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淮平原“环城湖”景观的空间发展与生成机制研究*
—— 以淮阳为例

2021-03-13谢巍帅毛华松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淮阳环城黄河

谢巍帅 毛华松

0 引言

黄淮平原城市的环城湖是受黄河洪患影响逐渐形成的城市水景观。黄淮平原无地形屏障,古代黄河在为该地区的城市提供发展所需要的水利基础条件同时,黄淮平原上的城市也容易受其决溢的影响。在此地缘环境的影响下,人们长时间与灾害博弈共生,建设成了淮阳、聊城、商丘、单县等众多具有环城湖这一特殊景观的城市,这种特殊的景观演替发展受到政治、文化等内外多重因素的作用,城市空间承载了当地独特的历史和地域性文化[1],所以这类城市空间格局具有特殊性,同时每座城市都有文化的典型性和空间的独一性。然而现阶段城市的发展压缩了湖体空间,此类城市景观大量消失,城市的文化空间格局受到破坏。例如,相比于20世纪60年代,如今的单县环城湖面缩减了约92%,城市环城湖水体几乎完全被填埋,曹县环城湖面积缩减约50%(表1)。城市空间水域面积的减少破坏了城市的景观与文脉,城市文化内涵价值的特异性也随之削弱;湖泊的填埋与湖体连通性的不足等问题也导致了湖水富营养化程度加重与水质恶化等问题。因此梳理掌握环城湖景观的空间发展与生成机制对此类城市空间的保护和传承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淮阳龙湖是我国内陆城市现存最大的人工环城湖,也是保存较为完整的湖城空间结构,其古城与环城湖的面积比例约为1∶7.98,且城市空间内包含了大量的人文景观,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现存淮阳的专属文献不多且志书多已散佚,断代较为严重,进一步限制了对于淮阳城市历史的研究。因此本文通过总结梳理现存的古代淮阳城湖的相关资料,推演淮阳环城湖的结构形成过程与演进机制,以期在研究城市独特性的同时保护与发展我国的城市多样性。

此类城市空间基础研究方面,吴庆洲总结了中国古代城池防洪体系的构建与发展过程,研究了包含淮阳古城西南的平粮台遗址在内的多个城池的防洪发展史[2],毛振培、谭徐明对不同朝代的江河防洪技术发展进行了总结[3]。其次,张涵以与淮阳城市格局相似的商丘归德府为例,对其防洪体系和城市营建思想进行了归纳分析[4],这为此类古城的水系防洪关系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许继清阐述了黄泛平原这种特殊空间格局的构成要素和部分历史成因[5],俞孔坚归纳阐述了“灾害”因素塑造三种不同形态水城的原因,总结了其发展和保护途径[6]。以往对于城市空间格局发展的相关研究相对较为全面,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淮阳为代表,对城市的空间发展与景观的生成机制作进一步探讨。

1 黄淮平原“环城湖”的概况与淮阳城湖形成分析

黄淮平原环城湖是黄河中下游部分城市附属的水系统结构。古代“城池”一词即是指城的建立以及挖壕沟、筑城墙,《后汉书》中营城作邑的指导原则为“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则议其利,建其功……”①,其中“洫”指护城河,而“坟”为大堤。古时城镇防护包含了城墙、城河与城堤防护设施,城河兼具了防御与排蓄洪水[7]的作用,城墙与城堤有防御之功用,我国古代大部分城邑为此种结构。而黄淮平原的城市因受黄河决溢的影响,会增建以水防为目的的环城外堤,早期淮阳环城湖结构的初始形态就是护城河与环城外堤在水患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1.1 黄淮平原环城水系包含的五种空间关系

黄淮平原的环城水系主要分布在黄河南部。包括以归德府(商丘)为地域中心的睢县、宁陵、夏邑、柘城、砀山等,以陈州府(淮阳)为中心的太康等,以曹州府(菏泽)为地域中心的曹县、单县、定陶等,以及以东昌府(聊城)为地域中心的高唐县、阳谷县等,覆盖范围约为黄淮平原百余公里内的县市,此类城市均为平原城市,无地形之险。

表1 黄淮平原部分州县城湖比例(古城面积/水域面积)②Tab.1 comparison of urban-water proportion in some cities of Huanghuai Plain

以城市与环城湖的形态划分,黄淮平原发展成了五种不同类型的城市空间形态。通过判辩20世纪60年代黄淮平原城镇较早的卫星影像,黄淮平原城镇形态特征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此区域内古时具有“人工水系—城池”关系的城市可以大致归为五类(图1)。其一,以淮阳、单县、虞城等城市为代表的规则式“环城湖”形态,此类城市具有大尺度的城湖关系,城市为矩形,环城湖面积较大。其二,以商水、西华等为代表的“环城壕沟”城市空间结构,受黄河水患影响相对较小,此类城市历史上一般没有建设外层防城堤的“城—壕”结构。其三为仅有壕沟无城墙的乡镇单水系村落空间结构,历史上这种空间结构存在于绝大多数黄淮平原,以满足村落的防御、生产、生活等需求。第四为以宁陵、夏邑、台前、高唐为代表的不规则城市平面,湖体包围城市,城市面积较小,湖面较大。最后以睢县、柘城为代表,呈现出“凸”字形的离散型城—水空间结构,《乾隆归德府志》中对睢县水在城市之外的湖城空间形态有如下描述:“州城卑下,堤外之地高于城内不下数丈……”。本文研究的淮阳环城湖是第一种城市形态。

图1 黄淮平原的五种湖城形态Fig.1 five lake-city forms in the Huanghuai Plain

1.2 以淮阳为代表的兴邑基础

淮阳在黄淮平原历史上有较好的水环境基础。淮阳古称宛丘、陈(州)、淮宁、新平等,神话中伏羲、神农氏发源都于此,最早的城建记载为西周周武王克殷封于陈③,初为陈国都城,楚灭陈,顷襄王二十一年战败于秦而徙都于陈,复筑陈城,名其郢陈,后朝城墙均是在此基础上多次复修[8]989。

早在先秦,淮阳就有城与池的空间关系。曹植诗“罟网渔畋”赞颂伏羲于此“结网罟,以教佃渔”所开创的水利文明。而《诗经·陈风》对古代淮阳的风貌有多处描写:“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彼泽之陂,有蒲与兰……彼泽之陂,有蒲菡萏。”④《永乐大典》释此诗“陂,泽障也”,所以诗中描绘的“岸芷汀兰”表明自然环境与其地形不无相关;《水经注》中“东门池水至清而不耗”,描绘了当时淮阳良好的自然景观要素与开放的社会人文环境,这是后期淮阳兴邑与城市建设的良好景观基础。

1.3 淮阳“城—湖”空间形态发展与形成进程分析

城市兴邑之后,淮阳的环城湖发展起源于唐,转折于宋,发展于元明时期,最终成型稳定于清代。现在淮阳环城湖又名“龙湖”,包含了西北的柳湖、东北的北关湖、东南的南坛湖和西南的弦歌湖四部分,除此之外城内还有四个内湖。淮阳大部分的环城湖是由于历史洪涝聚积到防城堤内,累计到一定程度无法排出而形成的大面积积水。淮阳环城湖的形成时间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但湖体水域的大部分并非城市建设之初就已成形,亦非由于人们大体量的挖掘,而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的。

唐之前,除东门池史料并无关于淮阳城池周围其他水体的记载,《水经注》有云“陈城东门池,东西七十步南北八十许,至清而不耗”。宋朝是淮阳环城湖景观发展的巅峰,有苏辙、苏轼、晏殊、范仲淹等文学家在此居留,他们在陈州留下了较多关于陈州风景的诗词,从诗词中可以窥见当时淮阳风景园林的发展情况。虽然宋代古籍开始出现关于柳湖、北关湖和南坛湖三个湖的记述,但三者并未完全形成[9],有时为无水状态,苏辙任陈州教授,著有《宛丘二咏》,诗中写道:“旱湖堤上柳空多,岸轻舟奈汝何,秋雨连渠添积润,春风吹冻忽生波……”⑤和“平湖水尽起黄埃,唯有长堤万万栽”的空湖无水的情形,苏轼也提及过“子瞻每游此以湖中无水为恨”。加之淮阳考古发掘报告:“护城堤附加20层,堤外淤土层次分明,且在淤土下约3 m处发掘出古蔡河桥,若除去淤土层,湖底约与原地面齐平[8]178”,所以湖底大部分区域原本应为平地。柳湖区西岸的水井、古墓葬、文物等均属于汉、唐、宋三个时代。弦歌区的滩地上出土了大量春秋时期的套片、陶器、木炭;现代弦歌湖开发清淤时,发掘出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大小不一、互不相连的坑塘、遗址、窑、井等,所以唐宋之前的淮阳周围并不是大尺度的水域,而是村落或平地。经过元明两朝大堤的多次建设以及黄河泛滥的影响,清道光时期《淮宁县志》对淮阳的环城湖有了明确记载。到了民国时期,淮阳的环城湖已经发展出相当大的体量,成为调蓄与景观游赏空间(图2)。

图2 民国时期淮阳城概况Fig.2 Huaiyang City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2 淮阳环城湖景观生成机制

部分研究认为环城湖是由城市内挖土筑城(堤)而来,但取土筑城主要限于城壕的建设,淮阳有840余公顷的环城湖水面,平均深度为3 m,古城面积约106 hm2,如此巨大的土方不可能全部被用于填造和城邑建设,环城湖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自然局限性的影响

古时淮阳有较好的环境基础,但与其他州府相比,低下的地势、较为极端的天气以及反复的河患是自然的局限性,也是环城湖城市格局产生的基础。

首先,淮阳地势低下,久雨而积潦,城易内涝。《水经注》中记载,“陈地窳下,代有大水……”⑥,且6—9月四个月的年平均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3.8%⑦,降雨时间集中,东汉时期城市就已经开始遭受水患威胁,陈寔《治水问策》描述“陈之为州,旧矣。而近岁以来以水为忧。秋夏之间,四顾百里,不见涯涘。……”⑧州内经常受到涝灾重创,淮阳最重要的景观建筑太昊陵在明代也是“百余年来,颇为霖潦,所啮蠹喙,乘而腐之……”⑨。低下的地势使得淮阳城本身易受内涝和积水的影响。

其次,古淮阳周围内河河网发达(图3),易受黄河和城市内河淤塞的影响。宋以后黄河下游沿岸决溢灾害频发,人居环境受限,加之元代黄河多次夺淮,区域范围内的城市深受水患之害。元大德九年(1305年)河决开封小黄村口,水灌开封、太康,溢陈州,漂溺千里,久不塞。连年淹没,黄河泛滥长达 15 年。至正四年(1344年)五月大雨二十余日至黄河暴溢,水平地深二丈许[10]。黄河大事记中记载了河决时淮阳“舟行树梢,人栖于木”的大水情形。所以,大雨及黄河的侵扰造成本身就地势低下的淮阳积水成患,且历史上大水多次冲坍城市。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淫雨连月,平地水深数尺,破堤浸城,四门出入为舟。沙、颍等河,堤决溢横流……死者无算,城郭圮坏……”。人们重建城市但积水无法排出是形成环城湖的一个重要原因。淮阳与东昌府聊城、归德府商丘相比,整体地形结构更复杂。从图中就可以看出,聊城和商丘古城内地形较为平缓,而淮阳剖面坡度明显(图4)。

图3 淮阳城市内河Fig.3 rivers around the Huaiyang City

图4 城市剖面图Fig. 4 section profile

2.2 政治经济大环境的影响

环城湖的生成源于城市环城堤的建设。淮阳古为陈国都城,《史记·货殖列传》详细记载了陈地原始的民俗与风貌,内河发达,漕运便捷,且在楚夏之交,陈地国民多商贾,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较稳定繁盛,但金之后政治经济中心南移至江南各地,统治者的治黄策略使得此处成为灾害连年的穷乏之地,环城大堤成为水患中城市的重要安全保障。

唐代之前是城市内涝造成的城市积水,隋唐两代淮阳城市涝灾高达44次但河患仅5次,唐代之后,淮阳地区的河患陡然上升,证明隋唐时相关水害主要为极端的降水所造成的涝灾(图5-6)。虽北宋时期黄河河患已经很明显,但北宋时期开封是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当时汴京五运河之一的蔡河因此得以发展,更有“开宝五年(972年)令汴、蔡河岁运江淮米,数十万石。”⑩所以淮阳被视为入淮漕运支线上重要的一点,“数万人浚蔡河,南入颍”,河道的疏浚使得淮阳受灾不致于太过于严重。北宋之后是淮阳环城湖生成的转折时期。包括南宋之后的几个朝代,由于国家经济重心的南迁,统治者对黄河河患的态度都是重黄河北而轻黄河南,甚至不惜牺牲黄河以南各地以保黄河不北泛。元明的政治中心在南京和北京,且重要的经济城市为江南各地,黄河南犯夺淮,统治者对黄河的重视程度被削弱。元代的治河策略为分流黄河以减弱其危害性,明代认为应“蓄清刷黄”,以淮河的清水来中和冲刷黄河的浊水,刘大夏修筑太行堤于黄河北岸以阻止黄河北侵,对黄河进行“北堵南分”,致使黄河系统紊乱,河患加剧,统治者在黄河下游筑堤以防洪水侵袭。元代延祐元年(1314年)河决小黄村,“详视陈州,最为低洼,濒河之地,今岁麦禾不收,民饥特甚,欲为拯救,奈下流无可疏之处。若将小黄村河口闭塞,必移患邻郡;决上流南岸,则汴梁被害;决下流北岸,则山东可忧。事难两全,当遗小就大”⑪。水无处可疏,统治者就将陈州(淮阳)作为滞洪区以保汴梁(开封)、山东等地。

图5 淮阳河患年数统计Fig 5 the atatistics of Huaiyang River disaster years

图6 淮阳涝灾年数统计Fig 6 Huaiyang flood history statistics

在这样大量水患的情形下,环城堤的建设成为各州府的重点,以防黄水侵城(图7)。“北宋李士衡字天均,秦州成纪人。仁宗即位,……,改同州观察使,知陈州。州大水,筑大堤以障水患”⑫。宋代就开始了环城堤的建设,但在黄河越来越强势的侵犯下,防城堤的作用越来越薄弱,大水冲破环城堤、冲塌城市的情况时有发生。元、明更是黄河肆虐的重要时期,元代大德九年(1305年)黄河决,水溢陈州,泛滥十五年之久。明永乐七年(1409年),黄水冲塌陈州城垣三百七十六丈(约1 230 m)、护城堤岸两千余丈(约6 540m)[11]。大堤经过了反复的修理重建,明按察使谢孟金在描述内外两堤受水灾后城池内外宛若泽国的情形有云:“我陈之城池,语其高深,居然金汤之固也。但人心狃于久安,莫于灾沴,内外二堤视为长物……乃丙寅之秋,霖雨再阅月,积潦汹涌……汇而莫泄……”⑬。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夏,大雨四旬,平地行舟,庐舍倾毁,城郭亦多圮坏……官民多备舟筏。”两年后,兵宪令文武百官修筑环城堤。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知州杨堪申准筑堤堰通渠,明代(黄)河泛陈州,水浸陈州城数年有余。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近代,民国时期新闻:“河南淮阳县,雨水过大,又加北关蔡河开口子,护城堤一里满水,东堤到西堤15里,南堤到北堤也有10余里,四面水到城墙根,四关满水。”[12]

图7 淮阳市环城堤Fig 7 Huaiyang City’s embankment

政治经济影响下的黄河治理措施使地区内易受黄河灾害影响,环城堤的建造成为当时城市防御水灾的机制,也成为影响环城湖形成的重要机制。黄河灾害后的大量泥沙堆积,逐渐抬高了环城堤外的地面,人们不得不在原有的堤防上加建更高的环城堤以阻挡黄河侵城,加之极端天气和降雨的影响,环城堤更容易积水,这就成为环城湖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2.3 人文的风景化作用

环城湖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形成其空间格局的另一个原因是特定的人文环境诉诸于物质空间环境而进行的风景园林场地化。附加了文人思想后,环城湖的性质和功能就不再只是一种城防水利设施而成为文化载体,并逐渐发展成为典型的人文景观。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游陈州七十余日,考其记:“近城可游观者,无不至柳湖傍,有丘俗谓之铁墓,云陈胡公墓也,城濠水注啮其趾,见其有铁锢之,又有寺曰厄台……”⑭,可以看出湖周围已有大量游赏胜景。

宋代,在文化蓬勃和与民同乐思想的[13-14]影响下,淮阳城湖的功能随之增加。首先,淮阳人天性喜种植花木以及进行景观游赏活动,苏轼“陈人喜种花,比于洛阳,每岁春夏游者相属弥月……”⑮,人们将审美情趣诉诸于环境,雨洪积潦成为景观建设很好的基质。苏辙建读书亭于其上,后期亭损毁,明“成化六年,知州戴昕构亭于上,立碑识之。后屡加修葺,往往仕客游赏,称其胜境……”。环城湖公共风景名胜的建设受到了文化游赏与社会公共交往的影响,在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景观得到了较好发展,景观的公共参与性也得到了提升。其次,为了补足环城湖的人文景观,后世增补了部分建筑,使城市格局中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合宜,如明代《三元庙主圣阁疏》“万历初……见弦歌台,乃先圣孔子遗墟,坤(西南方)维概。至于巽(东南方)为文明之方,而反洼隰之,是为缺陷不可也,遂不惜千金筑起其地。”⑯对环城湖内的空间进行了补充与整合,形成了“地接清淮足佳致,水村烟坞似鱼乡”⑰的优美景致。

图8 清《淮宁县志》 淮阳八景Fig.8 The Eight Sights in Huaining Chronicles, Qing Dynasty

发展至清代、民国时期,淮阳环城湖湖面已达千顷,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构架已成型。《淮宁县志》中八景(图8)之一“柳湖渔唱”有文字解释为:“柳湖在城西北隅,环邑皆湖,柳湖其一耳……”,说明清代淮阳环城湖已经发展到了最后阶段,陈州八景除“蓍草春荣”一景为城北太昊陵的景色外,其余七景无不反映出城市围绕环城湖的文化景观形象。民国十五年(1926年),《分省地志》对淮阳的记载为“城周九里余门四,城外环以壕,终年不涸,遍植菖蒲,茏葱青翠。城内周围亦多池沼,夏日荷蒲盛时碧绿䕺中,红蕖点点,市街尘嚣为之减涤不少”[15]。

在与水患的相处中,淮阳环城湖的自然与人文相互促进发展,形成了如今人文与自然相得益彰的景观空间结构。

3 结语

本文分析了特殊地缘环境下黄淮平原的“城—湖”空间形态与类型,并以淮阳为例,总结了特殊人地关系下环城湖城市景观的生成机制与空间发展。淮阳环城湖的生成是在特定地缘环境、山水格局、时空、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机制的作用下,当地人民为了生存与自然博弈而产生的适应性景观。

环城湖这类独特的城市景观承载着重要的城市文脉,对其进行保护和发展研究在城市的文化传承、维护城市山水结构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分析不同历史语境下和不同作用因子影响下环城湖的生成机制,对掌握和保护淮阳这类城市空间形态特征以及继承和发展我国城市景观多样性基础理论有现实意义。

注释:

①出自(南朝宋)范晔. 后汉书·卷114。

②水域面积数据包含城市内部水域面积。

③出自(周)左丘明.春秋左传正义,91-92页。

④出自《诗经·陈风·彼泽》,《陈风》共十首,均为描写陈国(淮阳)的诗词,详细的描绘了当时陈地的社会面貌。

⑤出自(宋)苏辙《栾城集·明刊本卷第四》第122页。“旱湖”即指无水状态下的柳湖。

⑥出自(清)《康熙续修陈州志》。

⑦年平均降水量762.3 mm。数据来源:淮阳县人民政府网站。

⑧出自(东汉)陈寔《治水问策》。

⑨出自(明)吴国伦《修太昊羲皇陵庙记》。

⑩出自(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48。

⑪出自(元)宋濂《元史·河渠二》。

⑫出自(清)《康熙河南通志》卷22。

⑬出自(明)谢孟金,《兵宪董公导水碑记》。

⑭出自(宋)苏轼《东坡题跋》。

⑮出自(宋)苏辙《李简夫少卿诗》。

⑯出自(明)龚作肃《三元庙主圣阁疏》。

⑰出自(宋)王禹偁《和陈州田舍人留别》。

猜你喜欢

淮阳环城黄河
治理一条河 幸福一座城
淮阳方言中的时间词汇
浙江省金华市环城小学教育集团第二小学
机械发泡温拌沥青技术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应用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环城旅行
『黄河』
激活人大代表工作的淮阳实践
淮阳:在“进”的态势中谱写开局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