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的引导作用

2021-03-15殷乐

民族文汇 2021年4期
关键词:自主游戏行为幼儿教师

殷乐

摘  要:推进幼儿自主游戏指的是教师考虑幼儿游戏的发展需求并及时跟进、帮助幼儿自主构建游戏模式和情境,推动游戏向着高层次发展的积极过程。在自主游戏探究过程中,教师无法正确对儿童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估,缺乏童心,不能以儿童的角度看待游戏的发展。一方面缺少规划性,另一面未能为推动幼儿游戏提供合适的支撑。故而,幼儿教师自身明确定位、采用辅助指导为主、及时有效反馈的战略是极为重要和不可忽视的,从各方面推动幼儿自主性的全面发展,让幼儿的自主性得以在游戏中提升。

关键词:自主游戏;幼儿教师;行为

众所周知,幼儿园的基础活动便是游戏,游戏之所以能在幼儿园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中心位置,源于游戏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可估量作用,游戏已然是发展幼儿社会化的关键途径之一。幼儿通过自主游戏活动,能从游戏中获取游戏性体验,究其实质,此种体验为主体性体验。

一、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幼儿学习成长过程中游戏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且发挥着不容小觑的正向价值,幼儿园在开展游戏过程却受到多重阻碍,以致于游戏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现阶段的幼儿教师指导失策便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一)视自主游戏为放任活动

幼儿受心理、生理的限制各方面能力有待发育,因此幼儿教师面对幼儿时需要花费更多的经理和时间。面对日益繁杂、高强度的幼儿教育工作,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无形中将幼儿自主游戏时间作为自己短暂停歇、稍微放松的机会,忽视了幼儿游戏的过程,更有甚者,教师只是旁观者。当下幼儿园做出教育改革后,打着“幼儿为主”的旗号,却无法切实真正做到要求。部分教师在观念层面无法重视,其认为所谓的自主游戏就是以保证幼儿安全为基础,随心所欲進行游戏即可,教师无须干涉。教师只为游戏提供所需材料、创设游戏情境,局限于准备活动,但对于幼儿游戏的进展、问题却放任不管、置之不顾。教师缺乏细致入微的观察,此种权利放弃,不但无法发挥自身作为教师的职责,更无法让游戏活动中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二)过度注重自主游戏的教育价值

部分教师急于追求教育效果,忽略了自主游戏的重要性,一味的将焦点放在幼儿游戏中找寻教育机会,试图寻求一切能提升幼儿学习的机会,见缝插针,强迫幼儿在游戏中接受理论知识。强行参与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但若是一旦出现幼儿行为违背预先规划安排好的教学任务,教师便会想方设法对幼儿加以主观引导,试图匡正幼儿的“错误”,除此之外,教师按照自己自身想法,游戏中穿插知识教育、品德教育等。教师担任“导演”角色,孩子们知识配合出演的“演员”,换言之,幼儿的行为依照导演的剧本进行活动,丧失了自由开放性,缩减了自由发挥的空间。部分幼儿由于学习能力较低,在集体教学时出现学习任务完成不及时的情况,在自主游戏活动时,教师有意的引导未完成学习任务的幼儿在相应的活动区域进行补习。上述教师强行参与、限制过多,无疑是阻碍了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剥夺了其应有的游戏时间,打击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幼儿自由好奇的天性一旦被遏制,必将导致幼儿的自主性的不到发挥。

综上所述,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层面存在较多问题,究其原因,绝大多数源于幼儿教师无法正确总结自身的职责,甚至不清楚自己在幼儿活动中的定位,另一方面,教师对自主游戏的干预方法仍有欠缺之处。自主游戏首先应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列入首要考虑因素,为此,教师应进行自省自查、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紧跟时代步伐,仔细观察、积极引导,为幼儿发挥主动性提供空间。

二、教师指导幼儿自主游戏策略

自主游戏活动时,教师作为幼儿成长中必不可缺的支持者、促进者,故而,教师的教育模式正确与否对幼儿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应主动探究幼儿的心理,贴近幼儿实际,为其发挥主动性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空间,注重幼儿潜在潜能的开发,培养其形成独立自主的健全人格。

(一)游戏开始前,要厘清自身角色

自主游戏对于幼儿而言,是幼儿自我成长发育、自我探究的实践过程。教师应首先应从观念上对幼儿的主体地位产生高度认同感,才能在实际实践中解放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应对自己角色定位进行价值澄清,对自己进行全新的、深刻的认识,此环节是绝对重要且必要的的。自主游戏的前提基础是幼儿好奇能否得到满足,在游戏的全过程中,教师应适时给予帮助,让幼儿尽可能多的感受多种多样的游戏体验,这就要求教师扮演的角色应是多变的,而非一成不变。为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所需,教师应扮演情境的创设者,划分各类区域,给予幼儿公平的参与机会,让机会普及每个幼儿;幼儿能逐渐自发进行游戏活动,教师是游戏的观赏者;游戏过程中,教师是幼儿兴趣满足的鼓励者;游戏完成后,教师则应该是游戏结果的评判者、奖励者、赞赏者。教师若能积极进行角色转变,一方面能够减少片面化指导,尽量避免指导失误,提升游戏活动质量和良好体验;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自身教学素养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专业化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好的贴近幼儿。

(二)准备游戏,考虑活动生成的可能性

要想顺利开展游戏活动,则必须准备应有的物质基础,游戏材料是关键,同样是引导幼儿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世界的必备条件。因此,教师在准备材料、提供材料时,应检查材料的合理性,确保材料能够成为支撑幼儿游戏探究活动的工具。幼儿教师在创设情境环境时,其设计理念应时设计游戏活动是否对儿童的终身发展有功能性作用,并贯彻落实于游戏的方方面面。教师若一味追求计划与设想的完整性和达成性,幼儿教育活动势必陷入模式化的尴尬境地,幼儿在游戏中仍然无快乐可言,丧失了乐趣的游戏自然称不上游戏。

综上,游戏对幼儿的发展起着正向的积极作用,一方面促进幼儿对世界、对生活的的认知力,另一方面,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体能训练,陶冶高尚情操。教师若能深刻感知到游戏对幼儿的全面促进作用,贴近幼儿心理创设教育活动情境,预留充足的游戏时间,则游戏完全可成为培养幼儿素质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万中,刘敏.幼儿游戏中教师的干预与干涉[J].学前教育研究,2013(8).

[2]赵红霞.幼儿游戏开展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1(1).

[3]鞠路宁.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909501908276

猜你喜欢

自主游戏行为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区域游戏材料对混龄幼儿自主游戏影响分析
探究分组自主游戏促进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指导幼儿参与户外自主游戏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