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婴戏图”在陶瓷绘画中的人文内涵

2021-03-11

陶瓷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孩童题材陶瓷

邓 艺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333403)

1 婴戏图—受宠千年的“中国娃娃”

婴戏图主要描绘的是童子嬉戏打闹的画面。内容丰富多样,一般有钓鱼、蹴球、捕鸟等,形象生动、趣意盎然。画面将活泼可爱的人物形象与贴近日常生活的场景以及平淡天真的意境融为一体,不仅展现了孩童纯真美好的形象与社会发展的生活气息,也表达了人们祈求国运昌盛、多子多福等人文意蕴。

从汉代开始,儿童形象的绘画题材已经出现在相关作品中。至魏晋南北朝,已有画家开始创作有关婴戏图的作品。但婴戏题材的真正流行是在宋代,宋代社会相对较为安定,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进步促进了美术的发展和提高。宋代绘画也是中国绘画史上极为兴盛的时期,城市的发展、市民阶级的扩大,导致不断涌现出关于世俗生活内容的风俗画。婴戏图这一极具民间特色的题材也在这一时期得到大量的运用的发展。婴戏题材的作品在这一时期不仅数量较多,且质量也相对较高。例如《秋庭婴戏图》(图1)、《婴戏图》等作品,在表现了宋人对婴戏题材喜爱的同时,也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面貌,婴戏题材由此成为风俗画的代表之一。而元明清时期的婴戏图发展更为丰富,也更为广泛的运用到各类艺术作品中。直至千百年后的今天,婴戏图也在不断的应用和发展着,尽管展现的方式各有不同,但无一不表现了中国人民对于婴戏题材的喜爱之情。婴戏题材并非单纯的描绘了儿童嬉闹的场景,更多的是表达老百姓祈求多子多福、享受天伦之乐的淳朴愿望。纯真质朴的孩童形象加之社会人文情怀的推崇,婴戏题材由此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

2 陶瓷绘画中的童真童趣

陶瓷绘画是陶瓷艺术中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不同的表现题材有着不同的审美体现。陶瓷绘画的历史极为久远,但其装饰题材却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在不停的变化。最早的装饰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虽然陶器的出现原本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其根本目的在于“使用”二字。但陶器的出现同时也激发了人类对文化艺术的创造,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大自然的追求。

图1 北宋 苏汉臣 秋庭婴戏图(局部)纸本尺寸:197.5cmX108.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2 宋 磁州窑白地黑花婴戏纹枕 尺寸:10.4cmX 29.9cmX22.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在陶瓷绘画中,“婴戏图”也是最为常见的传统装饰题材之一,因其活泼生动的画面和蕴含的美好寓意而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并广泛出现在各种陶瓷艺术作品中。也被称为“童子图”或“戏婴图”。

早在唐代长沙窑的一件釉下彩绘茶壶瓷器中就已经出现了“婴戏图”,其采用褐色彩料描绘出一个活泼可爱的胖娃形象,并附有莲纹、飘带等装饰。因此唐代也被认为是“婴戏图”纹样发展的初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宋代的磁州窑、耀州窑、景德镇窑等窑口所出产的陶瓷均出现大量的婴戏纹题材,表现方法也更为多样,采用绘画、雕刻、印花等装饰手法。其中以磁州窑白地黑花的婴戏图最具代表,绝大部分装饰于瓷枕的枕面上。例如磁州窑婴戏纹枕(图2),是一件典型的白釉釉下黑彩瓷枕,图中采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两个孩童玩 耍的画面,其中一孩儿单脚站立,双手张开,头上落着一只小鸟,露出惊慌失措的神情。而另一孩儿身着肚兜,面带微笑,作兴奋状欲扑上前去捕捉小鸟。画面轻松简单,仅用寥寥几笔却能表现出孩童们栩栩如生的形象。这也是宋代人民追求后代繁荣,祈求多子多福的直接表现,是宋代社会的人文表达。

图3 明 万历青花婴戏图圆盒 尺寸:高11.3cm 口径20.8cm足径16.2cm北京故宫博物院

明清时期是“婴戏图”的鼎盛时期,由于技术的发展,陶瓷绘画的装饰方法更加多样化。这一时期的“婴戏图”在画面中也表现的更为丰富。明代中后期的“婴戏图”画面中孩童数量众多,用笔追求写意洒脱,但所绘形象较为夸张,比例失调。例如万历青花婴戏图圆盒(图3)。盖面主体装饰图案为“婴戏纹”。画面中绘有16个孩童,人物大多变形处理,头大脚小,形象怪异。盖面内下衬卷草纹,上附云龙戏珠纹等,构图繁密但井然有序。通过描绘孩童们在庭院中嬉戏打闹的场景,表现对子孙繁衍的期盼之情。除此之外所有人物衣着统一,并加入读书、下棋等场景。由此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制度使得孩童的天性遭到抑制,与宋代活泼生动的“婴戏图”相比,缺乏儿童特有的童真趣味。而清代中晚期时,陶瓷装饰中的婴戏图画风逐渐从抽象向具象进行转变,从洒脱自如的写意用笔转向细致工整。由于装饰手法的多样性,除青花婴戏图之外还出现了大量的粉彩、珐琅彩婴戏图,用色较之以前也更为鲜艳。构图上大量出现繁密的布局形式,人与景布满于整个画面中,画面拥挤热闹加之丰富艳丽的色彩,也可谓是雅俗共赏之意味。但是在人物表现上,所描绘的孩童形象不再过多的出现嬉戏打闹的画面,反而更多的是读书、考取功名等场景。并且由于珐琅彩的出现,受到西方绘画所带来的影响,绘画风格追求写实、逼真的画面效果。因此所绘人物也给人带来拘束沉闷的感觉,失去了孩童所特有的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的状态。整体的画风呈现出天下太平、安逸享乐的面貌。

图4 现代 李磊颖 婴戏系列作品(局部)尺寸:34cmX18cm藏乐阁馆藏

在现代陶瓷创作的大环境中,人们在陶瓷装饰上所能表现的内容极为丰富。但是仍有不少的艺术家热衷于对婴戏题材的创作,期望能在孩童们天真烂漫的美好形象中寄托自己回归初心的寓意。

3 唯有赤子之心,方能悠然自处

婴戏图的发展至今已有千年之久,在这漫漫历史长河之中,不乏有推陈出新者,期望在陶瓷绘画的创作中,让这一古老的传统绘画题材焕发出时代的光彩。然而继承传统并不是简单的摹古,推陈出新也不只是技巧的修为。所以每一个创作者在提升技巧的同时不能忘却自己的那颗赤子之心。需要带着一颗童心去观察世界,感受世界,用切身的体会进行婴戏题材的创作,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出婴戏题材中真正的情感内涵。

当代陶瓷绘画创作中的婴戏图在装饰形式、造型以及内容上都有所创新,粉彩、新彩以及高温颜色釉等不同材料的结合使得画面更加丰富,设色清新雅丽。所描绘的内容更多的是富有生活情趣,展现孩童解放天性的形象,使观赏者能进入到画面中,回归自己的孩童时代。例如李磊颖老师的“婴戏”系列作品《童年游戏》、《嬉灯》等,运用粉彩、新彩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出色泽透亮、晶莹剔透的画面效果。在人物塑造上,比例准确,孩童形象俏皮可爱,趣意盎然,每一个孩童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征。其中具有创新的是将民族特色服饰也融入画面中,有的孩童身着江南水乡特色蓝印花布图饰(图4),营造出浓郁的水乡气息。从这些作品中不难看出创作者对于婴戏题材的深入了解,不仅融入了自身童年的回忆也结合了已为人母后的情感表现,更多的是对这一传统图案和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

一件优秀艺术作品的创作,它必须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以及社会所赋予其的文化内涵。尤其是以人物刻画为主的婴戏题材作品,不论是写实到极致的精雕细琢又或是轻松描绘的寥寥几笔,最重要的法则就是心中所持有的那颗纯真的童心,将自己包裹在那只属于孩童的稚嫩但却真诚的天性之中。婴戏题材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人民群众对孩童形象的喜爱,以及对子孙满堂的美好愿望上,更多的是孩童作为生命延续的象征,为当代备受压力的人们带来希望。婴戏图的释义虽字面上是画“婴”但实则是画“孩”,因为孩童的的纯真、活泼,能让所有的人停下脚步,回到童年时光,远离世俗的繁琐。所以也只有做到怀抱真心,才可得悠然自处。结语

在这个世事纷扰的社会中,早已有人丢失了自己的那份赤子之心。稚拙可爱的天真是每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都曾拥有过的宝物,同时,儿孙绕膝、天伦之乐的乐趣却又是根植于人性中的最朴实最美好的愿望。婴戏题材的作品千百年来之所以能不断发展,极易引起观赏者的共鸣,不仅仅因为画面中活泼生动的孩童形象惹人喜爱,能让人置身于画面中,回到愉悦的童年时光。更多的在于其蕴含的人文内涵,通过稚嫩纯真的孩童形象表达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对民族未来的展望!

因此当代的创作者应抛下世俗之中的功利目的,怀抱一颗赤诚而又炙热的心,以单纯简单的自己去走进孩子们的世界,方能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真烂漫的天地。并将这一从千年之前流传而来的传统图案呈向未来,创作出既能符合当代社会审美的艺术作品,又不丢失其独有的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

孩童题材陶瓷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Do Softly Pray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孩童之道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嗯,这是那孩童般永不落空的惊喜
陶瓷艺术作品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历史题材电视栏目中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