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主要小麦产区伴生麦的分布及生物学特性调查

2021-03-15苏旺苍郝红丹孙兰兰袁明月徐洪乐吴仁海

河南农业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样点株数麦穗

苏旺苍,郝红丹,孙兰兰,袁明月,徐洪乐,吴仁海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2)

伴生麦是一种具有杂草特征的小麦属(Triti-cum)植物,具有42条染色体[1],自交可育,与栽培小麦(TriticumaestivumL)杂交能够结实,影响栽培小麦的繁育及籽粒品质。在麦田里,伴生麦与栽培小麦同时出苗生长,但其高度明显高于栽培小麦,伴生麦在麦田中所占比例较高时,因其茎秆细长、较高,易使栽培小麦田倒伏而导致严重减产,伴生麦已逐渐成为小麦生产中的一大公害[1-4]。伴生麦与栽培小麦具有较多相似之处使其难以控制,麦田化学除草剂对其无选择性,因此,许多简单的控制方法也会对栽培小麦造成伤害,致使伴生麦在受侵害小麦田里的发生率和密度不断增加[1,5]。

伴生麦净光合作用速率低于栽培小麦,且其光合作用易受有效光合辐射和叶室内空气温度的影响,导致籽粒颗粒较小,质量较低,产量不能达到高产与稳产,不具备生产优势[6]。并且,伴生麦也通过争夺水分、养分、阳光和空间等显著降低栽培小麦产量[7-9]。栽培小麦品种混杂退化对栽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害[3,6,10]。目前,除生产上常见的机械混杂、生物学混杂和基因突变等之外,上茬遗籽混杂也频繁出现[11],伴生麦具有强休眠特性,在田间能够保持休眠不萌发而自然越夏,与当年秋播栽培小麦同时生长,极易与栽培小麦品种发生混杂[1],造成伴生麦蔓延发展。因此,选取7个省的42个采样点,对我国中部和东部主要小麦产区伴生麦的分布和特征进行调查,明确我国主要小麦产区伴生麦的发生频率、分布、密度和生物学特性,为我国伴生麦传播的控制管理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伴生麦的发生和分布调查

在我国中部和东部的主要小麦产区,选取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湖北7个省共42个调查样点(W1—W42),并采用每个调查样点随机选址的方法进行调查。通过预选麦田全球定位卫星(GPS)坐标和使用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程序(ESRI.ArcGIS 9.3)开发的地图[12-13]选择地点。

于2017年5—6月冬季栽培小麦成熟阶段,对收获前的作物田进行调查和取样,选择野外定位后,利用农田和GPS经纬度坐标对野外进行地理定位,确定7个省伴生麦的发生率和密度。每个调查样点随机选取10个调查样地,每个调查样地的耕地面积不少于1 hm2,每个调查样地由30个单位样方组成,每个样方面积为1 m×1 m,测定伴生麦密度,即每平方米的植株数和穗数[14]。采用7级目测法(表1)从相对盖度、多度和相对高度综合评估优势度级别[14-16]。利用方程计算伴生麦的发生频率和平均侵害值。

发生频率=某省有伴生麦的县(市)数/全省调查的县(市)总数×100%。

麦田伴生麦平均侵害值(V):

式中,a是等级值,b是单位面积中等级a伴生麦的数量,c是每个采样点的样方数。

表1 伴生麦优势度7级目测分级标准

续表1 伴生麦优势度7级目测分级标准

1.2 伴生麦生物学特性调查及与栽培小麦比较

在幼苗期和成熟期观察伴生麦和栽培小麦(CK)的麦穗、籽粒和茎的形态。在收获季节从不同调查样点采集植株,由于南部地区小麦成熟早,调查从南部开始并向北进行,采集7个省42个调查样点的伴生麦进行生物学特征测量,从代表每个区域的田间随机选择30株,测量并记录伴生麦的株高、穗长、分蘖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和茎粗等,除分蘖数外,所有变量均采用主茎进行测量,并求取平均值。

1.3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SPSS 18.0进行单向方差分析及统计分析,采用Duncan’s多重比较检测样本间的差异(P≤0.05),所有数据均采用变量的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地区伴生麦的发生频率

通过田间调查发现,我国7个省份均有伴生麦发生,不同地区伴生麦的发生频率和平均侵害值不同。调查随机选择的麦田表明,7个省份伴生麦的频率在50.3%~92.1%(图1)。其中,河南省伴生麦的发生频率最高,为92.1%,其次是山西省(83.3%)。在所调查地区中,山西省新绛县和河南省民权县、渑池县、汝州市、内黄县、浚县等地伴生麦侵害尤为严重,伴生麦在所调查麦田中均有发生。其他省份的伴生麦发生频率较低,河北省、山东省、安徽省、湖北省分别为79.6%、70.2%、65.4%、59.7%,以江苏省的伴生麦发生频率(49.6%)最低。表明伴生麦在所调查的7个省份均有发生,覆盖了中国中部和东部的主要小麦产区。

图1 7个省伴生麦的发生频率

2.2 不同调查区域伴生麦的密度和平均侵害值

由表2可见,7个省42个调查样点伴生麦的平均株数为2~12株/m2。河南省伴生麦平均株数高于其他省份。民权县伴生麦的平均株数最高,2个采样点均为12株/m2,武陟县、渑池县、禹州市、汝州市、辉县、内黄县和浚县伴生麦的平均株数为10~11株/m2,高于其他省内所调查地区伴生麦的平均株数。其中,河北省不同的县(市)伴生麦的平均株数为2~5株/m2,山西省为5~7株/m2,山东、安徽、湖北、江苏等省不同县(市)为2株/m2。

7个省不同县(市)伴生麦的平均穗数为9~47穗/m2,河南省民权县2伴生麦的平均穗数最高,为47.0穗/m2,渑池县、禹州市、汝州市、民权县1、内黄县和浚县的伴生麦平均穗数为36.3~43.3穗/m2,明显高于所调查的河南省其他县(市)和其他省内伴生麦平均穗数。

7个省份不同县(市)伴生麦平均侵害值均在16.3%~51.0%。民权县、内黄县和浚县的平均侵害值(42.1%~51.0%)明显高于其他县。其中,河南省武陟县、渑池县、禹州市、汝州市、辉县、商水县,河北省肥乡县、深州市、沧县、武邑县,山西省新绛县、洪洞县伴生麦平均侵害值为27.3%~32.4%。

2.3 伴生麦的生物学特性

对栽培小麦和不同伴生麦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伴生麦麦穗分为有芒型和无芒型(图2a),有芒型包括长芒型和短芒型,伴生麦芒色多为黄色,几乎所有的栽培小麦具有黄色麦芒。伴生麦和栽培小麦的籽粒也有一定的差异(图2b),伴生麦的籽粒颜色大多为暗红色,籽粒相对较小。伴生麦幼苗的形态特征与栽培小麦相似(图2c—e),但伴生麦茎秆的颜色有红色和紫色2种,栽培小麦茎的颜色为浅黄绿色。在栽培小麦种植区进行田间观察发现,伴生麦的植株高度明显大于栽培小麦(图3a),在部分栽培小麦种植区侵害严重(图3b—c)。

小麦成熟时,从湖北、江苏、安徽、山东、山西、河北、河南7个省42个调查样点采集伴生麦植株样品,观察及测定伴生麦的生物学特性(表3)。成熟的伴生麦植株高度为91~165 cm,大部分约为120 cm,较栽培小麦(约70 cm)高30.0%~135.7%,在田间极易区分。除河南省内黄县和浚县外,其他调查样点伴生麦的穗长均小于或等于栽培小麦,为6.0~9.2 cm。不同调查样点伴生麦分蘖数为3~22个,栽培小麦最常见的分蘖数约为6个。伴生麦的株高较高,分蘖数大部分多于栽培小麦,较栽培小麦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不同调查样点伴生麦穗粒数为22~72粒,栽培小麦穗粒数为33粒,37个调查样点的伴生麦穗粒数高于栽培小麦。伴生麦的千粒质量为25.7~34.5 g,与栽培小麦(44.6 g)相比减少22.6%~42.4%。伴生麦茎粗为0.21~0.42 cm,大部分在0.2~0.3 cm,而栽培小麦茎粗为0.49 cm,伴生麦茎粗明显小于栽培小麦,更易倒伏。

表3 伴生麦与栽培小麦(百农AK58)的形态特征对比

续表3 伴生麦和栽培小麦(百农AK58)的形态特征对比

3 结论与讨论

伴生麦种质混杂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极大影响。孙丽娜等[3,17]报道了淮北地区伴生麦的产量、品质及倒伏原因,但未统计伴生麦的发生频率。本研究表明,湖北、江苏、安徽、山东、山西、河北和河南7个省份中,伴生麦的发生频率为50.3%~92.1%。7个省不同县(市)栽培小麦田中伴生麦植株平均株数为2~12株/m2,平均穗数为9~47穗/m2,伴生麦的平均侵害值为16.3%~51.0%。以往研究表明,杂草稻或红稻的密度与水稻减产直接相关,当杂草稻密度为1株/m2时,水稻减产9.15%,当杂草稻在水稻田的密度为7株/m2时,水稻减产可达50%[18-20],杂草稻密度越高,对水稻产量的负面影响越大。明确伴生麦在栽培小麦田的发生频率,对于伴生麦的防除具有重要价值[21-23]。

了解伴生麦和栽培小麦的形态特征有助于农民对二者进行区分,以便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将潜在危害降到最低。虽然伴生麦形态与栽培小麦相似,但也有一些重要的差异[13],可以根据株高、分蘖数、茎秆颜色和千粒质量等形态差异区分伴生麦和栽培小麦,方便人工去除伴生麦植株,或从混合谷物样品中筛选伴生麦籽粒[11]。本研究发现,伴生麦麦穗分为长芒、短芒和无芒3种;伴生麦籽粒颜色比栽培小麦颜色深,多数为暗红色,籽粒较小;幼苗时期伴生麦茎秆为红色和紫色,而栽培小麦茎秆为浅黄绿;伴生麦植株明显高于栽培小麦,且分蘖数较多。株高较高、分蘖数较多的伴生麦在小麦田中与栽培小麦竞争阳光和空间,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伴生麦长而细的秸秆更易倒伏,成熟期可导致栽培小麦倒伏,伴生麦密度越高,倒伏风险越大。伴生麦的籽粒相对较小,对受侵害栽培小麦的产量和总体质量均产生严重影响[14,24-25]。

虽然伴生麦籽粒较小,但其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26]。本研究发现,大多数伴生麦的穗粒数高于栽培小麦,伴生麦穗粒数较多会对栽培小麦的种植影响严重,伴生麦的千粒质量与栽培小麦相比减少22.6%~42.4%,这也是伴生麦作为种质资源的劣势。伴生麦密度越高,竞争越大,对栽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越大,这些结果与杂草稻和节节麦对作物的影响相似[27-28]。种质混杂或耕作方式的不同均可导致伴生麦的传播,通过人工拔除来控制伴生麦群体可能是小麦种植中的一种有效方法[9,29],明确我国中东部小麦主产区中伴生麦的发生频率和侵害值,对伴生麦的防治也尤为重要。同时,应继续深入开展预防伴生麦进一步蔓延的研究,以防止其在小麦种植区更大范围的侵害。

猜你喜欢

样点株数麦穗
子午岭细裂槭天然分布及其重要性研究
汾河源头水生甲虫物种多样性及其生态分布类型
彩虹色的雨
林业“犟牛人”
生态疏伐采伐强度控制要素探析
谈谈玉米大田测产方法及应用
不同草种交播对春季冷暖季型草坪草消长的影响
土地整理后样方田坎与二调样方田坎比较研究
巧解“植树问题”
最大的麦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