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特征及经验借鉴

2021-03-13徐成龙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年10期
关键词:区位生产性山东省

韩 硕 徐成龙

一、前言

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和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作为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动力、新方向。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高度的产业相关性和较强的跨界服务性,与产业结构相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空间布局更具现实意义。

2014 年,国家在《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 号)中提出,“要坚持集聚发展......因地制宜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制造业集中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以及有条件的城镇等区域集聚,实现规模效益和特色发展”。这将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这一举措纳入了国家战略的范围中。

二、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现状

按照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生产性服务业具体包括“交通仓储邮电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六大行业。2019 年,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以批发零售贸易业为主,占总增加值的43.72%,金融业和交通仓储邮电业分别为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第二大行业和第三大行业,其增加值占比分别为18.74%和16.31%,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行业均未超过10%。

借鉴已有研究,采用区位熵、专业化指数及多样化指数对山东省各地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进行衡量,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 2009 年和2019 年山东省各地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指数

从区位熵指数来看,2019 年济南市、青岛市、烟台市、东营市、日照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区位熵指数均大于1,说明这些城市具有较强的专业化和集聚能力,具有区域比较发展优势。其中,济南市、青岛市、日照市的生产性服务业有着较强的集聚能力,区位熵指数均值分别为1.49、1.43 和1.31;东营市和烟台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力处于第二梯队,区位熵指数均值分别为1.04 和1.02。其他地级市的区位熵指数均小于1,尤其是枣庄市、德州市、滨州市、菏泽市的区位熵指数均小于0.7,与省内其他地级市相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力较低。

从专业化集聚模式来看,2019 年济南市和东营市的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程度最高,专业化集聚指数均值分别为3.29 和3.74,枣庄市、德州市、滨州市、菏泽市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程度最低,专业化集聚指数分别为0.69、0.89、0.81、0.68,可见,济南市、东营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主要体现在少数行业时,其结构相对较为单一。而枣庄市、德州市、滨州市、菏泽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集聚程度均不是很强,其结构相对较为均衡。

从多样化集聚模式来看,2019 年烟台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程度最高,多样化集聚指数达34.45,济南市、东营市、日照市、聊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程度最低,多样化集聚指数均值分别为8.54、8.5、8.09、7.19,可见,烟台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表现为: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各行业中较为均衡地分布,产业结构也比较多样化。而济南市、东营市、日照市、聊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则恰好相反,从专业化集聚指数也可以得到一致结论。

三、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存在的问题

第一,产业层次较低。2019 年,部分产业有了较快增势,从投资增长来看,2019 年,邮政、交通、仓储增长23.2%,金融服务增长20.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增长32.3%,软件、信息传输和信息技术服务则增长19.2%,但仍与国际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有着一定的差距,发展进程中的痛点难点仍亟待解决,2019年全省仅有3 家企业进入2019 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名单,处于价值链中高端环节的产业较少,部分产业未具有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和高端领军人才,仍需进一步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

第二,集聚效应不强。生产性服务业仍然集聚于少数几个城市,多数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力不足。2009-2019 年多数地市的区位熵仍然低于1,区位熵大于1 的城市数量基本没变。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力虽有提升与发展,例如区位熵保持较高的济南市、青岛市、日照市,仍具备较强的集聚能力,烟台市的区位熵指数也突破1,有了较大发展。但总体来看,仍存在各地市提升速度相对较慢的问题,像枣庄市、德州市、滨州市、菏泽市的区位熵指数均处于0.7 以下,发展水平仍有待提升。山东省需要继续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因地制宜,促进各城市集聚能力的提升,推动生产性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第三,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城市地位不突出,以济南为例,区位熵指数反而下降了。在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中,济南和青岛两市存在于提到的 “引领带动作用不够”的多个副省级城市中,青岛和济南在2019 年的全国百强城市中仅分别位列第14、19位,且除此之外,前三十名中仅有烟台位列第24 位,作为中心城市带动周围城市的优势并不明显。

四、借鉴国内先进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经验

(一)上海

近年来,上海在推动制造业服务业集聚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从产业集聚的角度来看,过去我国的发展相对滞后,起步较晚。20 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上海政府大力发展服务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有效强化了生产性服务业在上海的集聚和辐射功能。进入21 世纪后,上海已开始实施一系列的产业集聚发展计划。随着集聚区的建设发展,越来越多具有优势的企业被吸引过来,其市场竞争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并逐渐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上海市政府鼓励企业间的良性竞争,以助推发展。在探索研究中,着眼国际标准,认真研究更适合上海的理念和举措。在具体推行和实践中,上海市政府积极积累经验,建立集聚区模式,以期不断推进发展和完善。目前,上海市已经建立了多个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主要以以产业链主导型模式、产业融合发展型模式、产城融合型模式三种模式为主。

(二)浙江

与全国水平相比,浙江的集聚水平较高,生产性服务业是其经济优势的特色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制造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融合和集聚度显著提升。产业规模经济也在不断的增强。浙江省政府也注重合理规划促进发展的专业化程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浙江制造业布局逐渐向投资环境良好、产业结构装备完善的地区集聚。另一方面,浙江高度重视改善产业结构和转型,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作用,使得行业的利润增加值明显,产业价值在稳步增长。浙江省根据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浙江省产业发展的特征,提出了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战略,形成了产业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三)苏州

苏州是江苏省的经济重镇,四十余集聚区在苏州服务业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支撑,生产性服务业在苏州市的转型进程中占有重要支撑地位。首先,苏州市成立了市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2020 年,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优势,促进集聚创新发展,苏州政府又制定了参照国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实施政策奖励和实施生产性服务业高端人才贡献奖励两项重点政策以及包括谋划沪苏地缘合作新机制、组建一批重点领域产业联盟等在内的十项重点工作举措,进一步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产业的集聚作用。与此同时,苏州市立足于自身优势,在行业保持领先地位。集约式发展是苏州市长期以来秉承的发展理念,以“建群”模式打造产业集聚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相结合,以不断改进完善制造业结构为基础,协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苏州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主要采取“点对点”或“点对群”的相融合的发展模式。

五、促进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发挥服务型政府的作用,加强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政策引导

生产性服务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出口竞争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山东省政府应加强政策支持,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充分发挥服务型政府作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首先,政府要继续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税收政策,推动产业政策向综合性、功能性转变。其次,政府还必须明确各部门重要职责,切实履行好自身相关职责,积极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工作体系,科学构建规划和计划,积极有序组织引导,稳中有快推进集聚发展,建立公平、公开的市场环境,积极推进山东省相关产业集聚发展。

(二)提高集聚影响要素水平,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经济效益

首先,发展山东生产性服务业,要注重信息化进程和水平提升。就是要充分利用现有信息网络资源,完善通讯和交通基础设施,扩大服务覆盖面,降低交易成本。其次,加大人力资源培养力度,提升知识外溢效应。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高知识密集性,根据山东省发展现状,针对不利于人才流通和引进的政策性、体制性障碍进行修改,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经济效益。最后,要更加关注相关产业的关联,山东省可以鼓励外包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尊重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产业的升级优化。

(三)借鉴先进地区集聚发展经验,明确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

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必须要抓住产业结构的关键时期,明确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紧密融合已是不可避免之势。山东省应以三大经济圈为主,分别构建多中心、网络化的发展模式,重点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推动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的一体化发展。同时,要充分发挥邻近城市的位置优势,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其他城市的交流,促进区域间的合作发展,尝试“建群”模式下的集聚区发展,协同合作,融合发展。

当前,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山东省也应做好规划,以促进产业机构转变和经济增长,打造具有山东省本土特色的生产性服务业,进而不断提高山东省省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与产业集聚。

(四)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吸引FDI 投向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

山东省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度和优化投资环境上。为了更好地吸引山东省的FDI,必须制订有针对性的政策。提高生产性服务的开放程度,持续优化省内经济发展环境,鼓励省内中小企业加入。要加强对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其整体价值链水平。同时注重扩大生产性服务业FDI 引资的数量与质量,使得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猜你喜欢

区位生产性山东省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袁奇峰:广州南CBD,优越区位截留全城商机
观图释义:《红楼梦赋》与《〈红楼梦赋〉图册》的生产性传播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谈《网络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项目教学实施
山东省即墨市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