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丑的二重奏
2021-03-14苏嘉胜
苏嘉胜
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值得我们赞叹的建筑奇迹,比如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还有我们今天要提到的巴黎圣母院。无论是从其建筑的神奇之处,还是雨果赋予它的文学意义,巴黎圣母院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震撼。《巴黎圣母院》对美与丑两者的描写、定义、诠释,让我们对美与丑有了更深的思考。
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有一个著名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他是驼子、瘸子、聋子、独眼——他的 “丑”是公认的。作家对此做了详细的描述:一个大脑袋,红棕色头发竖起;两个肩膀之间耸着一个偌大的驼背,与其相对应的是前面鸡胸隆凸;大腿与小腿,七扭八歪,不成个架势,两腿之间只有膝盖才能勉强并拢,从正面看去,活像两把月牙形的大镰刀,只有刀把接合在一起;宽大的脚板,巨大无比的手掌……
这个人,从小被遗弃在巴黎圣母院门前,长大后成了圣母院的敲钟人,人们鄙夷地称他为“钟楼怪人”。就这样,在群嘲中,卡西莫多度过了无数幽暗的岁月。
人们总是对外在的形象抱有刻板印象,对于一个外表俊美的人,宁愿相信他的人格与品行也是无可挑剔的;而对于一个外表丑陋的人,则往往比较嫌弃甚至厌恶,本能地将丑陋的外表和恶劣的人格联系起来。
这一次,卡西莫多被巡逻队抓住,绑缚在广场的刑柱上。所有的“看客”均以一副亢奋的状态,纷纷做起道义的审判官来,他们辱骂他、殴打他,朝他吐口水,尽情宣泄自己郁积的愤恨。
这时,埃斯梅拉达出现了,她穿过喧嚣的人群,将水喂给卡西莫多,埃斯梅拉达的“以德报怨”,激发了卡西莫多对于人性中真善美的知觉;当埃斯梅拉达被克洛德陷害而被处以绞刑时,卡西莫多挺身而出,他救下了埃斯梅拉达并将其藏于巴黎圣母院中,此时,卡西莫多心中已有一颗善良的种子破土而出,在被黑暗掩盖的内心不断挣扎、生长;当卡西莫多发现了真相并亲眼看到埃斯梅拉达被杀死时,他的善念、正义和理智终于爆发出来,他一把将养父克洛德推下了塔顶。
只有人性的复苏,才能喚醒对正义的选择和坚守。对于卡西莫多来说,经过漫长的黑暗,终于把选择的权利牢牢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至此,卡西莫多已然完成了由“丑陋”向“圣洁”的华丽转变。最终,他没有选择“丑陋”地活,而是选择了高贵地死——为埃斯梅拉达殉情。
小说中,菲比斯、格兰瓜尔、克洛德都有着高贵的身份和地位,但在关键时刻,都纷纷露出了丑陋的“马脚”。
美丽的埃斯梅拉达为了帮助格兰瓜尔,甘愿让他成为自己的丈夫。这种舍己为人、体恤他人的美好品质由内而外地从埃斯梅拉达身上散发出来。她也使读者真切感受到了一种“坦诚”和“美丽”,这种内外协调一致的“美”与卡西莫多的内在“美”交相辉映,共同唱响了“人间永恒”的奏鸣曲。克洛德的道貌岸然、菲比斯的虚伪薄情、格兰瓜尔的胆怯懦弱与两位主人公卡西莫多、埃斯梅拉达心灵的高贵和善良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反差。《巴黎圣母院》正是以这种鲜明的对照手法,演绎出了人性“美与丑的二重奏”。宗教的虚伪、人性的扭曲混合着巴黎圣母院的神秘气息笼罩在中世纪巴黎的天空之下,使人性越发压抑和堕落。而就在这样的时代里,仍然有一些人,独立于世,固守着人性的真、善、美,如同浊泥中长出的莲花,绽放出人性璀璨的光芒。时代和社会恰恰有了这些少数人的存在,才不至于永续黑暗。
正是因为雨果有着洞察人世间一切真相的敏锐,才让后来的人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人类社会“真善美”的可贵以及维护“真善美”的不易。正如雨果所说:“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但愿我们每一个读者都能不断增长智慧和勇气,成为“真善美”的主人。
《巴黎圣母院》
作 者:[法]雨 果
译 者:陈敬容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1. 严酷只能吓唬人们的心,凛冽的北风刮不掉行人的外衣,太阳的光辉照到行人身上,却能使人渐渐热起来,自动把外衣脱掉。
2.他是这种不知何为清晨、鸟雀和鲜花的人。周围天地辽阔,景物繁多,而他的目光只凝注在一点上。
3. 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4. 一个人只要干了一件坏事,就想干尽一切坏事,除非他发了疯才会中途停止。
5. 最伟大的建筑大半是社会的产物而不是个人的产物。与其说它们是天才的创作,不如说它们是劳苦大众的艺术结晶。
一起读,风味更佳
《悲惨世界》
作 者:[法]雨 果
译 者:李 丹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