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纸艺课程 焕发劳动灵性

2021-03-15范荣

民族文汇 2021年4期
关键词:纸艺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范荣

摘  要:在落实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为此,要利用区域性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校本课程建设,多方位实施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并形成有效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劳动教育;纸艺;校本课程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劳动。

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大冲学校认真贯彻实施习主席讲话精神,学校立足于传统文化,以“劳动课程”、“社团活动”作为载体,以“培养劳动能力”作为切入点,精心设计劳动课程,融入纸艺文化与都市元素,探究纸艺劳动技能,从“劳动基础课程”、“劳动探究课程”、“劳动创新课程”三大模块整合学科课程。学生100%参与纸艺劳动课程,形成了独特的“劳动”品牌。

一、精准定位,确定课程目标

学校秉承“像树一样成长”的育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确定“纸艺劳动”课程的目标:

(一)关注学生年龄特点和差异,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结构,为学生体驗式发展提供良好的课程环境,培养“会劳动、爱生活、能创造”的优秀学子。

(二)指导学生参与、体验、学习、掌握手工纸艺的相关技法,了解一件纸艺作品从设计到制作零件,最终组合加工成一件成品的全过程,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快乐,在纸艺手工劳动中体验美、感受美、创造美,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从而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

通过以上目标的达成,力求实现劳动实践活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二、构建体系,精心开发课程

课程资源的价值,在于实现课程目标。为了真正达成教育目标,学校组建了“手工纸艺劳动课程”项目组,由刘雨婷老师担任劳动教研组长,副校长高磊直接领导劳动教研小组,学校教科室负责手工劳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一)劳动教育育人理念:像树一样成长。我们从南外集团一组校徽形象中挖掘出“像树一样成长”的核心内涵,并将它作为建构学校劳动课程体系的核心理念和文化基因。“像树一样成长”的核心内涵是:“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和谐共生”既要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这块肥沃的土地,充分汲取丰富的营养,树立中国魂,种下民族情;更要志存高远,乐观向上,塑造坚忍不拔、百折不饶的体魄与气质;还要与环境和谐共生,并通过奉献自己的知识、能力与智慧,为祖国繁荣、为世界美好、为人类幸福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手工纸艺劳动课程内容:培根劳动课程(基础课程)、育干劳动课程(探究课程)、绿叶劳动课程(创新课程)。

三、构建体系,确保课程实施。

精密开展课程实践劳动教育,质量第一。为了保证劳动教育活动的质量,在“手工纸艺劳动”课程的实践中,做到了“四有”:

(一)有准备。为了避免劳动实践的随意而为,每次活动都有充分的准备,如备好劳动工具、提前熟悉劳动场所等,不打无准备之仗。

(二)有计划。每学年初,学校制定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各年级组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特点实施“一年级一特色”,制定年级组学年教学计划。

(三)有过程。根据各年级课程内容成立学科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研讨,遵循“五度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积极探讨适合不同于学科教学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活动主体,教师和专业管理人员为辅,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实践中的问题,并随时作出指导。

(四)有结果。结合学段、年级特点和实践内容的不同,任课教师根据活动情况做好总结,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汇报实践活动的收获或感悟,如写日记、交流心得体会、绘画、制作手抄报等等。

四、多元自主,完善课程评价

建构多元化、多主体劳动素养评价体系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作为学期末评优的重要依据。以每一个学期为单位,设计劳动任务清单、劳动评价手册、劳动日志、劳动成长档案袋等进行课内外、校内外学习与实践活动的记录。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导评以及家校社协同评价,将启动多种技术程序,注重线上与线下评价相结合。通过劳动成果展示会、劳动技能竞赛、劳动分享会、义务劳动日、校园劳动节等形式,形成立体化评价体系。

五、手工纸艺劳动课程实施的效果

(一)劳动教育成果丰硕。纸艺劳动项目近年来多次参加深圳市创意十二月现场活动;师生多次受邀在深圳会场中心、深圳市少年宫现场演示;师生作品在省、市、区获奖近百次。《深圳商报》《晶报》《蛇口消息报》等媒体多次报道纸艺劳动活动。2019年手工纸艺教室被南山区教育局授予南山区首批劳动技能教室。学校通过纸艺劳动教育课程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劳动实践提供广阔的舞台,唱响寓教于乐的主旋律。

(二)劳动品质显著增强。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不仅学会了生存,学会了生活,同时也享受到收获的欢乐,学生更富有耐心、责任心。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劳动实践中,很多事情需要团队共同完成,合作质量直接影响到知识掌握情况和劳动的成果。孩子们在劳动过程中,发扬小组合作精神、互帮互助,为完成活动任务而不计小节和个人得失,为了共同的任务目标而一起努力。

学科融合共育英才。“手工纸艺”课程为学科自然融合创造了条件。如:围绕“纸艺”课题,劳动课程与科学老师走到了一起,老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制作“纸艺小板凳”,动手做实验测量,了解纸张的韧性和力量;语文老师讲授24节气诗词,学生动手制作“节气纸艺画”;劳动老师与美术老师共同备课……围绕“纸艺”课题,老师们创造性地开展了跨学科、多主题的劳动实践活动,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有效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总之,纸艺劳动课程的开展,改变了教师的传统观念,提升了生活情趣,增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将继续从实际出发,通过合作交流和课程活动等系方式,进一步提升劳动课程质量,并把它与特色学校创建融合,实现“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不断夯实学生的“劳动能力”,继续丰盈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胡昌琴:《劳动实践育人之校本实施》,《江苏教育》2018年第31期,第19-20页。

[2]黄玲妹:《新时代中学劳动教育有效实施途径与策略》,《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12期总第20期,第10-11页。

[3]徐欣:《基于劳动教育的非遗类校本课程实施策略——以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实验小学为例》,《现代教育》2019年第10期,第16-17页。

3381501908232

猜你喜欢

纸艺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纸艺插花技术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纸艺大丽花
可爱的小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