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弓形虫病研究发展及防治措施分析

2021-03-12戴菁晶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36期
关键词:弓形虫宿主动物

熊 冉 萧 晟 戴菁晶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1.引言

弓形虫病是由孢子虫纲肉孢子虫科弓形虫属的弓形虫寄生于动物或人细胞中而引起的疾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性原虫病,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以感染此病。此病分布十分广泛,全球人类的患病率高达30%,我国约有7.88%的人感染弓形虫病。既是中间宿主也是唯一终末宿主的猫科动物在弓形虫的自然传播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市场上常见的大部分品种猫科动物在自然感染条件下,向环境中排出大量的弓形虫卵囊,同时,利用人工诱导感染也可使猫科动物排出卵囊,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大大增加了其他动物的感染概率。同时,猫与人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很多饲主将其当作宠物喂养,致使弓形虫病的传播途径进一步加强。

2.发展史

2.1 国外发展史

1908年,法国学者Nicolle和Manceaux在一种啮齿类梳齿鼠的体内首次发现弓形虫,命名为刚地弓形虫。几乎同时,意大利学者Spendore在一只死亡的兔子体内发现弓形虫,命名为兔弓形虫。1923年,Janku首先在一例死于脑积水的幼儿视网膜中发现含此虫的假囊。1965年,英国学者Hutchison首次发现猫的粪便可以传播感染弓形虫病,并且确认弓形虫有双宿主生活周期,其中间宿主十分广泛。1970年,有学者发现在猫小肠上皮细胞中,弓形虫发生有性生殖,在猫的粪便中检测出弓形虫卵囊。

2.2 国内发展史

1955年,于恩庶首次从兔和猫体内分离出弓形虫,之后又在猪和豚鼠细胞中分离出弓形虫,但由于当时缺乏诊断手段,未引起重视。随后在1957年到1960年,钟惠澜与曹维霁等人在犬与猪的淋巴结及器官内脏涂片中发现弓形虫样本。1964年,谢天华首次在江西报告人患有弓形虫病例,该患者为男性,双目失明,左眼有渗出物,无法站立等现象,后诊断为弓形体性视网膜脉络膜炎。1977年,吴硕显等人在上海首次从“无名高热”猪体内分离出弓形虫,解开了“无名高热”的密码,引起畜牧兽医界的震动。1978年崔君兆教授在国内进行首次流行病学研究,在国务院的重视下,对全国的弓形虫感染人数以及病人数进行统计,首次提出《弓形体病诊断参考标准》及《弓形体感染地区分类标准》,这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使我国对于弓形虫这一古老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更加地了解。近年来,关于弓形虫病的研究不断地深入,通过各类渠道,弓形虫的危害性知识也逐渐普及给人们。

3.感染现状与流行病学

弓形虫的发育过程需要两个宿主:首先是球虫性发育,发生在终末宿主(猫科中的猫属和山猫属)肠道内,其次是肠外期发育,在中间宿主(哺乳类、鸟类)体内进行。由于弓形虫只能在猫的肠道里进行有性繁殖,所以猫科动物在弓形虫感染的流行病学中起着关键作用。弓形虫感染通常是无症状的,潜在的弓形虫感染在世界各地的家养猫和野生猫科动物中很常见,野猫的感染水平普遍高于家猫。

图1 弓形虫卵囊通过粪便感染方式

全世界约有30%的人口感染弓形虫,我国居民感染弓形虫的血清阳性率约为10%,育龄期妇女感染该病的概率可达4%~85%,在我国有许多因为弓形虫感染引发的病例。2007年3月,一名十个月大的婴儿以发热四十余天、不规则热等症状入院,住院首先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但体温依旧反复退热发热。后从患儿母亲描述得知,患儿从六个月起就与邻居家的猫密切接触,包括猫舔舐患儿手部,患儿抱猫等接触,后经检查确诊为获得性弓形虫病。

首先,目前我国宠物市场混乱,缺乏严格管理,对于进入宠物市场的幼犬幼猫等动物的来源并未严格把控,对于弓形虫病等其他动物传染病的防控不到位,使得一些宠物猫狗作为传染源或携带者流入市场。其次,城市中的流浪犬猫的数量日益增多,也增加了家养宠物感染弓形虫病的风险,由于这些流浪动物生活环境复杂,很可能因为接触、食用感染源或易感动物等途径感染弓形虫。再者,很大一部分宠物饲主缺乏对犬猫体内寄生虫病危害的知识,尤其是不清楚猫科动物在弓形虫传播途径中的重要作用,容易忽视对弓形虫病的有效防控。

4.临床症状

犬与猫科动物患弓形虫病的症状较为相似,大多与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以及消化系统有关,一般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急性型表现为病猫发热、黄疸、可视黏膜黄染,体温常在40℃以上。精神不振、厌食、嗜睡、呼吸困难、咳嗽、贫血,甚至运动失调,后肢麻痹等,有时出现呕吐和腹泻,孕猫可发生死胎和流产,也有出现脑炎症状,或者出生后的胎儿有眼、脑、肝脏的病变和畸形。慢性型表现为食欲不振、消瘦和贫血,有时出现神经症状。

猫科动物若作为终末宿主感染时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轻度腹泻等胃肠系统症状。死后剖检可见肺、肝、脾、淋巴结、心肌、脑等处均有炎性坏死性病变。显微镜下可见病灶周围有多形性滋养体,有的在心、脑、骨骼肌等处有休止型包囊体。

犬的症状类似犬瘟热,包括发热,厌食,精神委顿,呼吸困难,咳嗽,贫血,下痢,妊娠早产或流产,运动共济失调等。

人类感染弓形虫病一般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类。先天性弓形虫病主要发生在妊娠期初次感染的孕妇的胎儿。在妊娠早中期发生感染,可引起流产、死胎或畸形(如颅内钙化、小头畸形、脑积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妊娠晚期感染,胎儿发育可以正常,但可有早产,或出生数月或数年后才逐渐出现症状,如视网膜脉络膜炎、视力障碍、癫痫、精神发育障碍。多数婴儿出生时可无症状,其中部分于出生后数月或数年发生视网膜脉络膜炎、斜视、失明、癫痫、精神运动或智力迟钝等。后天获得性弓形虫病病情轻重不一,与人体免疫功能状态有关。免疫功能正常者大部分为隐性感染,约15%的患者有临床表现,呈轻微感冒样症状。免疫缺损者如艾滋病等常有显著全身症状,如高热、斑丘疹等,并发生脑炎、心肌炎、肺炎、胃肠炎等。眼弓形虫病多数为先天性,可有玻璃体混浊,很少有全身症状,炎症消退后视力改善,但不能完全恢复。

5.防治措施

5.1 诊断与治疗

弓形虫病确诊需借助实验室病原学、免疫学诊断,只有经过这些病原体、抗体筛查后才可确诊。现阶段可以通过试剂盒检测、间接血凝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乳胶凝集试验、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等方法来诊断是否患有弓形虫病。其中血凝试验准确性高,费用低,操作简便,但无法检测早期抗体;胶体金检测方法准确性较差,偶尔出现假阳性;涂片镜检法费用低廉,但技术要求高,准确性稍差,pcr试剂盒检测是目前最为快速、准确性高的诊断检查方法,但对于技术要求高,成本相对较高。

在临床治疗方面,抗弓形虫滋养体药物的疗效尚满意,但在获得性弓形虫病的治疗中,经常出现复发。目前公认有效的抗弓形虫病药物有乙胺嘧啶、磺胺嘧啶黄安吡嗪、磺胺二甲氧咤啶)和螺旋霉素、克林霉素等,磺胺类药物和甲氧苄啶联合使用效果最好,对于本病引起的眼色素层炎可用皮质醇局部性或全身性治疗。

5.2 预防措施

目前,预防弓形虫病最有效方法是给家中的宠物猫狗接种弓形虫疫苗,定期进行弓形虫检测,以及按时接种弓形虫的加强苗。弓形虫疫苗种类繁多,包括全虫疫苗、虫体特异组分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

5.2.1 加强宠物市场管理,普及防控知识

首先在源头上加强宠物市场管理规范化管理,对入场交易的动物要做好防疫、检疫和消毒工作。其次要从社区防疫宣传开始,邀请专业人士开展社区服务,大力宣传动物疫病相关的防控方法,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教授正确的饲养管理技术,提高动物饲养者的防疫意识。不仅限于弓形虫,更要普及各类动物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倡导以预防为主,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一旦发现有阳性感染动物应立即进行驱虫治疗或淘汰,防止感染动物流向社会,造成病原传播或感染人体。

5.2.2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减少生食摄入

弓形虫病的最主要传染源首先是人吃了未煮熟的肉,特别是猪、羊肉等。几乎所有哺乳动物和鸟类都可以传染弓形虫,而且感染率很高。人的传染来源主要来自这些动物的肉类,肉中的弓形虫包囊没有被杀死,就有传染给人的危险,家中生肉或切肉案板的污染同样可以传染给人,污染的羊和牛奶也可以传染。

5.2.3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禁止亲密接触

弓形虫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呼吸道、损伤的皮肤和黏膜以及眼等感染。胎盘感染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因此,在与犬猫玩耍时应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过分亲热。接触犬、猫咪后和饭前勤洗手,与犬猫玩耍时避免被其抓伤、咬伤。

5.2.4 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减少疾病传播

感染猫的粪便里有弓形虫的囊合子,人接触这种猫粪可以传染。猫主要通过感染的动物、食用被感染且未经加工的生肉、捕食老鼠和鸟类获得弓形虫感染。在室内圈养,不吃活物的猫不会被传染,猫咬伤不会传染弓形虫病。同时,由于猫的粪便中常有具传染性的孢子化卵囊,所以饲主应及时清理猫砂猫粪,不要随意倒入垃圾桶,做好垃圾分类。

由于囊合子抵抗力强,在外界环境——土壤、水和草地的生存时间很长,在潮湿的土壤里可活数月乃至数年。苍蝇和蟑螂可沾染囊合子,成为携带者,这些都可以造成传染。因此尽量不要让猫外出,遛狗时需要牵犬链,避免其在草地乱闻乱舔而感染。

5.2.5 加强弓形虫病的调查及研究

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学者们致力于转录组、蛋白组以及代谢组等多个组学方面的研究。这些组学的发展为我们了解病原的致病机理及宿主与病原的相互作用挖掘了大量数据,提供了新的思路,奠定了研究基础。近几年兴起的猫弓形虫病组学的研究,筛选出大量弓形虫有性发育过程中的关键分子与基因。弓形虫感染猫肠上皮细胞的早期便向有性生殖过程转变,理论上,这一阶段的差异表达基因参与了弓形虫的有性发育过程,但目前尚未有相关研究报道。随着人们对于弓形虫在猫体内有性生殖的机制不断深入探究,为研制适用于猫科动物的新型抗弓形虫疫苗或药物奠定基础,可以有效地形成猫弓形虫病的快速检测方法,而达到彻底防控弓形虫病的目的。

6.结束语

我国是饲养宠物的大国,近五年饲养宠物数量超过100万只,饲养犬猫的数量占70%以上。犬猫弓形虫病在我国是一种常见人畜共患病,分布广、感染率高,因此,该病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十分重要。我们应该通过各类渠道,尤其是基层社区开展该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包括常用的饲养管理和预防手段,渗入到家家户户,同时全方位加强我国对宠物市场的控制和监管,尤其是流浪犬猫的科学化管控。目前该病的防控无特效药物及疫苗,因此,其防治只能通过加强日常的卫生管理以及消灭传染源来完成。宠物饲养者也需要多种手段并行,切断该疾病的传播途径,进而保证自身的无虫环境。

猜你喜欢

弓形虫宿主动物
猪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诊断方法概述
怀孕究竟能不能养宠物呢
龟鳖类不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
黄瓜中有大量弓形虫吗
弓形虫感染让人更想创业?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抓住自然宿主
绦虫大战,争夺宿主控制权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