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正在超越学徒心态,迈向未来(焦点话题)
2021-03-11吴波
吴波
德国《斯图加特新闻报》近日在关于中国两会的报道中认为“中国正在规划未来”,这虽然是对两会将重点讨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评价,却有着更为丰富的解读空间。基于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和抗疫斗争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无论是政界还是学界,摆脱学徒心态和强化自我主张的声音正在逐渐走强,外部观察者显然已经深切感受到中国内心流露出的越来越充分的自信。
作为当前中国社会的一种精神现象有其历史的成因,学徒心态的形成主要与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命运有关。中国迈进近代的大门是以成为西方渔猎的对象为标志的,这一点就赋予近代中国以灰暗的色彩。为了摆脱被西方列强欺侮的屈辱境地,挽救民族危亡,中国的先进分子将求索的目光投向海外,向西方学习,开展自我批判,以求迅速改变积贫积弱的悲惨面貌。学习的对象虽然有复杂的历史转换,先是向西方学习,然后转向“走俄国人的路”,但学习的目的是一贯的,明确的,主要强调管用,因为救中国迫在眉睫。当然,学习的实际意义并非这一重,正如罗素所言,中国人以极大的热情渴望学得西方的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富国强民,抵抗西方人的侵略,而且是由于相当多的人希望从西方文化本身学到有价值的东西。由此,基于学习态度的学徒心态不仅具有一定历史阶段的必要性,也具有广泛的积极意义,不应对这个概念做出简单的、抽象的、消极词汇的判定。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中国依然采取的是学习的态度,最初主要是学苏联,宣扬的是“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尽管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之初就意识到苏联模式的弊端,做出不再走苏联走过的弯路的提醒并强化自主性的探索,但苏联模式对改革开放前中国道路的探索产生的影响无疑是极其深刻的。改革开放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进一步强化了走自己的路的决心,这个探索的过程包含着克服苏联模式弊端进程的历史延续,也包含着向西方学习的重新开启。学习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是,在西风的强劲熏陶之下,西方在物质技术领域的比较优势在一些人内心深处固化为一种价值信仰和模式崇拜,这种将西方奉为圭臬的学徒心态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有着历史的传承,并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就社会现实而言,中国的发展成就与中国的理论进展还处于一种并不相称的状态,中国话语的建构仍然没有出现重大突破,中国故事的解说仍然难以达到解渴的状态。究其原因,除了重大历史转折关头思维方式往往出现滞后的情形外,学徒心态的根深蒂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明显。其典型的表现,与其说主要在于对西方价值观念和话语体系的习惯性依赖,倒不如说是还没有真正深入中国社会现实并展开积极的思想劳动。如果说改革开放前学徒心态主要是对待苏联的教条主义的话,那么今天则主要是对待西方的教条主义。很显然,学徒心态不真正地克服,中国故事是很难讲好的。
形势比人强。当下摆脱学徒心态的呼声走强背后是自身力量的内在驱动,意味着对学徒心态的反思和自省的深化。历史地看,许多具有世界意义的民族在自身的发展进程中大都经历过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历史转折,在这个阶段,它努力挣脱尊崇外部权威的状态,展开自主性的建构。现在的中国正处于这个历史转折期。在经历一个世纪的探索之后,中国正在对自己的实际内容展开自我总结,也正在真正获得自己成长的方式和心态,关于百年变局和新时代中国道路的理解,重新思考中国与西方的关系无疑是一个根本要求和基本任务。
克服长期以来的学徒心态,绝不是转向唯我独尊,并不意味着拒绝向西方学习具有肯定性意义的文明成果,而是一种在道路探索过程中自主自立的自我确认,它所排斥的是以西方模式为蓝图和样本的接轨心态,拒绝的是以西方价值观念和发展模式为绝对真理评价中国道路的思维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克服学徒心态还有一个不忘初心的问题。中国与西方不仅殊途,而且不同归。基于自主性和超越性的统一,我们宣扬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不仅有通过强调特殊性做出自我正名的立意,也有社会主义的价值意蕴和为人类做出较大贡献的理想情怀。在这个意义上,只有克服学徒心态,才有讲好中国故事的可能,也才能为新的文明类型的构筑确立起更加坚实的思想基础。▲
(作者是中国社科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