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生活情境,增强主体互动

2021-03-15蓝林

民族文汇 2021年4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小学低年级教学策略

蓝林

摘  要:培养学习者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学习者终身发展的基本要求。本文尝试从“激趣、示范、积累”几方面介绍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低年段课堂教学目标中,对口语交际的主要评价有两条“能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有表达的自信,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深圳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培养学生从小“能说会道”的交际能力尤为重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如何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激趣,让孩子敢说

“老师微笑的时候是口语表达最好的时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开启学生的话匣子,充分调动学生交流的没激情,让孩子想说、敢讲,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和谐的氛围

“口语交际是灵魂与灵魂的互动、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情与情的交流,因此需要平等和谐的人际交往作为前提条件。”要让低年级学生敢说话,轻松愉悦的氛围是前提。课间活动、体育活动,教师都可以走进学生中,做他们的听众,和他们一起游戏、打球,最快拉近师生的心灵距离。学生把老师当成益友,课堂上就更敢于发表见解。教师再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夸赞孩子表达中做得比较好的地方,给孩子成功的喜悦,就更能增强学生当众说话的勇气和信心。

(二)创设交际情境

口语交际的话题,主要来自日常生活,如一年级上册《我说你做》;一年级下册《一起做游戏》;二年级上册《商量》;二年级下册《注意说话的语气》等,这些包含互动元素的交际内容,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语言发展规律。但低年级学生交际,容易陷入模式化的单一循环圈。以一年级下册《请你帮个忙》为例:

学生甲:小同学,请问平安银行怎么走?

乙:过红绿灯,右转就到了。

甲:谢谢你!

乙:不用谢!

这种时候,学生常常没话说了。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你向别人求助,全都能这么顺利地得到帮助吗?当然不是。在这时,老师可以人为设置一些“障碍”,比如“乙”也不清楚平安银行怎么走,这时候怎么办?学生就会动脑筋想办法,带到交警面前问路、询问路边的义工等等。

二、示范,让孩子会说

(一)示范倾听

倾听是表达的基础。低年级课堂里,孩子很难静下心来倾听。某位学生发言,其他同学可能跟着叽叽喳喳讲个不停。注意力特别容易转移,有些同学听不完整就断章取义;有些同学则根本没听,口语交际就很容易陷入低级“漩涡”。因此,一定要关注学生是否在倾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可以请学生观察老师倾听的姿势:“小嘴闭上,双眼看着,耳朵细听。”示范后,请一位学生发言,其他同学像老师一样,专注看,认真听。经过训练,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会倾听了。

(二)示范表达

会听是一种修养,会说是一种能力。我们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准确表达。

1.表达的完整性

低年级学生能简单跟老师同学交流,但语言不够规范,废话很多,“嗯,哦,这个,然后然后……”,学生说完,教师可以把他的发言重新梳理,重新表达给同学们听。让孩子们学会一句话里包括“谁干什么”或“什么东西怎么样”两部分,训练语言的完整性。

2.表达的正确性

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处于生长发育期,他们喜欢模仿,也比较善于模仿。因此老师要特别注意表达的正确性。学生表达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老师要及时纠正,再带领全班同学读读正确的词语,学习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正确性。

3.表达的丰富性

训练学生语言的连贯性可以用上学过的句式,比如“一边……一边……”“有的……有的……有的……”等。能够调动想象思维,丰富学生的交际内容。在《我爱秋天》的口语交际课上,学生交流了许多有趣的事,教师可以这样引导:“秋天绚烂美丽,带给我们这么多欢乐,咱们有没有办法留住它呢?”孩子们发言非常踊跃:“拍照片”“录视频”“画下来”“写下来”“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人喜爱秋天”……想象丰富,情感真挚。

4.表达的礼仪性

语言的礼仪性是全面提升核心素养的要求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以礼传礼”更是口语交际不可缺少的元素。在《请你帮个忙》这节口语交际课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时,要格外关心学生是否用上了礼貌用语,包括“请、你好、谢谢、不客气”等,有目的地训练,孩子在生活中才能习惯性运用。

三、積累,让孩子说好

(一)新闻播报

布置学生每天晚上听一则新闻,第二天课前两分钟播报这则新闻,要求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声音响亮、思路清楚、语言流畅。如果不想播报新闻,也可以讲一个小故事。每学期内,每位学生至少能有四五次登台的机会,这样的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体验生活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二年级教学《秋天里》之前,我们会开展亲子活动,父母和孩子一起走进公园,观察花草树木、人们的衣着等。孩子们在秋天的公园里尽情奔跑欣赏,对秋的绚丽多彩、秋风的凉爽有了切身的体会。课前有生活的体验,课上学生才有话可说,有条理地描述。

(三)模拟场景

1.设置不同角色

立足课本,立足学生生活,创设具有实际意义的口语交际情景,并设置不同的生活角色,以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深圳正在创建第七届文明城市,如果你是交通警察、环卫工人、医护人员、老师、志愿者……在工作中遇到不文明的言行,比如闯红灯、骑电动车不戴头盔、乱丢垃圾、吓哭同学等,你将如何规劝他们?”通过模拟生活来创设情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关注城乡差异

二年级下册的《图书借阅公约》口语交际课,学生们通过讨论和交流,逐步形成适合本班的图书借阅公约。但是在一些偏远山区,全校只有一个图书角,这种时候,如何制订《学校图书借阅公约》呢?学生在老师设置的情境中互动,好点子层出不穷。教师还可以创设跟学生生活更贴近的情境,比如制订《文明用语公约》,比一比谁是“文明小天使”。

3.聚集时代特色

二年级上册的《商量》,课本编排了“和爸爸商量看电视节目”的情景。模拟表演时,我们发现扮演“爸爸”角色的,都太好说话。“孩子”一开口,“爸爸”马上答应换台了。这样的互动,达不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现在很多同学不是独生子女,我们可以把情境的主角改一改,变成和兄弟姐妹商量换台。“拉锯式”有商有量的交流,就比单一的对话更能提高交际能力。

4.课内外结合

低年级同学课间喜欢大喊大叫,玩得开心了大声欢呼,不高兴了更是大声叫嚷。一年级上学期交流《用多大的声音》后,教师和同学们商定“一周挑战赛”,比一比,本周内自己在上课发言、课间休息、作业辅导等情境下,音量的大小是否合适。全班同学在他人的监督帮助下,在《挑战表》上做好记录,周五进行评比表彰。“21天养成好习惯”,挑战赛坚持21天,最终获胜者会收到老师的亲笔表扬信。

口语交际依赖真实情境和有效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情境灵活运用,让学生敢说乐说,在情境中互动,在生活中交际,将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芳卫.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职业圈,2007(13).

[3]周文琴.多措并举打破交际难的尴尬——浅谈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09):35-36.

1781500520266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小学低年级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试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三部曲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