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油画色彩的主观性表达
2021-03-15赵思力
赵思力
(郓城双成双语实验学校,山东菏泽 274700)
绘画作品要体现出技巧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点线面作为表现客观物象的形式语言,在画面当中起着重新架构出实物的形象的作用。创作者对绘画语言的探索和实验,才会产生新的画面效果。在创作过程当中,把个人的生命观(观念)投射到所绘物象当中,通过画面表达出个人的思想情感,达到主观精神和客观物象的统一。西方古典油画的如实描绘的特点,中国画的笔墨趣味性,都是不同绘画材料的体现。绘画作品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时代生活以及审美思想。
真实并不等于精确,具象写实的再现手段是我们在油画创作中常用的方法。物象处在一定的时空当中,敏锐地捕捉到瞬间性的动态形象,才能确切地把握物象的意义。库尔贝曾说:“美的东西在自然中,而它以多种多样的现实形式呈现出来”。在我们面前的自然界有着非常复杂的表现形式。罗丹也曾说过“最纯粹的杰作是这样的。不表现什么的形式,线和颜色再也找不到了,一切都融化为思想与灵魂”。
一、形式的主观化
我们站在大自然面前,时常会被物象的表面所迷惑。在创作过程中,我想竭力表现出生活的真实情景时,却又陷入刻画物象的乏味与平淡。把对象纳入自我意识中,进行主观加工改造,创作出赋予理念的艺术作品。此作品的物象不再是客观对象,具有创作者个人的审美感受在里面。点、线、面、体是从浑然一体的实物中抽离出来的,它是组成绘画形式感的基本要素。印象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的法国,印象主义画家研究物体在外光下的色彩变化。用色点的方式描绘出色光的闪动感和跳跃感。物体的轮廓线及形体的起伏被笔触代替,画面取得了瞬间性的视觉印象。他们的作画观念便是对景写生。后印象主义画家探索形式与真实的契合点,塞尚用一些大大小小的几何图形构成画面的秩序,建立画面的和谐感;梵·高用独具性的笔触抓住了运动和形式;高更用线条和色彩象征性地概括客观对象。他们注重个人内心情感表现,注重内心情感世界的真实表达。无论是塞尚形状的几何化,梵·高色彩的主观化或是高更的直觉综合化。这些手段其实都是一种变形的手法。通过这些变形而产生的陌生化手法,将感受和体验在画家绘画的过程本身凸显出画家个性化的追求,这都是对绘画本质的探讨与表现。物象当中蕴含着丰富的形式因素,在创作当中,对所描绘的对象熟化于心,体会到人性本真的生命状态,才能创造出有意味的形式。
《圣维克多山》
二、形式与物象
画面的形式是构成画面的基础,反映着物象的内容。形式是有形的,势象是无形的。画面当中形式感的取得是靠物体所潜在的势象加强。物象处在一定的时空当中,或静或动,体现着自然的生命本性。通过“势”我们才会感觉到,物之为客观实在的物。所以我把“势”理解为物象本身生命特征的显现方式。由众多个势象组成的统一体,即个体。不同势象表现出了个体的生命情态。创作者自我的情感是基于创作图式展现出来的,而个人化形式的造型语言正是创作者寓势于物象中的体现。它等于在说,假如外在事物只是一种物象,那根本就不值得在艺术中加以描述;相反,假如在此物象的背后有一实质的世界或意义存在着,那更只有在人完全从物象的世界中解放出来,才能获得其中真实意义的表达。
在梵·高的眼中,整个世界充满着生命的律动。他怀着一颗火热的心感受着自然,用敏锐的眼睛观察着周围的世界。他把枯掉的向日葵放在罐子中,在画面上重新赋予其明亮的色彩。梵·高用心灵的眼睛察觉到内在生命的悸动。他笔下的天空也似一股洪流打破了宁静的世界,火苗一样蔓延着的笔触传达着他对客观物象的感受。梵·高画面形式感的形成因素,一方面是物体在他笔下是变形了的,有着艺术家自己的情感和理解;另一方面是他惯用的笔触去刻画对象的细节形成自己表现对象的方式;最后是形式不是凭空臆造的,它凝聚了艺术家个人的主观情感。
《向日葵》
《星空》
三、色彩的主观化
一幅油画作品要有统一的色调,明确的调子给人视觉上的平衡与和谐。光线的不稳定性造成我们视觉上的混乱,客观物象在光线下又显示出丰富多彩的变化。印象主义画家描绘景物的光色的瞬间印象,使物体有着光的跳跃感。后印象派画家用色彩表达内心的情感,每一块色彩倾向传达着画家内心的感受。梵·高曾经这样说过自己油画的色彩:“我是像日本的样式谈色彩的简化……”因日本人把一切反射抽象掉,另把一个又一个的色调并列着,具有特性的笔触紧紧抓住运动和形。
高更是最早认识到色彩的情感表现性的一名画家,他说:“色彩应当是思想的结果,而不是观察的结果”。其艺术风格可以概括为造型简洁,结构感较强,色彩对比鲜明,呈现出均匀单一的平涂颜色。在《塔西提妇女》作品中,画家大块使用了黄色、红色、紫色、绿色,颜色单纯亮丽。这些颜色经过作者主观意识的改变,作品富有装饰效果。
后印象主义画家证实了色彩的存在感,他们的作品表现了个人主观主义,绘画不仅仅像印象主义再现客观世界,画家应该直接表现个人审美倾向和绘画的对象,绘画借以表现自我,外化自我生命精神的事物。
四、直觉的呈现
黑格尔把情感定义为心灵中不确定的模糊隐约的部分。情感就它本身来说,纯粹是主观感动的一种空洞的形式。艺术家把生活物象提炼成符号,符号是艺术家情感的体现,直觉转换成可感可知的色彩图像。情感通过对象化产生了自己的又一体——“情象”,情象是情感外化的产物。
罗丹曾说:“最纯粹的杰作是这样的,不表现什么的形式,线和颜色再也找不到了;一切都融化为思想与灵魂”我们对客观感受是运动和生成的,此感受又需通过作画过程本身去呈现。写生或创作,简单地复制,描摹对象只是对客观物象的机械表现,创作不出美的感人的形象。直觉并非我们对客观对象的最初印象,它的形成凝聚了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动机及对客观事物的熟悉程度。如以塞尚来说印象派之外光并为达成对于自然的描述,或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佳描述。艺术家沉浸在创作的思考中,当艺术家的情思与特定的时空中的实景对接,形成强烈的创作欲望和冲动,他巧妙地架构出了色彩图案与空间秩序,非常个性的绘画语言的独特运用,直接感受对自然的直觉体验。
“真实”是一种艺术真实,是对客观世界的再现。印象派则是强调在尊重客观实景的基础上,更注重笔触的随意性、偶然性的画面肌理效果。选取生活场景的片段入画,画面视觉经验和自我情感的融入形成统一的色调效果。在后印象派作品中,画面色调的单纯统一、光色的颤动感和色彩气氛传达得更为强烈,画家借用绘画语言手段表现出纯粹简练的风格, 没有简练就没有后印象派的存在,形式语言的简练才会达到至朴至真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