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村小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
2021-03-11谢晓玲
谢晓玲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教学的艺术性逐渐显露出重要性。美育就是所谓的审美教育,由于时代的迅速发展,城乡差距日渐减小,在教育上,农村学生的基础教育水平已经得到了提升,但是在精神层面,审美教育还是显得不足,审美能力就容易出现差距。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提升审美能力刻不容缓,这是新时代发展下的客观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提升农村小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审美能力;农村小学生;提升途径
在新的教育环境背景下,随着审美教育的全面展开,学校应该针对农村小学生的情况,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陶冶情操的过程中去帮助他们完善人格,提升审美能力。
一、部分农村小学生审美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分析
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学习教育不再是教育的唯一重点,审美教育、精神教育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当中,在城市农村差距逐渐缩小的前提下,但是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审美能力也出现了一些对比,导致此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审美教育教学能力整体的水平良莠不齐
由于时代的发展,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的教育水平都在逐渐提高,但是部分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仍然和城市学校存在一些差距,基于这个原因,部分农村教师自身的审美能力不够的情况下,自然无法做到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影响,毕竟小学教师在学生的人生路上起了引导的作用,他们自身的思想、素质、审美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社会大环境下部分农村学校对于审美能力的教育还不够重视
对于审美能力教育,部分教师和家长的思想观念还是停留在好好学习的想法上,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对于和学习无关的事情不够重视,学生自己也没有这一方面的想法,这就导致部分农村的学生较少得到审美有关的教育。
(三)部分农村学校的生源情况比较复杂
对于部分农村学校来说,学生的审美能力相对于城市学校的学生还有一定的差距,再加上有的学校是由当地学生和外地学生组成的,学生的情况都不一样,因此推进审美教育的过程存在困难。这也是审美教育在农村学校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力解决的问题。
二、审美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于人的情感培养以及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是全面提升自身的重要基础。对美的追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思想,从流传千年的古诗、乐曲中就可见一斑,这是古人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不仅仅是对于美丽事物的追求,也对人们有着一定程度上的教化作用。近代的教育家蔡元培也提到了审美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作用。
如果学生缺乏一定的辨别美丑能力,在青少年时期就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教师若不进行及时良好的教育以及引导,很容易会误入歧途。目前,部分农村学生接受了大量来自网络、影视的一些不良信息,因为他们自身辨别事物的基本能力和素质都还没有形成,因此开始从自身的仪容仪表到言谈举止盲目的模仿,每当看到这些学生就让人担忧。小学生如果没有在小学时期受到良好的教育,之后的学习生涯将会慢慢形成一种不良的思维,不仅仅是审美能力的问题,可以上升到一个人的行为习惯等,审美只是基础,小学是塑造一个人性格、品格的关键时期。
隨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改革,人们对于农村小学教学各项教育的重视程度日趋提高,审美教育是提高每个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基础教育,这是一门情感的教育,所谓的学习先学做人就是这个意思。从本质上说,审美教育就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加上现代审美的融会贯通,审美教育的方案其实在几十年以前就被录入了基本的教学方针中,近些年以来国家在不停地发展探索,将理论付诸实践。从目前的社会情况来说,审美教育基本上开始全面倡导,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让审美教育富有了更加深厚的历史色彩,富有我国自己的文化气息,有属于我们自己文化的审美观。从个人层面来说,是提升了自己的审美水平,从社会层面来说是提高了全民素养,从国家层面来说,这就是民族的骄傲。
三、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
小学生年纪小,他们对于世界的感受处于最敏感的时期,教师利用好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他们,积极引导他们去主动地感知事物。教师一定要起到对学生引导的重要作用。在构建新时代下校园教育的时候,教师要以农村校园为依托对农村的小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可塑性,有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为此付诸行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一)树立美育理念
在教育过程中,首先,教师自身要树立起审美教育的理念,教师是学生朝夕相处的人,如果教师自身都没有一个良好的审美理念,那一定不会对学生进行足够好的审美教育。其次,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审美能力培养的设计,并且开展实施审美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于农村的小学生来说,教师要充分挖掘审美教育的核心理念,融入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直接感受到美的概念,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另外,不仅要将审美教育融入美学教学当中,而且要融进各个学科,从艺术课到活动再到生活当中,尽可能地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利用好富有传统文化价值的各项审美元素,重视培养学生审美理念,鼓励学生对于美的表达,将教育落到实处,最终优化、完善、提升,从而解决问题。
(二)审美主动性
不管对什么教育来说,学生的主动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是审美教育的主体,激发学生对于审美的积极性,有助于审美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学组织者应当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于审美的主观性,提高对于赏析审美的吸引力。例如,采取多媒体放映的形式,利用动画、图片等对学生进行吸引,在学生有了主动性之后,再进行各方面的教育,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进行审美活动
审美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活动,教师应当及时安排各种各样的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对于审美的深层次感受和理解。在一些社团活动的基础上,加上传统的优秀文化知识,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一些读书会、书法比赛等文化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也能提高学生对美的理解力,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参与亲身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另外,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让学生去体验和感受大自然之美。比如,春天踏青、秋季登山、夏季看海、冬季观雪等对于自然美的感受活动,这是生活中最直接的美。这有利于学生在开放性的环境下感受到自然美,帮助学生提高和欣赏美的能力,尤其是提高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样的培养过程对于审美的提升有重大的意义。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博物馆或者展览会等关于艺术的参观活动,这些地方都可以进行专业的审美能力培养,在里面听专业的艺术讲解,可以体会到美术的魅力。除了这些地方,还可以去进行游园活动,这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体现。例如,烈士陵园、红军纪念馆等,这些地方对于提升学生审美品位,开阔学生的视野有着很大帮助。
(四)审美教育课堂
审美教育课堂对于学生来说是影响最大的课堂,教师一定要把握课堂上进行教育的机会,合理地对课堂内容进行设计与安排,在最短的时间内合理利用有效的资源,对农村的学生进行审美观念的启发与教学,审美教育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它是精神的课堂,它讲求人们在精神上的收获,所以一定要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育。对于教学来说,一定要选择符合时代环境背景的审美案例,在开始之前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处理,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要从风格上、内容上合理考虑,可以充分利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陶冶。
例如,让学生学习鉴赏中国的传统古乐琵琶曲,选取其中的优秀历史,不仅要有故事性还要有趣味性,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昭君出塞》,这是我国的经典历史故事,通过这个故事的琵琶曲,让学生感受唐代当时的场景,昭君的精神以及传统乐器的魅力,不仅弘扬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人文精神,更提高了学生内在的审美感受。除了乐器,还可以进行国画鉴赏,如著名的《清明上河图》,鉴赏《清明上河图》不仅是一种享受,也是提高见识的过程。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它的创作过程,从这些欣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审美能力。此外,还可以在课堂上对中华古建筑群的建筑艺术进行赏析,这不仅仅能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了解民俗艺术的过程,也能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课堂鉴赏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主动观察,主动提问,积极回答。利用鼓励式教学,在学生积极讨论发表意见的时候,多进行肯定,积极评价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审美的兴趣以及能力得到提高,达到课堂的教学目标。审美教育这一课题的实施,已经逐渐对农村学生产生了影响,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道德情感去影响感染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这是培养农村学生的重要目标。
四、结语
现代教育提倡审美教育过程中要有传统文化的融入,我们要积极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据调查显示,部分农村学生审美能力还不高,对于教师来说,培养农村学生的审美能力仍然是一个重要课题,让学生认知到审美的重要性,不仅有利学习,还有利于自身审美能力的提升,这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要在感受中创造美,审美不只是“审”,同样也是在创造,更重要的是在审美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张永建.谈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8(24).
[2]王发梅.刍议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美术审美能力[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1).
[3]高清華.从“沉默是金”到“百家争鸣”——小议农村小学生审美表达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研究,2019(2).
[4]吴雪钦.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美术教育研究,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