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依然运河桥
2021-03-15周家华
文|周家华
京杭大运河在贯通中国南北水运的同时,也成就了不计其数横跨南北、东西两岸的石拱桥。由运河孕育的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石拱古桥,凝聚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形成并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
苏州宝带桥。
多孔珠联宝带桥
如果说河道是苏州的毛细血管,那么石桥则是苏州的五脏六腑。大运河及其支流上约300多座石桥,将苏州城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桥既是人们交流的通道,也是文化的载体。
在苏州东南郊的澹台湖和古运河交叉的丁字型湖口之上,横跨着一座长达317米、有着53个桥孔的石拱桥。它始建于唐元和十一至十四年(公元816~819年),是与赵州桥、芦沟桥齐名的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亦是我国现存的建筑年代最早、连拱最多、最长的石桥。
当年,太湖周围的平望、八坼之间地势低凹,成为太湖向运河的泄水通道。由于河湖不分,水面宽阔,风大浪高,江南运河的漕船常在此沉没。为使漕船免遭波涛风险,方便纤夫挽纤,苏州刺史王仲舒在运河西岸修筑了数十里长的吴江塘路,并在太湖的泄水口建造了这座石拱桥。
为了扩大泄水面积并减轻河水对石桥的冲击力,建造者采用了薄墩联拱的特色工艺。其桥墩厚度只有60厘米,使泄水面积达到85%,居同类古桥之首。53孔的宝带桥中间3孔较高,旁侧50孔较低,桥面狭长而平坦,这种技术不仅减轻了桥体重量,保证了船舶通航和湖水渲泄,通过扩大泄水面也积减轻了河水的冲击力。
传说当年王仲舒为了筹措建桥经费,不惜变卖了束身的宝带。此举感动了当地士坤,也纷纷解囊捐赠,兴工建桥。为纪念王仲舒捐带建桥义举,人们将此桥命名为宝带桥。
因诗扬名古枫桥
枫桥原名“封桥”,位于苏州城西南盘门外的枫桥镇,跨大运河,是陆路出入盘门的必经通道。史载,古时运河和官道在此交会,为水陆交通要道,每当漕粮北运到此,为保舟车安全,每到夜里就封锁河道,这里便成了过往船舶的靠泊之地,“封桥”之名因此而来。自从唐代诗人张继写下了《枫桥夜泊》之后,此桥易名为“枫桥”,并沿袭至今。
枫桥大约始建于唐,长39.6米,高7米,宽4.2 米,跨径10 米,为江南普通的月牙形单孔石拱桥。明崇祯末年、清乾隆三十五年曾修缮过,现存枫桥为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建。
与枫桥毗邻的是始建于南朝梁代(公元502~557年)的枫桥寺。因唐时名僧寒山在此任过住持,故易名为寒山寺,至今在寺的大殿佛旁,还嵌有36首寒山的诗。
枫桥、寒山寺的出名,显然得益于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当年,张继从运河乘船回故里途中,夜泊枫桥,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从此,枫桥扬名四海,寒山寺的钟声传播中外。
历史上,苏州古城中的大运河是从浒关南下,在寒山寺前东拐,进入上塘河,入阊门外护城河,过胥门、南门,再经吴江进入浙江。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了避开闹市区的狭窄航道,改善通航条件,苏州人民在寒山寺的西侧开掘了一条800米长的新运河,改经横塘,东去吴江,南下浙江,避开了寒山寺和寺前的枫桥、江村桥,以及寺北的铁铃关,有效地保护了寒山寺和阊门古城区以及沿线的古桥。
从古至今,运河、枫桥、寒山寺三位一体,密不可分。可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一条河、一座桥、一个庙、一首诗,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亦梦亦幻的意境,羽化为苏州的一张千年文化名片。
苏州古枫桥。
苏州拱宸桥。
杭城标志拱宸桥
2009年9月26日,为纪念第三届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在扬州举办,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京杭大运河》特种邮票,全套6枚,最后一枚的主图,就是杭州的拱宸桥。
桥名源自《论语·为政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拱”通“共”,“宸”通“辰”,寓意百姓拥戴实行德政的统治者。
拱宸桥之名另一说是,在古代,“宸”是指帝王住的地方,代表皇位。“拱”即拱手,两手相合表示敬意。每当帝王南巡到杭州时,这座高高的拱形石桥,就象征着对帝王的迎接和敬意,
拱宸桥长98米,高16米,三孔,薄墩,边孔净跨11.9米,中孔15.8米,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桥面中段宽5.9米,两端桥堍处宽12.2米。桥形联拱驼峰,巍峨高大,气魄雄伟,是杭州城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也是大运河上的标志性建筑物。古时南下的船舶,只要看到拱宸桥,就知道进入了杭州城。
当年,运河穿城而过。处于运河最南端的拱宸桥一带,曾是杭州最热闹的商业区。舟楫云集,往来如梭,南下北上,日以继夜,形成了有名的“北关夜市”。因拱宸桥西而得名的桥西直街,南起二司殿,东接天香弄,北连桥东街,长约500米,宽约4米,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热闹街市。虽然现存的街区风貌是晚清至民国时期的,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建筑立面可上溯到明代以前。
从20世纪80年代起,杭州开始了第一轮城市改造。在穿越杭州市区的运河边,伴随着一栋栋现代化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一些打上运河历史记忆的建筑也慢慢消失。由于当时拱墅区城市改造资金不足,拱宸桥西面的街区得以保存。无心插柳柳成荫。当年捉襟见肘的尴尬,反倒为今天的运河杭州段保留了最后的500米古建和拱宸古桥。难得的是,在杭州老城区,像这样反映运河历史风貌的街区,仅此一处。
运河是杭州的灵魂,拱宸桥承载着这个古老城市的厚重历史,也展现着其丰富而深厚的文化。
薄墩联拱广济桥
塘栖镇是杭州的水上门户,京杭运河穿镇而过,乘船水路南至杭州拱宸桥仅26公里。它北通嘉兴、湖州、上海、苏州,为苏、沪、嘉、湖的水路要津,为江南水乡“十大名镇”之一。
塘栖镇上,与运河关联的文物古迹较多,最为出名的是一座横跨在大运河上的广济桥,俗称长桥,是目前古运河上仅存的规模最大的薄墩联拱七孔石桥。
广济桥始建年代不祥。清光绪《塘栖志》卷三《桥梁》载:“通济长桥在塘栖镇,弘治二年建。”如果以此为始,雄踞运河之上的广济桥已历经500多年。
广济桥造型秀丽,高峻挺拔,势如长虹,它长83米,高13米,中间最大的石拱跨度为15.6米,北南各有三个对应的石拱,跨度分别为11.8米、8米和5.4米。拱桥两坡各设石阶80级。石栏板素面,栏板两端为卷云纹抱鼓石,共有望柱64根,四角望柱上刻有覆莲。拾级而上到桥顶,可以看到塘栖古镇的全貌。
得水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塘栖成为京杭运河的必经之地。由于过往塘栖段运河的船舶很多,而广济桥太古老,通航孔径小,净空低,往往面临着被船舶碰撞、撞垮的危险。围绕广济桥是“保”还是“拆”的争议,延续了好几年。
1995 年,浙江省政府拨出专项资金130多万元,对年久失修的广济桥进行维修加固。1998年,为减轻繁忙的运河通航对广济桥的压力,杭州市政府又斥资8000多万元,对塘栖段运河进行改道,兴建了一条绕开广济桥的复线运河航道。2004年9月,广济桥段老运河封航。至此,命悬一线、岌岌可危的广济桥,就永久矗立在运河之上,再也不用担心受怕,且毫无后顾之忧了。
保住了广济桥,也就保护了塘栖古镇的历史和已深入民心的桥文化。塘栖百姓以广济桥为骄傲。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这里除了吃元宵、迎花灯、猜灯谜外,还有“走桥”祈福的民俗。据说元宵晚上走的桥越多,得到的福分就越多。每当元宵节晚上,人们成群结队,提着花灯,在河边、桥上游走,远看甚为壮观。
依依相望双林桥
“开窗见河,出门过桥”。如果说河流是双林的血脉,那么桥梁就是双林的骨架。为沟通水网,方便交通,古往今来,双林人在纵横交错的河流上,兴建了众多风格各异的桥梁。据《东西林汇考》记载,历史上,双林曾有125座桥梁。虽大部分古桥圯废,但镇区仍存21座。其中建于明代的万元、化成、万魁三桥,在相距不到360米的北栅塘河上并列鼎峙。近看依依相望,远眺层层相叠,有姐妹桥之称,又有凤凰尾之说,为江南罕见。
双林三桥各长50米左右,造型挺拔,气势雄伟,结构巧妙,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在浙江省乃至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世界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中国古代桥技术》专著中,就载有三桥的图文说明。
2005年,湖(州)嘉(兴)申(上海)线运河湖州段航道工程开工建设,这是浙江省内河航道建设史上的第一条千吨级航道。如果航道直行穿双林镇而过,就要影响、损坏横跨在北栅塘河上的万元、化成、万魁三座古桥。
为了保护好双林古桥,工程建设者最终在确定双林航道改造线路时,对原规划进行了调整。新的路线绕开古镇、古桥,避开北栅塘河,在古镇北边开挖了一条5.9公里新河道。这一改一拐,保护了“三桥”文化遗产,提升了以“三桥”为代表的双林桥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品位。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的见证,古桥已成为双林镇的地域标志和文明进步的象征。
随着现代交通的快速发展,运河以及横跨在运河上的一座座石拱桥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很多古老的石拱桥在城市建设和运河扩建中被毁坏、被拆除,以至以往人们随处可见的石拱桥竟然成为凤毛麟角,从而显得尤为珍贵。
显然,京杭运河上古老的石拱桥,至今仍然雄姿依然,风韵犹存,是活着的、流动的文化遗产。如何保护这些一旦被毁,再也不可复得的拱桥,既是沿河城市无法回避的现实,也考验着决策者、建设者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