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021-03-15邱霄娜

民族文汇 2021年4期
关键词:积极性素养阅读教学

邱霄娜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它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多思、多读、多写。语文教学是培养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而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因此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课堂上巧用教学艺术,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學生体会到学习并不是艰辛的劳动,而是一种快乐。没有兴趣的学习只是一种徒劳,课堂效果可想而知。归根到底,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还是要靠我们老师去培养,靠老师去激发和唤醒。那么怎么去培养兴趣呢?首先,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单一知识的传递,而是相互合作、教学相长。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语言上的沟通。融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达到课堂教学目标,轻松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巧用教育教学艺术和教学技巧,大胆的探索创新,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让学生在毫无感到拘谨的情况下轻松的学到自己应该学到的东西。其次,感情和心灵上的沟通,对于学生,情感有时成为学习的动力,有时却成为阻力。在教学中,情感的积极性和消极性是并存的。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用一种温情感化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爱和温暖,这样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参与我们的教学,才能成为课堂中真正的合作者。教师要充分寻找学生的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给予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爱,那种爱一旦被学生感受到,那么对于学生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动力。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对于学生会感到无限的温暖和求知的兴趣。那么课堂效果以及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想而知。

二、重视课堂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发挥着至关重的作用,它是积累语文知识的保证,提高语文素养的最好途径。我国有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的俗语,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姬说:“阅读在孩子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童年的书几乎可以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阅读能拓宽知识面,能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而广泛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不能只满足于把自己的知识传输给学生,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以良好的引导和影响,让他们开阔视野。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学生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都是遣词造句等方面的范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依靠文本,如何充分地利用好文本来培养语文素养呢,我认为应该多重视朗读。在小学课堂中,所有的阅读课文应自始自终都贯穿朗读,在朗读中来培养良好的语感,因此,对于一些好的文本,除了要求在课堂教学是多读几遍,甚至要让学生能够背诵出来,这样能够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的感情融入的更深刻,不仅增强了朗读的训练,也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三、注重课堂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训练思维的敏捷性。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如:教学古诗《石灰吟》,课前准备好几块生石灰和盛有清水的脸盆,让学生在课堂上把生石灰放进脸盆,亲眼目睹生石灰的变化过程。学生对坚硬的生石灰在水中沸腾,翻滚,最终踪影皆无,只留下清白一片的变化过程惊叹不已。可想而知,此时教师不用讲解,学生也已深入感悟到石灰不怕牺牲的品格,清清白白的形象,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生命价值观的教育,并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进行体会,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语言实践的训练,这对提高教学效率,活跃思维,培养创造精神,发展个性,以达到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所以我常根据课文的内容有目的的去进行语文实践的训练。使学生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四、加强写作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不光要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读、写的能力。教师要找准语文课本中读写结合点,在阅读中教给学生表情达意的方法后,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抓好由读到写的迁移,扎扎实实地掌握写的技能。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章给我们意犹未尽的感觉,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想像空间例如《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被大力神救出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触摸春天》,盲女孩安静在经历了这次奇妙的历程之后,以后的生活又会是什么样的。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建议我们的学生拿起手中的笔,填补那片空白,让学生的想像自由驰骋,海阔天空,既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领会,更是一次锻炼写作的好机会。在阅读感悟、深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情动辞发,因而写得情真意切。“我手写我心”,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水平必将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对于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涉及到的有诸多因素,只有靠我们不断探索创新,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锤炼学生的基本功,提高学生的读、思、写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3003500338274

猜你喜欢

积极性素养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