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话分析视角下《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人物形象解读

2021-03-13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詹姆士勋爵韦恩

吕 湾

(黑龙江大学 西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道林·格雷的画像》是一部充满魔幻色彩的唯美主义代表作品。年轻俊美且天真善良的男主人公道林·格雷在看到画家巴兹尔·霍尔华德为他所作的一幅自画像后,发现了自己惊人的美,后在画家朋友亨利勋爵的蛊惑下,他向画像许下心愿:美少年青春永葆,所有岁月的沧桑和少年的罪恶都由画像承担。他这个离奇的愿望后来却莫名其妙地实现了,他开始挥霍自己的罪恶,最后这幅肖像却成为记录恶行的证据,他因肖像而生也因肖像而死。随着剧情的不断深入,男主人公的性格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笔者运用会话分析理论对小说中的会话片段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书中主要角色的人物形象与性格特点。

一、会话分析理论概述

20 世纪60 年代,在加芬克尔(Garfinkel)的民族方法学和戈夫曼(Goffman)的框架理论的启蒙下,会话分析理论应运而生,后由萨克斯(Sacks)、谢格洛夫(Schegloff)、杰弗逊(Jefferson)等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

通常我们认为会话(conversation)是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所进行的口头的言语交际行为。会话分析关注的就是人们日常交往中自然而然所产生的话语,研究的是自然会话的结构与规则。作为一种社会学研究方法,会话分析旨在透过话语挖掘隐藏在会话下面的社会现象或人际关系[1],其中话轮与话轮转换(turn and turn-taking)、毗邻对(adjacency pair)和修正机制(repair system)等都是会话分析理论中的核心内容。因此,在对会话内容进行分析时,从以上三个方面着手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文本分析

(一)话轮与话轮转换

话轮是会话的基本构造单位,会话过程实际上就是交际双方或多方交替进行话轮转换的过程,每个交际者的角色都在发话者和听发话者之间来回转换,因此话轮转换既是会话分析理论的基础内容,又是核心内容。笔者针对小说中的会话片段,从话轮长度和话轮控制策略两方面来探究会话特点,进而达到揭示小说人物性格特点的目的。

1.话轮长度(turn length)

一个人在会话中话轮分布的长短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其在这段会话中的话语支配地位。话轮次数多且话轮较长的说话者很明显在会话中居于主导地位。

例(1):

亨利勋爵:“你做的完全正确”,他轻轻说道。“除了感官,什么也不能治疗灵魂的创痛,同样,感官的饥渴也只有灵魂解除得了。”

……

“是啊”,亨利勋爵继续说,“通过感官治疗灵魂的创痛,通过灵魂解除感官的饥渴,那是人生的一大秘密。你是上帝创造的一个奇迹。你知道的比你认为知道的多,但比你想要知道的少。”

……

“我们到背阴的地方去坐坐”,亨利勋爵说,“帕克已经端来饮料……”

道林·格雷:“那有什么要紧?”

亨利勋爵:“这对你极其重要,葛雷先生。”

道林·格雷:“为什么?”

亨利勋爵:“因为你拥有无比美丽的青春,而青春是值得珍惜的。”

道林·格雷:“我感觉不到,亨利勋爵。”

亨利勋爵:“对,你现在感觉不到。一旦你变得又老又丑,皮肤松垂,思想在你额上刻满了皱纹,欲望的毒焰烤焦了你的嘴唇,那时你会强烈地感觉到的。……可是我们的青春却有去无还。二十岁时在我们身上跳动的欢乐的脉搏将缓慢下来。我们的肢体将失去弹性,我们的感觉将变得迟钝。我们将退化为面目可憎的玩偶,整日回忆那些我们怕得要命的欲念和不敢屈从的异常的诱惑。青春!青春!除了青春,世界上的一切毫无价值!”[2]24-27

这段对话发生在道林·格雷与亨利勋爵的第一次会面中。笔者对道林·格雷与亨利勋爵的话轮数量和话轮字数进行了统计,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 话轮次数与话轮长度对比

从表1 可以看出,亨利勋爵的话轮数量是道林·格雷的2 倍,从话轮字数上看,亨利勋爵在这场会话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相反,道林在这场会话中则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这时的道林个性依旧天真善良,但在亨利勋爵的一番大肆鼓吹“感官至上,青春易逝,应及时行乐”的言论下,道林第一次对自己的青春流逝产生了恐慌,哪怕彼时的他正值青春年华。可以说,正是在亨利勋爵一步步的引诱下,道林逐渐走向了堕落。人的一生有很多种选择,亦有很多种活法。道林在错误的时间遇上了错误的人,也造成了他罪恶一生的开端。

2.话轮控制策略(turn-control strategies)

根据话轮分配原则,话轮控制策略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会话者选择下一个谈话人或让出话题控制权的策略;另一类是会话者抢夺话题控制权并延续自己话轮的策略[3]。从例(1)可以看出,话轮的控制权一直牢牢掌握在亨利勋爵的手中,他用自己的奇谈怪论蛊惑道林,可以说道林的堕落是他一手促成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由此看出亨利勋爵从骨子里就是一个既自负又自大的人,所有的一切以自己为绝对的中心。

(二)毗邻对

毗邻对是话轮转换的一种类型,是会话交换的最小单位。在会话分析中,毗邻对指的是由不同的说话人产生的由两个回合构成对应关系的话轮交替现象。也就是说,在一组会话中,当一个人发出某个话题时,需要另外一个人紧接着对这个话题作出回答,即第二个人的话语在功能上依赖于第一个人的话语。话轮毗邻对类型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人际性的和实质性的。其中,人际性毗邻对不传递重要的新信息,如问候、道谢和道歉;而实质性的毗邻对则与之不同,它有自己的目的,如命令、请求、建议等[4]。

例(2):

道林·格雷:“天良是我们身上最神圣的东西。亨利,再也不要嘲笑它,至少在我面前不要这样,我要做个好人,我不能眼看自己的灵魂变得丑恶。”

亨利勋爵:“道林,我向你表示祝贺。但是你准备从何做起呢?”

道林·格雷:“同西碧儿·韦恩结婚。”

亨利勋爵:“可是,我亲爱的道林…… ”

道林·格雷:“是的,亨利,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又是发表一通关于结婚的谬论。别说了,再也不要向我说这类话。”

亨利勋爵:“这么说,你还完全不知道?西碧儿·韦恩死了。”

道林·格雷:“死了?!西碧儿死了?!这不是事实!这是骇人听闻的谣言!你怎么说这样的话?哦,亨利,我受不了了!……快把一切都告诉我。”

……

道林·格雷:“哦,亨利,我一度多么爱她啊!她曾经是我的一切。她本来应当挽救我的。她没有权利自杀,她这是自私的行为。”

亨利勋爵:“女人使男人改邪归正的唯一办法,就是把男人烦死,你要是娶了那个姑娘,可就倒了霉。”

道林·格雷:“大概是的。”

亨利勋爵:“那姑娘从来没有真正生活过,所以也没有真正死去,至少对你来说,她始终是一个梦。但西碧儿·韦恩比她们更不真实,所以不要让你的眼泪为她空淌。”

道林·格雷:“你帮助我认识了我自己,亨利。你多么了解我啊!不过我们不要再提这件事了。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实验,而并非其他。”[2]104-112

从以上对话的内容来看,我们可以把它归为实质性的毗邻对。在得知自己女友的死讯后,道林是悲痛的、是内疚的,他本已决定和她结婚了。他为自己对女友的所作所为而感到后悔不已。而亨利勋爵却劝告他这并不是他的错,并蛊惑道林如果与她成婚后只会是一场悲剧。对于此种荒谬的言论,道林一开始是否定的,他最后的良知在艰难地挣扎。但是,在亨利的一番蛊惑之下,他居然把这只当作是自己人生中的一次经历。如果说亨利勋爵一开始就代表着人性的“恶”,那么此时的道林亦完完全全彻底地堕落了,他抛弃了自己最后的良知。西碧儿·韦恩的死没能拯救他,在此之后,道林什么都敢做,什么都敢尝试,每日纵情声色,纵情享乐。

(三)修正机制

修正机制的类型有四种:自我发起的自我修正、他人发起的自我修正、自我发起的他人修正以及他人发起的他人修正。

例(3):

道林·格雷:“你要干什么?”

詹姆士·韦恩:“不许动!你要动一下,我就开枪!”

道林·格雷:“你疯啦,我哪儿惹着你啦?”

詹姆士·韦恩:“你坑害了西碧儿·韦恩。西碧儿·韦恩是我的姐姐,她的死是你一手造成的。我发誓要杀你偿命。”

道林·格雷:“慢着,你的姐姐死了有多久?快告诉我!”

詹姆士·韦恩:“十八年”

道林·格雷:“十八年!你让我站到灯光下去,你再看看我的面孔!”

詹姆士·韦恩:“我的天!我的老天爷!我差点儿把你杀死!”

道林·格雷:“老兄,你险些犯下了滔天大罪。我劝你还是回家去,免得招麻烦。”[2]203-204

该例子为自我发起的他人修正。面对自己女友弟弟的寻仇,道林为了活命,一再地否认自己不是道林·格雷。与恶魔做了交易的道林18年后青春依旧,他那年轻的面庞成功地骗过了詹姆士。他选择了欺骗,所以他修正了詹姆士的话,哪怕他知道詹姆士并没有认错人。此时的道林是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感受到死亡的威胁,也许是詹姆士唤起了他内心深处最大的恐惧,此后的日子里,道林每日都过得惴惴不安,他再也找不到任何以往快乐的感觉,慢慢地,他失去了对纸醉金迷的生活的向往,这也为他日后举起刀刺向画像中的自己,了结这罪恶的一生埋下了伏笔。

结语

文学作品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引用语言学中的会话分析理论来解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无疑是一种全新的视角,既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便于其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内涵。本文基于会话分析理论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从侧面例证了运用语言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的可行性。

猜你喜欢

詹姆士勋爵韦恩
The Unhappy Body不快乐的身体
柬埔寨修改册封“勋爵”条令
鲜血和金属板
鲜血和 金属板
拜伦·韦恩 华尔街预言家
贵族单身汉(上)
奇妙的豪勋爵岛及它的“金字塔”
詹姆士先生的秘密
一个价值高出350亿美元的选择
穷困潦倒的苹果公司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