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肌群训练理念的康复护理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

2021-03-14杨红梅

黑龙江医药 2021年4期
关键词:肌群姿势康复

杨红梅,张 虹,张 萍

新乡市中心医院儿科,河南 新乡 453000

痉挛型脑瘫(SCP)是指在患儿尚未成熟大脑因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出现发育不全,从而引发的非进行性姿势、运动紊乱疾病,临床多表现为肢体活动性下降、肢体痉挛等,严重限制患儿身体活动,故临床治疗中多结合康复训练以提高患儿运动功能。常规康复护理多注重患儿日常生活训练,虽可一定程度改善患儿骨骼、肌肉发育,纠正患儿异常姿势,但往往忽略了患儿核心肌群控制训练,致使患儿运动、平衡功能欠佳。基于核心肌群训练理念的康复护理是一种通过针对性训练患儿竖脊肌、臀大肌等肌群,以增加核心肌群力量的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儿平衡能力及粗大运动功能[1-2]。因此,本研究探讨基于核心肌群训练理念的康复护理在SCP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4月—2019年10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SCP患儿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康复护理的47例患儿资料纳入对照组,将采用基于核心肌群训练理念的康复护理的55例患儿资料纳入观察组。观察组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4~10岁,平均年龄(7.13±1.32)岁;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评级:Ⅰ级21例,Ⅱ级18例,Ⅲ级16例;临床分型:偏瘫29例,双瘫21例,四肢瘫5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5~9岁,平均年龄(7.29±1.34)岁;GMFCS评级:Ⅰ级18例,Ⅱ级15例,Ⅲ级14例;临床分型:偏瘫24例,双瘫19例,四肢瘫4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3]中SCP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完整;③可独立行走或在帮助下行走;④能够理解、听从指令者。(2)排除标准:①入组前半年内接受过外科手术者;②存在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③存在间歇性癫痫或智力障碍者;④患骨关节等影响步行疾病者。

1.3 方法

两组就诊后均予以中医推拿、按摩,神经肌肉电刺激等基础治疗。

1.3.1 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采用常规康复护理,予以上下肢被动牵拉、立位平衡、关节活动度、爬行翻身步行、粗大功能等训练及神经发育学疗法,25 min/次,1次/d。

1.3.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基于核心肌群训练理念的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地面”动态、静态训练:护理人员指导患儿取仰卧姿势,手臂放在身体两侧,屈膝、屈髋,双脚平放在地面上,协助并拢患儿下肢;在下肢姿势不变情况下,引导患儿进行头颈前屈训练,双手摸膝,每次姿势维持3~5 s,如此反复练习数次。(2)搭桥训练:指导患儿平躺于垫子上,下肢并拢、屈膝、双脚平放于垫上,手臂放在身体两侧,使头、脊柱保持一条线,指导患儿头、双脚位置不变,用力使臀部向上抬呈桥状,并避免骨盆摇晃,维持数秒,如此反复练习数次。(3)手膝支撑训练:指导患儿将膝关节、髋关节弯屈90°,双手与肩同宽,以双手和膝关节为支撑点,保持脊柱中立位。(4)平衡训练:借助滚球、平衡板等训练工具,让患儿坐在滚球或平衡板上,分别以站位、坐位、四肢爬行位、膝立位等姿势进行重心转移训练。(5)俯卧位肘支撑训练:指导患儿取俯卧位,以肘关节、前臂为着力点,保持两肩同宽,在伸展脊柱的同时抬高腹部,维持数秒后恢复最初姿势,反复练习。(6)Bobath球训练:让患儿垂直坐于球面,双手置于骨盆两边,保持身体直挺,通过前后左右移动Bobath球,做伸展、侧屈或腰屈曲运动;指导患儿取仰卧位,在屈膝情况下将双脚放在球上,并保证臀部和球有适中距离,手臂放在身体两侧,引导患儿借助身体力量使臀部上抬,伸展髋关节,并保持下肢、身体为一条直线,每次保持数秒,如此练习数次。30 min/次,1次/d,两组均连续训练4个月。

1.4 观察指标

(1)护理前及护理4个月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4]中站立维度(D区)及步行、跑和跳维度(E区)评估两组粗大运动功能,D区得分范围为0~39分,E区得分范围为0~72分,得分越高,代表粗大运动功能越好。(2)护理前及护理4个月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5]评估两组平衡功能,满分56分,得分越低,代表平衡功能越差。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粗大运动功能

护理前,两组GMFM中D区、E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GMFM中D区、E区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GMFM中D区、E区评分比较(±s) 分

表1 护理前、后两组GMFM中D区、E区评分比较(±s) 分

指标D区 E区组别观察组(n=55)对照组(n=47)tP观察组(n=55)对照组(n=47)tP护理前26.54±3.23 26.47±3.25 0.109 0.914 29.21±11.34 29.32±11.26 0.049 0.961护理后33.95±2.79 30.24±3.21 6.245<0.001 42.53±10.68 35.61±8.57 3.567 0.001 t 12.289 5.658 6.102 3.047 P<0.001<0.001<0.001 0.003

2.2 平衡功能

护理前,两组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BBS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理前后两组BBS评分比较(±s) 分

组别观察组(n=55)对照组(n=47)tP护理前23.61±3.14 23.72±3.06 0.178 0.859护理后35.48±5.21 28.63±4.85 6.832<0.001 t 14.471 5.870 P<0.001<0.001

3 讨论

SCP为临床小儿脑瘫中较常见疾病类型,多指发育中胎儿或幼儿脑部受到非进行性损伤导致的永久运动、姿势障碍,部分新生儿由于缺氧缺血未能及时治疗,易引发脑瘫等后遗症,因此临床应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疾病预后[6]。由于SCP患儿多出现下肢肌张力持续升高,导致患儿出现姿势异常、运动障碍等症状,且随着时间推移痉挛会逐步加重,甚至导致患儿关节畸形、挛缩,改变其肌肉生理状态,致使患儿肌肉更加无力,严重限制了患儿身体活动。目前临床治疗中多结合康复训练,虽可一定程度改善患儿骨骼、肌肉发育,纠正患儿异常姿势,但往往注重日常生活训练,致使患儿运动、平衡功能欠佳,故探寻有效的康复训练办法对提升患儿运动功能具有积极意义[7]。

基于核心肌群训练理念的康复护理是一种通过针对性训练患儿竖脊肌、臀大肌等肌群,以增加核心肌群力量的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儿平衡能力及粗大运动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GMFM及BBS评分均较高,提示SCP患儿采用基于核心肌群训练理念的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其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分析其原因在于,基于核心肌群训练理念的康复护理中,通过对患儿进行“地面”训练,能够较好锻炼腹部相关肌肉,有效增强患儿腹部相关肌肉力量;搭桥训练能够借助腹部腰部力量,强化患儿腹直肌、腹外斜肌等;手膝支撑训练通过借助患儿膝关节、髋关节屈曲,保持其脊柱中立位,能够加强其骨盆底肌、多裂肌、竖脊肌等[8-9]。平衡训练中,通过借助滚球、平衡板等工具,为患儿提供不稳定支持面,按照由简到繁、由静至动进行练习,有助于患儿躯干表层运动肌和深层稳定肌更加全面有效投入到平衡、协调的调节反应中,从而促进其平衡能力有效提升[10]。Bobath球训练中,一方面引导患儿垂直坐于球面,按照训练指导进行前后左右移动Bobath球,做伸展、侧屈或腰屈曲运动,有利于增强患儿腰方肌、竖脊肌、髂腰肌等肌力;另一方面,指导患儿取仰卧位,在屈膝情况下将双脚放在球上,手引导患儿借助身体力量使臀部上抬,伸展髋关节,并保持下肢、身体为一条直线,能够有效提升其腰背肌力量。通过采取不同训练方式对患儿核心肌群进行训练,能够使患儿核心肌群有效稳定其脊柱,从而保证力量传输,提高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和平衡 功 能[11-12]。

综上所述,SCP患儿采用基于核心肌群训练理念的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其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

猜你喜欢

肌群姿势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锻炼核心肌群 这四种方式可以事半功倍
倒挂在树上,我的主要姿势
看书的姿势
解锁咳嗽的正确姿势
三级跳远亚洲纪录保持者李延熙小肌群力量训练的负荷变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