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2021-03-14张红玉
张红玉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培养人生观、价值观的最佳时期,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包含了大量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蕴藏着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可以促进学生优良品行的初步形成,同时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在分析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现状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 渗透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33.03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瑰宝,同样具有极强的现实教育价值。教师采用不同教学方法,运用不同教学手段,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日常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习得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更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现状
1.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认知不足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课程相结合,不仅可以丰富教学方法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而部分教师对此并没有正确的认知,在日常教学中缺少渗透传统文化的意识,加上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因而在教学中存在“重教学轻育人”的现状。因此,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论,充分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重视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生成长的作用,并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以渗透,进而实现语文教学的育人目标。
2.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中渗透的效果较差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已有上千年的积累和沉淀,内容包罗万象,想要将其渗透到日常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运用正确的方法,才能确保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然而,由于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中多以文言文的形式呈现,学生对文言文往往难以理解,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正确理解其中的内涵,而部分教师仍停留于知识层面的掌握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没有引导、点拨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探究,进而领悟文章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以致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效果较差。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灵活选择教学方案,让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在日常教学中有效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1.结合教材内容渗透传统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含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立足教材,以教材为基础,充分挖掘并在教学中灵活应用这些教学内容,从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以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司马光》一课为例,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主角司马光具有非常出众的智慧,能够在同伴遭遇危难的时刻,想出解决办法,这个故事中蕴藏着“临危不惧”“乐于助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德。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文章的含义,并要重点突出司马光的睿智聪明、沉着冷静。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设置诸如“如果我是司马光,在小朋友遇到困难或危险时应该怎么做”等问题,以引发学生间的讨论及思考,进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2.利用民族习俗渗透传统文化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尤其是各民族的习俗最具有代表性。教师可以将各民族的习俗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传统民族习俗的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了解不同民族习俗的基础上,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以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难忘的泼水节》一课为例,尽管绝大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参加过泼水节,但对泼水节的由来及风俗会有好奇心,迫切想要了解泼水节这一民俗。教师在正式讲解之前,可以为学生普及傣族泼水节的由来,在节日期间还会举行哪些活动等,然后在正式授课中,再为学生提供关于泼水节的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观看泼水节的热闹景象,并引导学生领悟“泼水意味着祝福,被泼越多意味着收到的祝福越多”,进而在帮助学生了解这个有趣的民族习俗的基础上,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3.运用古文诗词渗透传统文化
古诗词是最能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更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境界,具有非常大的教育价值与艺术价值。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都是编者结合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精心挑选、改编后才收录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更可以實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以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为例,该古诗是李白在五十多岁时看到庐山风景优美而受到启发,创作出的优美诗篇。教师可以在讲解字词注释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现相关场景,并让学生想象“假如此刻我站在庐山顶峰,我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欣赏和敬意,进而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4.利用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如春节,不仅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更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景。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很多学生开始喜欢参与西方的各种节日,反而忽略了中国传统节日。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加入更多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元素,以此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承。
以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传统节日》一课为例,教师除了要让学生了解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及习俗以外,还应该多讲解这些传统节日的由来、背景等,甚至是其中的典故,引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进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另外,教师也可以收集与节日相关的文章,作为课外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写出读后感,或在重要的节日带领学生亲自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如清明节去烈士陵园献花、端午节观看龙舟比赛,通过实践的形式,感受我国传统节日的仪式感,进而达到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目的。
5.立足课外活动渗透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的对生活、对情感等方面的感悟,并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逐渐形成的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意识形态。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如书法比赛、朗读竞赛、故事表演等课外活动,不断渗透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更为具体地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比如,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述如曾参教子、鲁班学艺、孔融让梨等小故事,并让学生讨论故事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教育意义,然后再举办诸如“我为大家讲故事”等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历史上的名人”为主题,讲述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由于学生对讲故事这类课外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如经常举办此类活动,既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可以在活动中让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渗透,进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留给今人的瑰宝,将其渗透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不仅可以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更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以及教学目标,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段维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教师博览》2021年第15期。
[2] 项宏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文学教育》2021年第5期。
[3] 张敬《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地生根》,《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
[4] 梁千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传播》,《天津教育》2021年第6期。
[5] 刘晓《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
386250190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