乡村越多,这种感觉就越强烈,因为“村庄”本身就是多少年多少代人共同完成的一件伟大“作品”,是我们民族DNA最重要的承载体之一,它有着属于自己的灵魂和维系运转的一大堆道理跟学问。这些“学问”既集中反映在一些智者身上,也零散反映在每个人的身上;既体现在生生不息的一些文化状态里,也体现在一些经济活动中,总之是散落在村子的角角落落中。其实这些东西并不难发现,只要跟村头闲聊的老人蹲得一样高,跟他们掏心窝地聊几句就能发现得了。所以,到乡村去搞振兴,得有低姿态的身段,这才是乡村振兴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