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开展德育工作的途径探讨

2021-03-15陈婷婷

民族文汇 2021年4期
关键词:德育教学策略探讨幼儿教育

陈婷婷

摘  要:幼儿处于人生中成长的关键时期,幼儿园的课程建设不仅要注重基本行为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要引导幼儿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判断理念及健康的精神品格,为其今后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本文通过对德育教育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幼儿园德育教育的几个途径,希望能给我国幼儿园发展一些建议。

关键词:幼儿教育;德育教学;策略探讨

根据教育部的改革要求,学校必须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水平,因此幼儿的德育工作成为热点课题。德育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教育的核心与灵魂,德育可以支撑教师的有效教学,因此,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动下,教师对幼儿的德育工作也应创新。作为幼儿园老师要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德育工作的开展来帮助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素养以及行为习惯,使幼儿在啟蒙教育阶段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一、合理制定德育教学开展方案

在幼儿学前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在思维意识尚未发育成熟的阶段内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从中塑造幼儿良好的品格、修养和道德。对此,幼儿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对幼儿德育工作的开展加强重视。首先,幼儿教师应合理规划德育教学开展方案,制定有序的德育教学时间,让幼儿在各项德育活动、德育实践学习中获取正确德育理念,从而全面提升幼儿综合素养。例如,幼儿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德育教育,鼓励学生说出身边的德育事件,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幼儿对德育的认识,进而转化为自身品德修养,以此提升德育教学效果。

二、融入幼儿园课程活动中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能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在幼儿园健康、生活、社会、语言、艺术五个领域融入传统文化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健康领域致力于幼儿身心健康,要求幼儿的集体生活稳定快乐;具有良好的日常生活和生活习惯,具有基本的日常自控能力;要求幼儿了解安全和保健的基本知识,学习保护自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传统民间游戏可以融入健康领域的主题活动。比如“扔手帕”“跳房子”“击鼓传花”等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激发孩子们对民间游戏的浓厚兴趣,不仅提高了他们走、跑、跳的灵活性,而且在游戏中,孩子们的集体意识被激发,学会了分工合作。

三、组织丰富有益的德育实践活动

幼儿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会对知识进行理解,而且幼儿也会在自己脑海中将这些知识进行内化和吸收,这是幼儿习得和领会的阶段,那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的就是能够让幼儿将自己内化的知识进行提取和运用,并且是要有意义地提取和应用。所以教师就需要带领幼儿进行一些有益的实践活动,用这些实践活动将知识进行内化和吸收,也让幼儿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结合节日活动,强化德育渗透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文化底蕴雄厚,很多中国传统节日包含着非常多的文化特色与精神内涵。作为一名中国人,不仅需要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由来,更要清楚其中深刻的内涵,同时还要承担起传承和发展的责任。由此可见,不管是对节日内涵,还是文化的传承,在幼儿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便可以利用节日活动的方式对幼儿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以此推动文化传统理念的渗透,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例如,在清明节时期,幼儿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借助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首先班主任可以结合绘本知识内容向幼儿介绍清明节的由来以及其节日风俗,在向幼儿介绍完以后,教师便可以组织幼儿开展踏青、扫墓等活动。在活动开展以前,教师可以向幼儿讲解这些活动的由来以及其内涵。利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幼儿的活动参与热情,同时还会加深幼儿对清明节的印象及重视程度,最终有效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目的。

五、丰富创新游戏方式,辅助德育工作

在幼儿刚入园时,幼儿一般都会表现出难以脱离父母的情绪状态,包括慌张、害怕、甚至出现情绪激动及大哭的情况,这时合理地创设游戏环节既能化解幼儿的负面情绪,也能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教师及环境情况。幼师可先播放一些幼儿感兴趣动画片,让幼儿从消极情绪中脱离出来,再走到讲台前,引导幼儿按照节奏拍手,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自我介绍,可以多讲讲幼儿园有什么好玩的游乐设施,如木马、滑梯、秋千等,以此让幼儿逐渐对幼儿园及教师产生好感。在幼儿逐渐适应后,可让幼儿采用“击鼓传花”方式进行自我介绍,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班级中的小伙伴,既能营造出欢乐的环境氛围,又能让幼儿彼此初步了解。在处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这一德育教学阶段时,教师可巧设游戏让幼儿自己感受到自身行为的不足,如教师可设置“大家来找茬”游戏,将规范的文具及被子毛巾摆放方式及不规范的摆放方式分别拍照进行展示,让幼儿找到两张图片的不同之处,并说出如何改正,以此帮助幼儿养成正确摆放物品的好习惯。

六、选择劳动教育方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在幼儿教育阶段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最大的阻碍因素就是“家庭”,因大部分幼儿均是“独生子女”,父母忙于工作无暇参与孩子的成长、教育,大多数孩子均是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带大,而长辈们只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却没有意识到幼儿的德育教育需从小培养,在实践活动开展阶段无法保证每位家长主动配合。也因此影响影响,使大部分幼儿的性格较孤僻、懒散、任性等,自身自主能力较差,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均会对他人有较强的依赖性,使幼师的德育工作开展难度增大。

七、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

幼儿教师要转变总是原地踏步的教学方式,并持续不断地进行学习,提升自身素养,从自身做起,为幼儿起一个好头,对幼儿进行无声的教育,让幼儿无意识地学习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广大幼儿教师要注重以身作则,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教导,从而不断促进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幼儿从笔者的行为中受到了启发,改正了错误的坐姿和书写方式,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保障。另外,笔者还做到了和领导、同事等和睦相处,使幼儿学到了一定的交际技巧,减少了幼儿之间总是以吵吵闹闹等方式解决矛盾的现象,促进了幼儿健康发展。

孩子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在他们幼年时期做好德育教育对他们品行养成的重要保证,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能做的就是积极主动地将德育教育融入到他们学习生活当中,促成他们的德行养成,帮助他们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婷.浅析幼儿园德育课堂的教育策略[J].神州,2017(26):121.

[2]王志东.幼儿园思想品德课培养幼儿新课改的探索——以国家认同感的培养为例[J].中幼儿园教学参考,2017(01):60.

3705500338201

猜你喜欢

德育教学策略探讨幼儿教育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教学策略思考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学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