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物理所:爱上物理,改变世界
2021-03-14钱梦佳竺胡冲
钱梦佳 竺胡冲
“高铁里飞行的蚊子为什么不会被甩到车尾?”“黑洞的照片是什么樣子的?是怎样得到的?”“喝汤时,汤面上的葱花为什么会聚集在一起?”……你是否想过这些问题的答案?
有这样一群有趣的人,他们凭借严谨的科学精神、充足的知识储备研究着这些“脑洞大开”的问题,并用平实的语言向所有人讲述这些问题背后的原理。他们就是来自中科院物理所的科学家。
在科学家的视角里,有趣的科学知识潜藏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只要你对生活保持兴趣,就一定能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魅力。本次中天会客室,我们邀请了来自中科院物理所可爱的“知识分享官”,看看他们如何将科学的乐趣传递给每一个人。
科普是一种社会责任
记:“中科院物理所”公众号为什么会开始尝试科普?
成:我刚参加工作时,一些研究所开设的公众号以发布新闻为主。等到“中科院物理所”公众号建立后,我们决定围绕平台的特点做一些不同的尝试。除了发布所里的大事小情,“中科院物理所”公众号很快就聚焦到做科普这件事情上来。科普能体现一种社会责任,对于大众有实际的益处——这是我们的初衷。当然这对招生也有一定帮助。
李:公众号上有一句话,“爱上物理,改变世界”。另外,中科院每年都会定期向社会开放,举办“公众科学日”,其中一个主题是“科技创新,社会责任”,目的就是希望无论是学生还是参加工作的人,都能够通过科普爱上物理,这是我们能够做出的一点点贡献。
记: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科普“出圈”是什么时候?
成:提高阅读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但微信的性质又决定了你朋友圈中的好友基本上是跟你处在同一个圈子里的人。比如之前探测到引力波,我的朋友圈被这条消息刷屏,而我爱人的朋友圈里却毫无反应,没有任何人谈论。第一次觉得“出圈”应该是2016年的情人节,首先是文章《天下有情人终将分手》达到了“10万+”次阅读量,其次是身边很多不同领域的人,甚至和物理几乎没有什么交集的人都在转发——这让我意识到我们的科普真的“出圈”了。
记:这么多有趣的文章主题和“脑洞大开”的问题,你们是如何发掘的?
成:现成的来源是微信后台的提问和留言。公众号的文章是一个启发点,会激发人们的无穷智慧。大家关心什么,能够很直观地反映在后台的提问和留言上。同时,我们也会与当下的热点或是一些新的形式结合,同样能产生很好的效果。近代物理发展了几百年,知识网络相对完备,尽管科研始终是挑战新的问题,弥补新的空白,但物理大厦实际上有一个公认的边界。在这个边界中,大家感兴趣的事情其实是能够被穷尽的,如果仅仅把科学知识原封不动地传递出去,效果非常有限。科普的关键在于“普”,平时在公众号发布的内容很多都是上百年前已经产生结论的问题,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进行表达的创新,以便更好地普及。比如刚才说到的那篇“出圈”的文章,主题是“天下有情人终将分手”,就是通过很多统计方法,对人的不同特质进行归类,讲的其实是一个数学问题,但它投射到了现实世界中,有了关联的例子,这就是一种表达方法。反过来说,很多司空见惯的事情,一旦解释了其中的原理,大家都会产生共鸣。
记:“中科院物理所”公众号撰写一篇科普文章的流程是怎么样的?
成:形式不同,创作的流程也是不同的。以周日的专栏为例,一般是轮流负责写作,最多可能由两个人合作完成。从提出选题到调研问题、查阅资料,然后完稿送审,有时一天不到的时间就能完成。最复杂的环节往往是调研,这个过程甚至需要超过一周的时间。图文的整体翻动节奏要快,要符合人们手指划动屏幕的速度。视频则和图文不同,涉及不少技术问题,因此周期会更长。另外,我们还要追踪热点,创作与热点相关的内容。比如去年诺贝尔奖获奖名单公布,就由好多小编共同翻译相关文档,10分钟后就发出了当时国内首条关于诺贝尔奖的报道——当然这也和我们平时的积累有关。
我们只是有责任心的大哥哥大姐姐
记:进入了研究所的新生该如何加入你们呢?
成:我们团队其实更像一个社团。进入物理所的新生往往都是硕博连读的研究生,因此在入学前,我们就开始用邮件或微信等渠道招新,询问新生是否有加入团队的意愿。近几年来,想要加入团队的小伙伴越来越多,有的高中时看过公众号的内容后就想加入。这是建立在大家的认可和兴趣之上的、不等同于科研的工作,可见小伙伴们都对科普有着强烈兴趣,能够投入精力,并擅长将知识深入浅出地进行分享。为了不影响大家平时做科研任务,我们分配给每个人的工作量都很小。我们特别强调协作、责任心和科普能力。当然,善于开脑洞、好奇心爆棚等特质更是加分项。
记:李老师平时会在B站直播做实验,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大师兄”,你在直播时遇到过什么状况吗?
李:刚开始面对镜头不习惯,语速会不自觉地加快,和网友的互动也很不自然。有一次我准备了1个小时的内容,结果只讲了15分钟就“光速下播”。其实新人直播上手会比较慢,一般会有2个“老人”带新人。刚开始,大家的“偶像包袱”比较重,担心直播“翻车”,但出了问题只要找到原因就好,这和平时做课题一样,有问题才是正常的。就像高中时做的“错题本”,是很有效果的。
成:做直播是为了拉近和观众的距离,我们不想一直作为一个冰冷的官方号给大家灌输知识,希望在学生心中,我们是如大哥哥大姐姐般的形象,可感可触,从而建立彼此间的联系。“直播翻车”也许更能拉近我们和观众的距离。直播更多时候能够帮助我们在观众心中树立直观的形象,大家叫治林“大师兄”,每周都来看他直播,这就是一个例子。当能够认识到具体的人时,大家会对我们更有兴趣,对我们分享的知识更有兴趣。有一位在天津读本科的粉丝,特别喜欢看治林直播,特意从天津坐车过来,就为了在现场看他一眼;还有一次来的是一位江苏的文科高中生——这些都让我们特别感动,让我们感到自己的工作变得更加具象。
记:在运营“中科院物理所”公众号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难忘的事?
成:记得公众号刚设立时,只有我一个人负责,没有那么多原创文章,基本上以转载为主,积累了一定的人气。有一位同事去山区一个较为偏僻的中学宣讲,课后聊天时,问起了同学们未来的打算。有个同学突然说想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要进物理研究所。虽然中科院物理所在专业领域比较知名,但一般人关注较少,这个处在信息相对不发达的山区中学的学生,居然一直关注着我们的公众号,并产生了这样的理想,让我们非常受鼓舞。很多这样的事情,让我们明白每天做的事,结果不仅仅是显示阅读量的那串数字,而且是实实在在对生活中的个人的影响。
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记:“中科院物理所”公众号做过的最不一样的科普形式是什么?
成:科普没有定式,每一次科普都是不一样的,尤其是现在,我们入驻了很多平台,会根据平台特点制订不同的形式。比如之前入驻了以女性用户为主的“小红书”,里面大多是美妆、母婴等有关生活的内容。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一群搞研究的理工学生能在上面分享什么呢?其实“小红书”的用户群体以年轻女性为主,我们会结合其中的热门内容进行科普,比如“口红的色号怎么区分”“有关护肤品的知识”等,这些生活的细节背后都有与科学相关的知识。如果说在其他平台上“中科院物理所”的人设是“理工男”,那么在“小红书”上,就要成为“理工女”,让大家看看学物理的女博士怎样面对生活,怎样在生活中发掘有趣的知识。
李:其实线上科普只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之前提到的“公众科学日”,通过它就可以让大家在现场参与各式各样的科学活动。比如有一次,我们带着超导磁悬浮设备来到颐和园西门,没想到如此偏僻的地界,科普的场面也很火爆。在网上关注我们的主要是年轻人,而在线下遇到的,有上至80岁的老奶奶,下至两三岁的幼儿。他们可能就是偶然间看到这个活动,受到了科学的激励和启发,也许以后逛公园,他们会从科学的视角,对公园里的一切产生追问的兴趣。
记: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在生活中处处找到科学的影子?
李:无论哪种学科,都有接地气的一面。也许大家在生活中谈论历史、社会并不觉得违和,但要是听到有人在谈论量子力学、光电效应就会觉得奇怪。实际上,这种讨论在物理所经常会发生,我们希望这个环境能够扩大,希望通过线上线下的努力,让大家觉得在生活中讨论科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教育提升了人们的基础科学素养,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才能真正做到科技强国。科普则是锦上添花,用多种方式让大家了解科学,走近科学。我们出版的图书《1分钟物理》,结合了新时代的特点,收集了网友真正关心的问题进行回答。这些问题都来自大家的生活,因此更有针对性,也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记:你觉得自然科学的魅力是什么?
李:一是大道至简,一个简短的公式就能把一切描述清楚。二是稳定和普适,一个科学道理可能很长时间都不变,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且在整个宇宙都有一定普适性,这让人对它充满信心。三是新的科学理论转变为技术时,能切实改变人的生活。我的父亲也是学物理的,他尽他所能满足了我幼时的好奇心,也让我在成长的过程中依然保留了好奇心。后来我见到一些科学家,看到一些美妙的公式,更坚定地喜欢着科学。这个世界无非就是人和物,研究物的很多领域都属于物理,因此物理是很重要的。通過科学,你能掌握世界的运行规律——这才是真正的“魔法师”。其实物理有两方面:一是偏动手的实验;二是偏抽象的理论。如果只是看书,没有把书上的模型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便很难感到科学的魅力。我们的另一本代表作《物理学“中二”指南》也是从小的现象入手,旁征博引,逐步拓展,最后把与生活现象相关的知识都归拢起来,包罗万象。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借助发达的网络,大家可以主动学习感兴趣的东西,只要具有整合和分辨的能力,保持好奇心,你会发现世间万物都是有趣的。
(整理:陈志将)
3082500338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