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2021-03-11邹金娟
【摘要】案例教学法主要就是以案例作为基础的教学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导入不同的案例,让学生们来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发散学生的学科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掌握教学内容。由此,本文就围绕着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析,旨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案例教学;探讨;思考;思维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有效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教学实践表明,案例教学法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实践参与,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探讨与分析,在此过程中作为语文教师要更加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主要原因,以其来掌握学生的心里想法和心理素质。与此同时,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中教师要保证案例内容不会超过规定的教学课程时间与难度等,从而让小学生理解案例教学策略的真正含义。这样,才能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选择生动案例,激发学生探讨兴趣
在采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保证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比如之前一些教师在导入案例时总是采用口头叙述的方式,在这种模式下,有可能会导致学生无法快速地抓住案例里面的重点内容,也有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注意力分散的状况。因此,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选择更加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们在这一案例中能够产生更加真实的情感体验,激起学生的探讨兴趣。比如在学习《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作者描述了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场景,学生在教师的字面描述中很难产生画面感,在这种情形下,他们很难体会到具体的画面意境。因此,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转换方式,打造更加生动的案例场景,比如教师改变字面描述的方式,在课堂中為学生们播放《鸟的天堂》这一影像资料。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可以产生更加明显的代入感,从自己的角度去感受当时的震撼美景。同时,在这种动态的视频辅助下,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度,让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好奇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还能够让学生们更加积极地表达看法,谈谈自己从视频里面看到了什么,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给予教学鼓励,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制定了严苛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所以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承受较重的学习压力,他们很难体会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而且教师在长期采用严厉教学模式的情况下,会让一些学生容易产生畏惧感。一旦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根本不敢主动地进行回答,因此,教师在采用案例教学法时,需要给予学生们更多的鼓励,让学生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案例教学法最为典型的一大特征就是不同的案例并没有标准的答案,所以每一位学生在分析时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述自己的观点。那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这样的方式来鼓励学生主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如在学习《四季之美》这篇文章时,作者并没有描绘过多的景致,但是却营造出了一种美的氛围,那么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从这篇文章中找找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并且用自己的话进行阐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找到自己认为的美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会更高,并且他们也会根据教师所提出的这一内容不断地进行思考,提升当前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生活案例,增强学生表达欲望
陶行知生活化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尤其是语文学科与生活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小学生正处于知识学习的基础时期,所以他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明显的困难,如教师提出某些案例时,学生可能难以解决不同概念。因此,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生活化的案例,这些生活化的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所以学生们会产生明显的熟悉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谈谈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主动表达欲望。比如在学习了《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之后,学生发现作者详细地叙述了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有留心观察不同的植物,分析自己所了解到的不同植物的生长变化趋势。通过这样的案例,引导学生不自觉地联想自己养过的一些植物,比如多肉、玫瑰花等,这时候他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现实生活经历来谈论一些关于植物种植的具体要点,所以在这一生活案例的导入下,学生有了更多想要表达的想法,同时他们也能够在学习文章中案例的过程中产生明显的共鸣,进一步帮助学生快速地了解文本内容。
四、重视多向交流,发展学生学科思维
案例教学法的一大特征就是多向交流,在传统的教学阶段,教师一般会采用讲授模式,让学生认真倾听内容,导致学生所学习到的都是死知识,他们只是将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背诵,学生并没有考虑这些观点的内容是否片面。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会导致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很难得到明显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们围绕着案例展开探究,提炼出自己的结论,然后不同的学生围绕着这一案例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其中,在多向交流的环境下,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在学习了《精卫填海》这一神话故事之后,学生们产生了不一样的感触和体会。有的学生认为这一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必须要具备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意志,勇敢地面对困难;而有的同学认为在这一故事中,让我们看到了人生命的脆弱和大海的强大,所以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不要以卵击石,要审时度势,做好清晰的自我定位。对于学生所提出的这些不同看法,教师可以进行综合的分析,让学生们意识到我们在分析事物时不能够仅仅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进行分析,而要从综合的角度进行分析。正如很多事物都有两面性的特征,所以我们在分析这一故事时也需要转换角度,全面分析内容。
五、设计实践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应带领学生尽可能融入到案例当中。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对案例本质进行分析,从而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不仅如此,还需要区分案例中的即时性、基础性问题,侧重带领学生解决基础性问题,对案例中的信息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理,从而获取到综合性结论,兼顾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教会学生如何辩证地看待问题。一般而言,案例教学法主要在课堂教学中展开,因为教师主要是在课堂上通过案例来展示一些具体的内容,让学生们通过案例可以更加快速地理解不同的知识点,但实际上,案例教学法并不仅仅强调的只是一些理论知识,它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也就是说,在当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计些实践案例,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体会文章中所叙述的不同内容,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比如在《蜜蜂》这篇课文里面,作者提到了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很多学生在学习之后并不确定这一说法是否正确,所以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们去展开实地探究。教师可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让学生们根据文章的内容去展开相应的实验。在学生具体实验的过程中,他们可以验证文章结论的正确性,所以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们的知识应用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不再是被动地汲取知识,而是主动地围绕着教材内容展开探究,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对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明显的帮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教材的实际内容选择更加合适的案例,让学生们可以积累更多的经验,增强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延宁.小学语文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应用策略探讨[J].内蒙古教育,2016(2).
[2]李静静.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中应用策略[J].中华少年,2016(13).
[3]张玉梅.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2015(1).
[4]郭力敏.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4).
作者简介:邹金娟,女,1992年生,江苏昆山人,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案例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