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护士挂在嘴边的空腹抽血 到底怎样算“空腹”
2021-03-15苏小妍中华全科护理协会秘书主管护师
文·苏小妍(中华全科护理协会秘书、主管护师)
临床中,我们曾遇到过这样的趣事:检查前一天,千叮咛万嘱咐他:“明早要空腹抽血哦,在抽血检查前不要吃早饭。”待到次日查房时,问:“您吃早饭了吗?待会记得去抽血检查哦!”,他十分骄傲又诚恳地回答道:“护士,我没吃饭,只吃了一个馒头!”听到这样的回复,作为护士我们真是哭笑不得,而这种情况并非只是一个“玩笑”,而是在临床上屡见不鲜。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最新《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针对静脉血液标本采集前患者的相关准备,包括饮食、运动、情绪、采血时间、采血体位、输液等各方面,做了详细的说明,其中也有关于空腹抽血的说明。那么,抽血前准备中,怎样才算“空腹”呢?
为什么抽血要空腹
事实上,检查之要空腹,都是为了得出更加准确的诊断。原因主要有3条:
1 空腹状态时机体处于一个基础代谢状态,可以排除饮食等因素的影响;2 部分检查结果的参考范围是空腹的范围值,若不是空腹状态下就失去了参考意义;3 部分人进食后血液会呈现乳糜状,影响检查结果。
哪些项目需要“空腹”
《指南》指出,以下5个检测项目需要空腹采血(包括但不限于):糖代谢,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等;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脂蛋白a、载脂蛋白E、游离脂肪酸等;血液流变学(血黏度);骨代谢标志物,骨钙素、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骨碱性硫酸酶等;血小板聚集率(比浊法)。
除了以上《指南》中提及的检查项目,以下5项临床常见的检测项目也需要空腹:肝功能、肾功能(含尿酸)、电解质、免疫球蛋白、风湿三项、性激素等。
值得注意的是,《指南》中提出,抽血除了饮食对结果有影响,抽血时间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以下5项检测项目对采血时间有一定的特殊要求(包括但不限于):血培养,寒战或发热初起时,抗生素应用之前采集最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皮质醇,根据其分泌的昼夜节律性,常规采血时间点为8点、16点和24点;女性性激素,核对生理周期安排采血时间;药物浓度监测,采血前与患者核对末次给药时间;血液疟原虫检查,最佳采血时间为寒战发作时。
除血液检查外其他需要空腹的检查项目
需要空腹检查的其他项目:腹部的超声、CT、核磁,肾动脉超声,胃镜、肠镜,需要强化的CT、核磁等。
不需要空腹的其他项目:各个部位的X光;无须强化且非腹部的核磁、CT;甲状腺、乳腺的超声、颈部及脑血管超声、上下肢动静脉超声、心脏超声、心电图等都不需要禁食禁水。
腹部的超声、CT、核磁要求空腹,是因为胆囊在充盈的状态下才能清晰显示,进食后胆囊会出现萎缩、胆囊壁增厚,影响检查结果甚至导致误诊;胃镜、肠镜要求空腹是因为食物残渣会遮挡住溃疡面和黏膜,影响观察,而牛奶、咖啡、果汁等物质会造成黏膜颜色发生改变。
抽血前一天怎么吃更合适
《指南》指出,采血前不宜改变饮食习惯。抽血前一天晚上,维持正常生活习惯,饮食清淡即可,但以下几点需注意:
禁食=禁饮?《指南》指出,空腹期间可少量饮水。目前,有人认为抽血前可饮水50~100毫升,不超过200毫升即可。但由于没有标准的“少量”是多少,临床医生常常统一主张“不喝水”。需要强调的是,若实在需要饮水,只能是白开水,且到达医院后就不能喝水了,更不能喝含糖的饮料、咖啡、茶水、酒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以少量白开水送服药物对检验的影响不大,所以在必须服药的情况,一定要服药。
《指南》指出,空腹采血宜安排在上午7点~9点,要求至少禁食8小时,以12~14小时为宜,但不建议超过16小时。空腹时间大于16小时,会由于过度饥饿,导致人血白蛋白、葡萄糖、补体C3及转铁蛋白的含量明显下降,血清胆红素会升高。
抽血化验的四条注意事项
抽血赶在早10点前最好
抽血前空腹最好是保证在8个小时以上,一般早上7点30分到10点,抽血效果最好。不要超过早上10点,因为受体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影响,虽然也是空腹但时间太晚会使血糖值失真。
体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饮酒,晚8点后最好禁食,以免影响第二天空腹血糖等指标检测。
止血用三个手指压迫
抽完血后由于血小板还没有凝固,血管针眼处仍在继续出血,用三个手指压迫才能起到止血作用。注意按压时不要揉,轻揉出血处不仅不能止血,反会加速出血,效果自然适得其反。正确的方法是只能压不要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