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戈舍瑞林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体积的影响

2021-03-15苏艳艳

吉林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戈舍瑞性激素肌瘤

苏艳艳

(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天津 301700)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良性肿瘤之一,研究发现[1],子宫肌瘤的发生与雌激素及孕激素水平异常有关。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子宫肌瘤成为现代女性的高发疾病,并且越来越年轻化。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易给患者造成创伤,且易对患者的生育能力造成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保守药物治疗。米非司酮是一种孕激素拮抗剂,能够抑制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生长,同时降低雌激素水平[2]。戈舍瑞林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主要功能是抑制垂体释放卵泡激素(FSH)和黄体化激素(LH),降低患者血液中雌二醇(E2)的含量,减缓病灶区肿瘤生长因子的增殖速度,并且抑制雌激素的分泌[3]。戈舍瑞林作为一种长效缓释剂常用于临床治疗中且无需长期给药。鉴于此,本文为了探讨戈舍瑞林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体积的影响,随机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2月诊治的102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2月~2019年12月诊治的102例子宫肌瘤患者均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51例,年龄32~56岁,平均(41.32±10.75)岁;肿瘤体积31.87 cm3~96.21 cm3,平均(69.93±12.91)cm3;病程3~21个月,平均(10.28±3.74)个月。对照组51例,年龄35~60岁,平均(42.53±10.31)岁;肿瘤体积32.12 cm3~96.30 cm3,平均(68.32±13.05)cm3;病程2~20个月,平均(10.59±3.46)个月。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均通过B超检查确诊[4];②6个月内未使用影响激素分泌的药物;③均无明显月经量改变而导致贫血,均无膀胱直肠压迫症状;④经化验肝肾功能无异常;⑤知情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哺乳期或妊娠期患者;②患有精神疾病者;③已接受过激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④出现子宫肌瘤并发症强烈建议手术治疗者。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米非司酮(生产企业: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628,规格:10 mg×1 s)单一药物治疗,10 mg/(次·d),持续服用6个月。联合组在以上基础上联合戈舍瑞林(生产企业: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60052,规格:3.6 mg/支)治疗,每隔28 d皮下注射1次,3.6 mg/次,持续治疗6个月。

1.3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5]:所有肌瘤及症状完全消失为痊愈;肌瘤体积缩小>50%,症状明显好转为显效;肌瘤体积缩小30%~50%,症状好转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或肌瘤体积增大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性激素水平:患者月经来潮前3~5 d,清晨空腹抽静脉血,检测两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包括FSH、E2、LH。③经B超检查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子宫及肌瘤的体积,并作记录。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分析: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2.16%,对照组为74.51%,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变化:治疗前,两组患者FSH、E2、LH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激素水平下降明显,联合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子宫及肌瘤体积变化: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及病灶体积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子宫及病灶体积均下降明显,联合组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例(%)]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变化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子宫及肌瘤体积变化

3 讨论

现代社会,随着女性生活和工作压力的日益剧增,子宫肌瘤成为育龄期妇女的常见高发病之一,且逐渐呈年轻化态势,严重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研究[6]表明,子宫肌瘤的发病原因与患者自身性激素分泌水平异常有关。而通过激素调节达到抑制子宫肌瘤增长,从而延缓手术甚至避免手术治疗成为目前研究的新方向。

米非司酮是一种孕激素拮抗剂,可以通过降低孕激素对子宫肌瘤的作用而抑制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生长,有助于缩小病灶体积。有研究[7]表明,使用米非司酮单一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疗效缓慢,需与其他药物联合来提高疗效。戈舍瑞林是一种合成的,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的类似物,可以降低患者血液中E2的含量,从而达到减小肿瘤体积的效果。同时戈舍瑞林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停止用药后一段时间即可恢复排卵,不会对患者的生育能力产生影响[8]。本研究发现,应用戈舍瑞林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16%,显著高于应用米非司酮单一药物进行治疗的74.51%。另外,应用戈舍瑞林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患者,其FSH、E2、LH水平明显低于单一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患者,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各项性激素水平,进而减小了患者子宫和肌瘤体积。故本次研究发现,戈舍瑞林联合米非司酮对缩小子宫肌瘤体积、改善性激素水平的效果好于米非司酮单一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戈舍瑞林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预后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缩小子宫及肌瘤的体积,使患者免于手术痛苦,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戈舍瑞性激素肌瘤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为什么要做性激素检查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为什么要做性激素检查
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在腹腔镜卵巢囊肿摘除术后的应用价值分析
慢性焦虑刺激对成年雌性大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抗米勒管激素用于年轻乳腺癌患者卵巢功能抑制个体化治疗的评价
性激素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