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头政治”下,拜登蜜月难期

2021-03-12谢奕秋

南风窗 2021年1期
关键词:麦康奈尔参院民主党

谢奕秋

在众人等待拜登上台的过程中,特朗普疯狂加戏,对中国、朝鲜和伊朗追加制裁;其盟友在原指望一举将大选翻盘的得州官司被驳回后,仍于其他州往最高法院递选举争议诉状;尤其是在五角大楼以假期、忙于应对疫情和协助分发疫苗为借口,暂停了与拜登团队的交接工作之后,大媒体又爆料称白宫密会商讨了采取非常措施的可能性。这一连串小动作,让候任总统拜登莫名尴尬。

拜登上台后,要收拾特朗普留下的疫情、选举和外交烂摊子,要面对地方政治的进一步泛红,想修补选民对体制的不信任绝非易事。而民主党以往的御用媒体也开始分化,一些媒体甚至揭出拜登家族的更多丑闻。这让拜登的执政从一开始就没有蜜月。

民间“影子总统”

“影子总统”这一概念曾被大媒体用来形容班农,但“大嘴”班农显然被高估了。拜登上位后,骑虎难下的特朗普不会蛰伏避祸,而很可能继续高调出镜;倘若他能谨慎行事,维持目前在共和党内的高人气一到两年,并非不可能。虽然这不足以确保他在4年后赢得党内初选再征白宫,但以史上在职总统最高连任得票记录加身的特朗普,混一个“影子总统”的名头还是不难的。

以米奇·麦康奈尔为首的共和党建制派老人,内心希望美国政治从此翻过特朗普这一页。但不同于过去半个世纪未能连任的总统(福特、卡特、老布什)在羞赧中归隐,特朗普以“克里斯玛型领袖”特质吸引美国三到四成的选民,他的反建制形象不因他搬出白宫而失色,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增强。失色的是他试图打造的一贯赢家形象,为摆脱“败者”(loser)标签,他坚持“自己赢得了大选,只不过胜利被作弊者偷走了”这一说辞。

权力斗争从来冷酷无情,“新人笑、旧人哭”是常态。今天媒体还聚焦特朗普,是因为他还握有总统权柄及核武按钮,一旦他卸任,他的喜怒哀乐的重要性将立刻下降。所以,特朗普作为民间“影子总统”的权威,仍然必须建立在可靠的官场人脉之上,而不是作为无一官半职的平民,发出顾盼自怜的呻吟或冷嘲热讽的酸味。

特朗普“炒官”无数,失了官心但民心犹在。尽管他提名的三名大法官慑于首席大法官的权威,齐齐在得州诉所谓“违宪四州”的官司面前背过身去,但六大摇摆州加新墨西哥州的共和党州议员,随后组织了有条件的“替代性选举人投票”,象征性地支持特朗普连任。这相当于通告天下,任何想要在4年后赢得白宫的共和党人,都绕不开在摇摆州尤其是所谓“蓝墙州”鏖战过的特朗普。

但特朗普的这个政治资本,对于不图谋全国性选举的政坛老油条来说,可谓使不上劲。比如共和党籍联邦参议员们,通常在自己的家乡州竞选,在长年累月的经营之后都会有一定的基本盘,尤其在深红州不需要借助特朗普的人气也能连任。这就降低了他们对一个卸任总统的需求度和配合度。

特朗普落选了还有一大副产品,就是大批年轻的共和党精英由于失去了白宫的进阶之路,只好去竞选各种公职,尤其是门槛不算太高的国会众议员职位;而民主党方面由于拜登政府广纳贤才,会间接抽走该党备战国会众议员职位的有生力量。所以,政党轮替后的首个中期选举,通常是在野党增加国会众议院席位的大好时机。

2020年大选后,民主党在国会众议院的席位减少到222席,共和党则增加11席达到212席;共和党若在两年后再翻转6个席位,就能重掌众议院。而自二战以来,执政党平均在中期选举中丢掉28个众议席。按照这个趋势,美国民调分析网站538(该网站严重偏向民主党)预计,共和党将在2022年夺回众议院的主导权。

共和党在总共50个州中控制了27个州的州长职位,在总共约7400个州议席中拿到逾4000席。这预示着,在10年一度的根据人口普查结果重划选区的攻防中,共和党将维持主导权。

需要留意的是,目前众议院的共和党领袖凯文·麦卡锡,是特朗普的亲密盟友,且年富力强(年方56岁)。如果共和党两年后不出意外赢得众院,他出任议长,将是美国政坛第三号人物。这对于特朗普再战2024年大选是有帮助的—因为麦卡锡对于特朗普帮助共和党在刚刚过去的众院选举中“小有斩获”,是相当领情的。

也就是说,经过特朗普任内两次全面改选“淘洗”的国会众议院,是特朗普今后维持权势的重要基地。事实上,特朗普的“哼哈二将”彭斯和蓬佩奥都有众议院任职背景。而参院共和党大佬虽与特朗普的工作关系更密切,但参院共和党山头林立,特朗普在任时尚不能完全统御,卸任后就更不要指望了。

国会众院之外,特朗普能够依托的还有州议会的支持者。尽管这些地方议会的头面人物不一定喜欢特朗普,也不会对一个前总统亦步亦趋,但许多新晉议员是在特朗普任内的“迷你红潮”中当选的,他们对特朗普的支持没那么多保留。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声音将越来越多地被听到。

特朗普聊以自慰的还有,在其大选催票攻势下,共和党在这次涉及美国11个州的州长和多数州的参众两院(加总86个)的改选中,扩大了原来的领先优势。结果,共和党在总共50个州中控制了27个州的州长职位,在总共约7400个州议席中拿到逾4000席。这预示着,在10年一度的根据人口普查结果重划选区的攻防中,共和党将维持主导权。这对于该党在未来10年里延续地方选举的优势,至关重要。

美国的选举政治并非族裔人口消长的简单映射,而有着不同层次的多向复杂流变。特朗普深耕民粹政治所带来的后备竞选生力军,以及共和党议员发起的收紧选民身份认证的运动,还将在日后的选举政治中开花结果。这会令各国设法平衡它们对于拜登政府的赌注,以防美国在下届大选或2022年中期选举后再次改变路线。

不只有“双头政治”

美国历史上“双头政治”的场景并不多见,但的确发生过,比如在曾为同党密友的老罗斯福和塔夫脱之间。不难猜想,当拜登在白宫执政,特朗普则在民间充当“影子总统”,并指望着4年后重新入主白宫,就像19世纪末的格罗弗·克利夫兰一样。

克利夫兰是唯一分开任两届(第22和24任)的美国总统。他之所以赢得1884年大选,很大程度上在于反对随意增加福利,由此锁定了部分共和党人的选票。然而,作为美国内战后第一个当选总统的民主党人,克利夫兰在任内推行文官制改革,免去了近10万共和党人的官职并换上了民主党人。这让他在连任竞选中不敌共和党的本杰明·哈里森。哈里森是律师和参议员出身,总统任内政绩平平。克利夫兰经过4年的休整,终于在1893年再度出任总统。

有趣的是,特朗普在向腐败和“沼泽”宣战方面,与民主党人克利夫兰颇有几分相似;而克利夫兰当初之所以在连任竞选中以微弱劣势败给本杰明·哈里森,是因为后者依靠共和党所施的诡计和收买选票的办法—如今特朗普大肆宣扬民主党靠“做票”帮拜登当选,给人以某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历史会押韵但不会重复。克利夫兰当过纽约州州长,才去竞选总统;后来他回锅再任总统,也是得益于两党政治的钟摆效应。而特朗普作为纽约富豪,是沟通和演讲大师,但之前没有官场任职经历,并不擅长指挥官僚机构。加上这4年美国蓝领白人比例进一步减少,共和党传统上依赖的基督教福音派也在缩水,而民主党那边,尽享东西海岸的名校、硅谷、大媒体、好莱坞、公务员群体近乎一边倒的支持,更有BLM、“安提法”的街头打手助阵,且传统上偏向民主党的少数族裔人口一直在增加,时间并不在特朗普这边。

特朗普为了保就业成了“落后生产力的代表”,漠视疫情失控,像祥林嫂一般喋喋不休“我赢了”,使他在这段“双头政治”关系里仍然是弱势的一方,随时可能因人走茶凉效应而遭到本党某些资深政客的背弃。

意识形态可以超越身份政治,但特朗普为了保就业成了“落后生产力的代表”,漠视疫情失控,像祥林嫂一般喋喋不休“我赢了”,使他在这段“双头政治”关系里仍然是弱势的一方,随时可能因人走茶凉效应而遭到本党某些资深政客的背弃。

回头来看麦康奈尔在选举人团投票后,一改常态转而承认拜登当选的举动,固然他是担心共和党“走火入魔”不利于2022年守住参议院,但他这么做不担心特朗普报复的理由也很简单—他刚刚连任了“深红州”肯塔基州的联邦参议员,可以再干6年,而6年后他已84岁,政治生涯可以说完满。

不过,在副总统彭斯仍“附和”特朗普要挑战选举结果的当下,作为时下党内三号人物的麦康奈尔会面临一定压力,包括要求他让出参院多数党领袖位子的呼声;如果公开与特朗普反目,那么将导致共和党高层分裂,殃及2021年1月5日佐治亚州联邦参议员复选,进而可能让共和党沦为参院少数党—这是寄望于通过与拜登政府有限合作,来维系自身政治威望和家族商业利益的麦康奈尔,所不能接受的结果。

麦康奈尔要与拜登总统做政治交易,就像他曾经通过副总统兼参院议长拜登与奥巴马政府做交易一样,前提是麦康奈尔自己还是参院多数党领袖。但如前所述,这有赖于特朗普不与他撕破脸。目前,特朗普对麦康奈尔“过早放弃(挑战大选结果)”的强烈反对,约束了后者在短期内所能跨出的步伐。好在,麦康奈尔是打持久战的高手,他希望通过参院的有条件合作,争取拜登总统不要过于左倾,以免将拜登推向参议员桑德斯的激进路线。

其实,特朗普也不用对麦康奈尔的表态过于纠结,因为已有阿拉巴马州当选联邦参议员站出来,表示要按照法定程序在国会1月6日联席会议上挑战大选结果。那么,麦康奈尔所呼吁的参院共和党人“默认”拜登当选,就不是一个既定事实。更何况,国会议员对选举人团投票结果的挑战,需要国会两院都通过才有效,而在民主党继续控制众议院的情况下,这种挑战不可能生效,也就只是一种立场表达而已。

如果说特朗普事实上服输是迟早的事,那么他和麦康奈尔的关系,大概也不会比与已辞任司法部长之职的巴尔的关系糟糕。毕竟,麦康奈尔在保送保守派大法官、挡掉对特朗普的弹劾案等方面,对特朗普有过帮助。特朗普在白宫的剩余日子里,仍派遣彭斯和伊万卡去佐治亚州为共和党联邦参议员连任助选,也说明他没有为麦康奈尔恭贺拜登一事迁怒他人。

所以,拜登可以与麦康奈尔亲切友好地煲电话粥—在特朗普和彭斯卸任后,麦康奈尔将是最高级别的共和党籍在任政客—但是拜登无法指望共和党国会议员一致认可他当选的合理合法性,也不太可能利用共和党的内部分歧,分裂这个准备卷土重来的政党(使之变成“老共和党”和“特朗普党”)。

拜登执政,蜜月难期

在未来的日子里,拜登的施政要依赖其他民选机构的配合,而它们会受民间“影子总统”的影响,除非纽约州能以缠讼拖住特朗普一家。相对应的是,特拉华州联邦检察官已正式调查拜登次子亨特的税务等问题,亨特案或在未来一两年笼罩拜登执政。

参考“通俄门”调查,围绕亨特·拜登海外捞金丑闻和2020年大选舞弊争议的相关调查(有参院、FBI、联邦检察官、可能的特别检察官、法院介入)不会很快偃旗息鼓。由于司法部骨干探员与两党老建制派家族盘根错节的关系,拜登上台后也无法完全掌控司法部。

NewsMax、OANN等右翼电视网和Parler、MeWe、Rumble等右翼社交媒体平台,也在大选后的选举争议中异军突起。民主党要引导和控制舆论,比过去4年难度增加了不少。

日前,渣打银行全球研究主管埃里克·罗伯特森发布了2021年金融市场惊奇报告,拎出未来一年“不太可能”发生,但一旦发生将颠覆市场的事件,其中包括拜登因对“未能弥合美国两党分歧”感到失望,并承受着日益加剧的抗议和社会动荡带来的压力,而被迫辞职,导致美股大幅回调、美元大跌。

这种“非零概率”判断并非空穴来风。拜登竞选时将两党合作列入核心主张,声称他与麦康奈尔等共和党籍资深参议员之间,有着他在参院任职时培养的良好关系。但网媒《每日邮报》(The Daily Post)的创办人大卫·西罗塔说:“米奇·麦康奈尔在这样的事情上并不是一个诚实的角色……所以,如果拜登认为会发生这种事……那就不會顺利。”

若拜登顶住压力、坚持做满4年任期,年龄比他和麦康奈尔还大的国会众议长佩洛西,很可能不会陪他到底。佩洛西虽然保养得好,但受到民主党党内新生代挑战。若民主党在2022年中期选举后失去众院多数党地位,她肯定要引咎辞职,或者像共和党籍前议长保罗·瑞安一样,提前宣布不再竞选连任议员;即便民主党保住众院,如果她不能做议长,大概率也要退休。这对于拜登在任期后两年的施政,会造成不确定的影响,因为公认佩洛西和拜登的政策路线比较接近,而新议长就难说了。

媒体环境方面,不可控因素也在增多。虽然推特、脸书的审查员更加毫不掩饰地支持拜登,但是传统的主流电视网和纸媒却不介意偶尔充当一下现政权的挑刺者,以维护它们岌岌可危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NewsMax、OANN等右翼电视网和Parler、MeWe、Rumble等右翼社交媒体平台,也在大选后的选举争议中异军突起。民主党要引导和控制舆论,比过去4年难度增加了不少。

“潜水家”拜登不是那种“零售型”政客,而擅长幕后运作。由于党争和社会撕裂,他和美国民众的蜜月期,在疫情平息之前似乎都不太可能出现。如果2022年民主党在参众两院皆失守,加上高院掣肘、“影子总统”叫阵,拜登将动辄得咎,严重跛鸭,甚至面临弹劾;彼时称病辞职,让副总统哈里斯中途接班,并非不可想象。

猜你喜欢

麦康奈尔参院民主党
麦康奈尔:翻脸无情的政坛大佬
巴西参议院“最后审判”罗塞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