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项目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03-15宫进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42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问题

宫进

摘  要:目前,该项目的招标方式受到各行业和企业的广泛欢迎。它是全球市场经济及其竞争机制形成的竞争性采购模式。企业采用这種方式进行项目管理,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成本,而且有助于保证和提高工程竣工质量。但由于我国许多企业投标时间较短,其管理技术有待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企业项目;投标管理;问题;对策研究

1企业工程投标管理综述

企业项目投标实际上是在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作用下,招标人与投标人进行交易的当事人选择最佳交易的一种行为活动。与一般交易不同,招标项目通常具有工程建设、货物交易、劳务承接、物业租赁、服务活动等规模大、成本高、周期长的特点。

企业项目招标管理是指招标人根据项目的类型和特点,首先确定采购的具体要求,并予以公开;第二,有投标意向的投标人将在同等条件下公平竞争;最后,招标企业应按规定对所有投标单位进行评审,确定最终中标人,因此,交易过程在组织、经济、法律、发展形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和规范。

20世纪80年代以来,招投标交易已成为我国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我国许多地区都设立了专门的企业和招标代理机构负责招投标工作,并制定了相关规定和实施办法;政府还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为企业工程投标的有效管理提供了保障。

2企业工程投标管理中的几个问题

2.1企业工程投标制度建设不完善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企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并对企业自身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的正常发展也遇到了瓶颈。由于经济市场监管体制的不完善和企业工程招投标管理体制的缺失,导致了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的违规操作现象,出现了不公平、不公开、不公平的招投标工作。另外,由于国家对企业招投标管理重视不够,缺乏相应的行业监管和制度约束,参与具体项目招投标的企业资质等级不统一,资质审查不到位,为非法经营和投机取巧的企业提供了便利条件,扰乱了经济市场正常的招投标秩序。

2.2企业项目招投标存在非法转包、分包乱象

一般来说,企业项目的招投标管理需要经历招投标公示、投标企业资格审查、投标和签订合同等主要过程。发出招标的企业需要有一个非常严格、严谨的招标流程和工作计划。然而,企业项目招投标管理中仍存在诸多管理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是违规分包和中标项目转包。随着现代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招投标项目越来越多,人力物力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有必要对招标项目进行分包和分包,通过合作提高招标项目的建设水平。但这也给一些私营职工提供了非法分包、转包的条件,使一些不具备承包企业工程资质的企业,以工程承包权、施工权等手段获取私人利益,这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而且极易降低工程投资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

2.3企业工程招投标虚假问题频发

在工程投标管理过程中,虚假投标问题一直是工程投标管理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制约着工程投标管理的高效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一些企业为了在企业项目投标中取得主动权和经济效益,会通过不规范的渠道或非法的手段参与企业项目投标,严重损害了企业项目投标的公平环境。我国有关主管部门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监管企业项目招投标的规章制度,但监管工作落实不到位,监管机制不完善,导致具体执行不力,而虚假招投标、暗箱操作等现象频发,不利于企业项目招投标管理的健康发展。

2.4企业项目投标过程复杂

由于企业工程招投标涉及内容多,招投标过程比较复杂,项目审批和资质审查过程非常复杂,需要报主管部门审批,企业工程招投标管理效果不好。正是因为这种招投标管理模式,给了不法经营者在审批过程中为企业设置门槛的机会,使得企业项目招投标管理严重不公。企业项目招投标过程过于复杂,严重影响了企业项目招投标的有效实施和工作开展,延长了项目开工时间,不利于项目的正常实施和管理,长期使用劳动力和设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5企业项目投标报价的合理性

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离不开高效率、高质量的成本控制,成本控制也贯穿于企业项目招投标的全过程。然而,在参与工程投标过程中,不少企业为了提高中标概率,盲目降低投标价格,甚至低于工程总成本价。中标企业在取得项目开发权和建设权后,会以各种理由要求项目业主提高项目投资,收取各种不合理的项目资金。同时,中标企业为了简化支出,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会在工程造价中发现漏洞,偷工减料,导致工程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使用寿命。

3优化国有企业招投标管理的应对策略

3.1增强评估过程的科学性及严谨性

一方面,对于评估专家来说,国企可以继续采用原随机抽取方法确定,但在招投标工作完成前,必须做好相应的保密工作;在专家选拔中,要综合考虑职业道德和相应的职业素质,建立科学的选拔机制;在对具体项目进行评价时,招标专家必须隐藏相应内容,消除主观意识的干扰,确保评标过程的秩序和公平。

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投标的科学评分方法。在方法制定上,要充分考虑到经济方面专家知识的不足,对报价较高或较低的企业提出相应意见,促进企业科学有序竞争;确定招标投标标准值。一旦确认,超出或低于范围的报价应视为无效,从而在市场定价中起到指导作用。

3.2完善市场招标监督机制

公平是国有企业有序竞争的基础,对国有企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构建科学的招标监督机制。要贯穿国企招投标全生命周期,做好评标专家与招标企业的双向监管,避免出现串通、沟通等不良行为;同时,要启动群众监督举报反馈机制,形成全面、立体的市场监管。一旦国有企业在投标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就要严格按照规定处理,形成正常的监管机制。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有序规范了招标企业的行为,而且科学评价了企业的能力和信誉,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国有企业招标项目的质量。

3.3严格规范企业间竞争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在招标过程中,要以市场经济为指导,逐步规范招标企业之间的竞争模式。在互联网时代,要通过网络沟通和沟通,为招标企业搭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让企业掌握和理解招标的方方面面,加强和完善今天市场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营造良性招标环境。此外,要建立明确规范的指标,并根据诚信、经营规模、支付职工工资、缴纳社会保险、合同履行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最大限度地保证国有企业有序招标。

最后,加强对国有企业招投标人员的培训。国有企业要掌握国民经济的重要资源,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学习,鼓励项目运营部门或法人人员学习投标知识,取得招标人资格。它可以监控招标代理机构在复杂的投标过程中的行为,防止招标代理机构与投标人串通损害招标人利益,独立开展比较或选择的投标活动,降低运营成本,更好地维护企业自身利益。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项目招标管理仍面临着体制缺陷、监督不力、管理混乱、流程复杂等问题。企业要优化项目招标管理流程,提高员工成本控制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完善和完善相应的市场监管制度和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督和行业监管,从而实现,有效提高企业项目招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为企业项目的招标管理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参考文献

[1] 陈珂.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剖析[J].纳税,2019,13(27):250+253.

[2] 张蝶.刍议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J].中国住宅设施,2019(08):95-96.

3069501908285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问题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