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访南繁基地

2021-03-15郭玲

小康 2021年7期
关键词:南繁小康基地

郭玲

“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上。我要带领我的团队继续努力,把两脚插在泥土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为高质量实现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在2020第十五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当选“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杰出贡献人物”的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华泽田发表的获奖感言,获得会场内一片喝彩。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无数农业科学家和科研人员付出了数十年的艰辛努力,华泽田是他们中的一员。

“有机会请你来南繁基地看一看,我们称它为‘种业硅谷,那里有无数农业科学家的梦想,也有我的梦想。”论坛间隙,华老发出了这样的邀请——实际上,他正是从三亚南繁基地飞到中山,来参加论坛的。冬天到南繁,早已经成为华泽田和团队不变的习惯。

那片梦想之地究竟是什么样子?论坛结束后,我们便踏上了去三亚南繁基地的路。其实,三亚市以及附近的陵水县、乐东县,都属于南繁基地,优越的气候,賦予了这些地方成为种子天堂的条件。在这片土地上,有6000多名科研工作者在从事着各种育种制种工作。

因为我们的到来,华老贴心准备了很多当地美食请我们吃中饭。言谈间,团队中的几位小伙子很高兴,他们说,很多菜平日他们都吃不到,这是沾了我们的光。他们大部分是学农业的,有的刚刚毕业就来到了这里,也有的在这里结识了另一半,收获了爱情。南繁对于他们的意义,更像是一个家,他们在这里学习,在这里成长,在这里接过老一辈的接力棒,去为了梦想继续奋斗。

南繁基地成就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矮杆水稻之父”黄耀翔、“西北瓜王”吴明珠、“玉米大王”李登海、“中国抗虫棉之父”郭三堆等科学家,培养出十几位院士以及无数的农业科技工作者。

南繁的生活是单调的,每一天的绝大部分时间在地里度过。穿着雨靴在水田中观察水稻生长情况,平整土地播撒新的种子,在实验室里不断比对数据……水田边的窝棚里,华老向我们介绍着团队每天要做的工作;窝棚外,下午两点的烈日下,团队中的年轻人正热火朝天地平整着一片土地。

华老说,从这些年轻人身上,他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更看到了中国种业发展的未来!

南繁的冬天很热,而那一刻,我们的心,更热!

猜你喜欢

南繁小康基地
我家的小康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南繁基地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①
我家的小康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小康之路
我的基地我的连
作物南繁检疫中的技术问题及改善
北雁南飞,衔来南繁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