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CB电镀过程中震动马达停震时间计算

2021-03-11陈金文汪忠林

印制电路信息 2021年2期
关键词:孔内震动电镀

陈金文 汪忠林 杜 姣 苟 辉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8)

0 前言

PCB生产中在电镀槽上安装震动装置,是为了使阴极产生强烈震动,从而带动镀液震动,使镀液处于强烈“湍流”状态,破坏孔内“层流”形成,这样降低扩散层厚度,提高孔内镀铜层均匀性。

震动产生的效果可以通过测震仪来监测,测试要求如下:

(1)被测功能槽为满挂负载;

(2)若被测位置为飞巴中点,一般要求震动速度≥3 0 mm/s;

(3)若被测位置为飞巴两端,一般要求震动速度≥40 mm/s。

通过测震仪监测,这是对震动过程效果的量化评价。但是生产过程中怎么匹配间歇震动的周期时间(震动时间/停震时间),却没有一定的量化标准,持续不间断震动可以认为是停震时间为0,震动时间无限长的“特殊间歇式震动”,一个镀铜槽的停震时间和震动时间如何确定,是作者所关注的。希望通过这种保险的计算,为PCB行业电镀过程中,如何确定震动马达的停震时间,提供一种保守的理论依据。

1 基础条件假设与参数定义

1.1 基础条件假设

一般电镀生产线,除了震动装置以外,还配备有阴极移动装置来保证阴极的缓慢往复移动,如我单位阴极摇摆的极限行程为8 cm,平均耗时为3.86 s,摇摆产生的PCB移动速度为0.0207 m/s,由摇摆产生的印制板上孔两端的液压差,也会造成孔内溶液的流动交换。

但是,为了理论上保守计算停震时间,就暂时不考虑摇摆造成的影响,因为如果采用保守的停震时间就能保证孔内溶液交换的话,那么加上摇摆的效果,自然更能保证孔内溶液交换效果,因此做了如下基础条件假设:

(1)孔内壁电流密度取平均密度;

(2)停震时,孔内溶液无交换,Cu2+浓度由CCu2+→C'Cu2+过程中,孔内无新溶液进入。

1.2 参数定义

r孔:指孔半径,mm。

L板:印制板厚度,mm。

i孔:孔内壁电流密度,A/dm2,通常为1.1 A/dm2。

T电镀:实际电镀时间,min。

cCu2+:溶液中Cu2+浓度,g/L。

cCuSO4.5H2O):溶液中CuSO4.5H2O浓度,g/L。

γCu:电镀效率,80%~85%。

ρCu:铜密度,8.96 g/cm3。

H铜:孔壁铜镀层厚度,μm。

4.56——指理论上,在1 dm²铜面上均匀镀上1 μm厚的铜层,需要4.56安培分钟,单位为[(A·min)/(dm²·μm)]。

2 实际电镀时间(T电镀)计算

为保证电镀层质量,在任何时候均考虑Cu2+浓度满足工艺范围要求。因此在工艺范围内,Cu2+浓度由cCu2+→c'Cu2+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T电镀)就是工艺所允许的最长停震时间。

根据孔内物料守恒,见式(1)。

根据式(1)推导出式(1)。

根据镀层厚度与电流关系得出式(3)。

根据式(2)和式(3)推导出式(4)和式(5)。

3 各类孔停震时间计算

根据式(5)计算在实际生产条件下,各类孔允许的最长停震时间,如表1所示。

实际生产条件如下。

i孔=1.1 A/dm2;c'

CuSO4.5H2O=65 g/L;c'CuSO4.5H2O=60 g/L;γCu=85%;ρCu=8.96 g/cm3。

我们公司的PCB常规孔直径为0.3 mm,采用间歇震动(震10 s/停20 s)方式。通过表1可知,停震时间20 s远远高于计算的最长3.1 s,这不仅降低了孔内溶液的交换效果,而且使孔内Cu(2+)浓度超出了工艺低限的风险大大提高,这是不合适的,因此将间歇式震动的停震时间调整为3 s。

表1 各类孔允许的最长停震时间

因此,为了最保险的保证孔内Cu(2+)浓度满足工艺要求,震动马达必须在停震T电镀(s)之后启震,其中0.25 mm及以下孔径,建议采用持续震动。

猜你喜欢

孔内震动电镀
独特而不可或缺的电镀技术
震动减脂仪可以减肥?
关于矿山地质岩心钻探施工中事故处理与认识
页岩纳米孔内超临界CO2、CH4传输行为实验研究
水电工程场地地震动确定方法
矿山地质工程钻探孔内事故处理及预防
振动搅拌 震动创新
煤田地质钻探中孔内情况及事故处理措施
嵌入式软PLC在电镀生产流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电镀与环保》2015年(第35卷)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