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策略研究

2021-03-15周小强

民族文汇 2021年4期
关键词:课堂练习思维数学

周小强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要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加强过程教学,增加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时间,这样必然会缩短课堂练习时间,减少练习量。因此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练习的实效性,跟上新课改的发展步伐,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现状分析

(一)多而杂,缺少系统性。由于农村教师长期工作在山区,受陈旧教育理念的影响较大,不少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信奉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多做练习,就能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课堂练习的安排侧重数量,重复单调居多,使学生感觉数学课很累,没有乐趣,对课堂练习没有认同感,产生厌学情绪,同时这样做,挤占了学生的自主时间和活动空间,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一刀切”,缺少层次性。在课堂上,不管你是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还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课堂练习设计都是同样内容、同等难度。没有层次区分,忽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造成了差生吃不消,缺少成功感,优生吃不饱,练习没意思的状况,显然不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困生和优等生的发展。

(三)重模仿,缺乏多样性。教师的课堂练习设计,往往只从书本出发,从教辅资料中摘录,而不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故课堂练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脱离,学生总是在抄、写、算,而不是在看、听、触、尝、想中进行,缺乏创造性,所以,学生做练习总感觉到的是负担和乏味,体验不到练习的乐趣。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上,经常会看到教师设计的课堂练习大多是对例题的模仿与重复,依葫芦画瓢就行,缺乏对教材的深层挖掘,练习形式单一,变式练习、纠错练习较少,这种工匠式的练习方式只起了对知识的简单巩固作用、对于学生知识的加深理解收效不大,使课堂教学忽视了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

(四)少灵活,缺乏开放性。现在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老师们大多是喜欢选择条件明确,思路单一,结论固定的习题,以方便点评,而对那些条件隐蔽,思路开放,灵活多变的习题不够重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紧密的数学素材和练习,怕麻烦不愿涉及;条件开放、问题开放的练习少,缺少趣味和人文关怀,没能展现数学课堂的生动、有趣和魅力.

(五)多笔试,轻思维。课堂练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然而练习往往成了机械的技能训练,忽视练习中的思维因素和数学思想意识培养,为练习而练习。实质上,练习只是一种手段,培养能力与发展思维才是目的。

二、小学数学课堂实效性练习设计的方法

要改变这些现状,提高课堂练习的实效性迫在眉睫。这也就要求在进行日常的教学活动前,必须深入思考,设计出具有实效性的课堂练习。

(一)“自主选择式”练习,让课堂充满生机。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种种诱因中,成就动机则是最普通的、有效的一种。传统教学中“一刀切”的现象无法顾及每个层次学生的认知需求,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为此,课堂上精心设计“自主选择式”练习很必要,同一知识点,设计不同的练习,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练习的“自主权”,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和发展。

(二)生活中寻求变式练习素材,让课堂焕发生活色彩。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用数学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养成应用数学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会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照本宣科式的练习易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唯有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才能给学生以新鲜感,体现数学的应用性。例如:在教完“圆的面积”一节之后,我便设计了如下的课堂练习:一头牛被用2米长的绳子栓在四周都是草地的木桩上,请问这头牛吃到多大范围的草?这样的变式设计符合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使学生一看内容就来劲。这样才能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巩固了新知,培养了能力。

(三)设计“陷阱性”练习,铸炼火眼金睛。所谓“陷阱性”练习,就是一种能“掩盖”知识(概念、法则、公式等)的本质特征,易给学生造成一种假象的练习,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等。如,重量单位的练习中,可设陷阱性选择练习:1吨棉花与1吨钢材比较。()A钢材重B棉花重C一样重。经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认识到,考虑问题不要被表象所迷惑,应该运用所学知识,抓本质。

(四)开展隐藏性练习,挖掘思维潜力。发展思维能力,永远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隐藏性练习就是将问题涉及的图形或数量,赋予某种隐藏的特殊关系的练习,激发学生深入研究的积极性,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等。如在教學倍数问题时,设计如下练习:张红的零用钱比李明的零用钱多24元,张红的零用钱是李明的5倍,李明的零用钱是多少?这样练习有一定的深度,能调动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挖掘学生思维潜力。

(五)设计综合性练习,渗透思想方法。知识和技能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而数学的思想方法则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在小学阶段,数学思想方法比较零散,但转化思想方法是小学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策略,由于学生年龄小,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应与数学知识、技能的训练同步进行。如几何形体的等积变换、公式变形、计算等。通过转化,能使问题化难为易、化曲为直等。

(六)实施“互测性”练习,活跃课堂气氛。新课程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传统教学中的教师包办练习设计,不能使学生主动性得到发挥。实践证明,学生对自己“创造”出的习题更感兴趣,练习也更投入、主动。为此在课堂上应当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学生当一回小老师,互相设计练习考考他人,互相评价,给他们自由的空间,让其各尽所能,各展所思,享受练习的乐趣,发展个性,体验创造发现之余的成功喜悦。放手学生,你会发现更多智慧的火花.

(七)动手合作,实践性练习,让理性认识在感性中深化。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光会纸上谈兵,实践能力较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是新课改的理念,所以课堂上要加强动手合作,实践性的练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后,让学生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和宽,及门窗黑板的长和宽,然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测算教室要粉刷的面积。通过学生相互合作实践,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得到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真实体验,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

数学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成功的课堂教学必须有较高的练习质量作基础。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

本文系江苏省宿迁市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一般课题结题论文,课题编号XHLX2018-283。

1435500520213

猜你喜欢

课堂练习思维数学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论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优化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浅谈小学低年级课堂练习的设计原则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