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义复词“舍得”研究分析
2021-03-11闫雪淳
闫雪淳
(黑龙江大学 文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现代汉语中的“偏义复词”是由古代汉语中的“复词偏义”现象逐步发展而来的,是指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组合成一个合成词后,只有一个字的意义发挥作用,代表整个词的含义,另一个字的意义完全被取代,这样的双音节词叫作“偏义复词”。
一、偏义复词的相关理论
(一)偏义复词的提出
王肃是最早指出古书中复词偏义现象的注释家。“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其中“伯男”就是复词偏义,是指伯爵也,“男”无意义[1]。唐朝的孔颖达提出“足辞、协句、圆文”说。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七“通鉴注”条云:“‘虞翻作表示吕岱,为爱憎所白。’注曰:‘谗佞之人有爱有憎,而无公是非,故谓之爱憎。’愚谓爱憎,憎也。言憎而并及爱,古人之辞宽缓不迫故也。又如得失,失也。”[2]到了近代,黎锦熙先生在《国语中复合词的歧义和偏义》一文中提出:“复合词中之并行词,有偏用其一字之义,而他字则连举而不为意者称为‘偏义复词’。”[3]
(二)偏义复词的成因
从古至今,无数专家学者都对复词偏义现象作出了解释。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学说:第一,“修辞动因说”,是指在古代汉语中的复词偏义现象主要起修辞作用。其中修辞作用分为两大类:调谐节律和讳饰。调谐节律也就是王肃所说的“足句辞”,代表人物有徐越、柯莉。讳饰是古人为了避讳意义中直白的反面消极部分,而补充个有关联的相反的较好意象[4]。第二,“连言说”,是指古人写文章时表达一个意象的同时在它的后面连上一个同类的意象,但不表示意义。例如:“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其中的“公姥”偏义于“姥”,单指婆婆。第三,“病辞说”,是指古人在写作时失误,在本来想表达意义字的后面误加了一个类似的字,经过后世的传播便逐步发展成为偏义复词。第四,“语义嬗变脱落说”,是指原本相似或相反的两个字都有各自的含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中一个字的意义逐渐虚化,直至消失,那么另一个字的含义就表示总的意义。代表人物是王了一。第五,“双音化趋势说”,是指上古期词汇以单音节为主,到了中古期,词汇中复音节词大量增加,并有了一定数量的外语借词。原本是一个音节的词语,随着这种趋势变成用双音节词语表达同样的意思。第六,“语境选择说”,是指复词偏义现象和上下文有关。第七,“传统思维说”,是指复词偏义的出现与中国传统思维中的对称统一、阴阳合一有关联。
从以上几个理论可以看出,复词偏义现象的出现绝不是一个理论可以解释清楚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偏义复词的古今差异
1.对语境的依赖性不同
在古代汉语中,复词偏义对上下文的依赖较强,同样的复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偏向的语素是不同的。例如:“年不顺成……士功不兴,大夫不得造车马”。其中的“车马”依据“造”字偏向于“车”,意思是收成不好,诸侯和大夫不浪费金钱在出门坐的马车上,以度过凶年。“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中的“车马”依据“鞍”偏义于“马”,意思是马还没有离开马鞍,事到眼前才知道免不了一死。而在现代汉语中,偏义复词与语境关联就没有那么大。例如:“是非”偏“非”,“忘记”偏“忘”。
2.词汇的稳定性不同
例如,“妻子”在古代指妻子和孩子,是一个词组;而在现代汉语中指男子的配偶,是一个词,中间不能增加任何成分。“国家”在古代指国与家,在现代汉语中专指国。
3.语素的稳定性不同
在古代汉语中,复词偏义中的两个字可以变换顺序。例如:“长短”在古代可以用成“短长”,“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而在现代汉语中,偏义复词已经演变成紧密结合的一个词。一般情况下,两个字不能改变顺序,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4.词汇的偏义性不同
古代汉语中,“得失”可偏“得”,也可偏“失”,“利害”,可偏“利”,也可偏“害”。而在现代汉语中,“得失”偏“失”,“利害”偏“害”。从偏义复词的古今差异可以看出:复词偏义现象经过历代的沿袭,逐渐固定下来,成为一个稳定的词语;一些复词偏义经过演变,逐渐被淘汰,从历史舞台上退出;还有一些既没有稳定,又没有消失,处于不固定的状态。
二、“舍得”的发展演变
(一)“舍得”出现的朝代分布
“舍得”在CCL 语料库中第一次出现是在五代《敦煌变文集新书》中:“乞王库藏将充施,未委天心舍得无。”在检索结果中,“舍得”在各朝代的使用次数如表1 所示。
表1 “舍得”在各朝代的使用次数
由表1 可以看出:“舍得”自明、清以来被大量使用,原因是嘉靖以后,印刷术逐渐繁荣,提供了小说传播的物质条件。人们发觉,小说、戏曲更能灵活地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文人就开始模拟话本进行创作,后人称之为“拟话本”的小说也随之出现,明代逐渐成为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化昌盛、正统文学相对衰弱的时期。到了清代,民间讲唱更加繁荣,通俗文学也更加兴盛。“舍得”这个相对口语化的词汇在明、清的大量出现也就可以解释。
(二)“舍”“得”的含义变化
“舍”在古汉语中的意思:shě:(1)舍弃;放弃。(2)放开;释放。(3)施舍;布施。shè:(1)客舍;旅舍。(2)房舍;住房。(3)居住。(4)谦称自己的属,用在表达亲属关系的名词前。(5)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得”在古汉语中的意思:dé:(1)获得;得到;取得。(2)贪求;贪得。(3)心得;收获。(4)得意;满足。(5)领会;理解。(6)合适;恰当。(7)实现;达到。(8)能;能够。(9)应该;应当。10.表示完成或补充说明结果。
而依据《新华词典》,舍(shě)的意思:(1)放弃,不要。(2)施舍。得(dé)的意思:(1)取得,受到。(2)适合,配合。(3)得意。(4)完成。(5)可以,能。“舍得”的意思为舍与得,可知在成为偏义复词前,“舍得”是由并列短语发展而来的。另外,“得”字也发生了虚化,它不仅在“舍得”这个偏义复词中字义发生虚化,而且其本身也发生了语义虚化。“得”的虚化过程大概为:获得,取得(实词)、达成(助动词)、用于补语前(结构助词)。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提出:“得”字后置以后,在一些句子中会具备另一种意义,这种意义会使“得”成为倒装的“能”[5]。赵长才认为,魏晋时期,“得”有使、令用法。唐朝时“得”以动词进入两个谓词性成分之间的位置[6]。至此之后,“得”开始进一步虚化,直至成为结构助词。
(三)“舍得”意义偏“舍”的原因
两个语素是相反的一类偏义复词中,词义的偏义大多偏向消极的一类,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点:
第一,古人为了避讳过于消极、悲伤的意象,选择反义词中和这样的情绪。
第二,中国传统思维讲究阴阳合一。两个相对意义的语素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对立统一、和谐对称的含义。
第三,认知语言学图形-背景理论认为,在语言中人们更容易关注到图形,而不是背景。其中面积较小、动态、具体的内容是图形,面积较大、静态、抽象的内容是背景。在中华传统思维中,消极的、不容易解决的往往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
三、偏义复词背后的传统思想
(一)老庄的道家思想
道教是我国三大宗教之一,从汉语词汇中也不难看出道教思想的痕迹。老子的朴素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矛盾对立的,这点从“舍得、多少、上下、生死、强弱、得失”等词中就可以看出。而且,矛盾对立的两方面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老子指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7]矛盾的两方面可以相互转化,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而且,事件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舍得”就是如此。从忠孝难两全到世上难有两全事,人们在追求某件成果的途中总要舍弃一些东西。另外,老子认为道也是“有、无”的统一。庄子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包括事物的大小、多少、好坏也不是固定的,都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庄子看到了事物和人都具有相对性的一面,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没有此方的存在也就没有彼方的存在,反之亦然[8],例如,物品有多少、好坏,生命有生死,等等。相对性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具有普遍性规则。由此也能看出相反相对类偏义复词的背后寓意,没有舍就没有得,有舍才有得。
(二)《周易》的阴阳之说
《周易》提出阴、阳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它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对立矛盾的一面。《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9]意思是阴阳的交替变化就是道,相继不断就是善,成就万物的就是性。仁者从自己角度看就是仁,智者从自己角度看就是智。矛盾对立的两方面是相互包含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构成了完整的世界。就其思维方式来看,在处理对立事物时,应关注到不同中的相同点,达到和谐统一的目标。《周易》还认为,事情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为此古人为了避讳大凶,就会在消极字的后面添上积极性的字,表示中和。而且,事物的发展没有一成不变的,总是相互变化的。这种观点承认世界的两极可以相互转化,例如,舍可以转化为得,得也可以转化为舍。
(三)佛教的传播与影响
佛教从两汉时期传入中国,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隋唐时期是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标志着佛教中国化进程的完成。对于明代佛教来说,线装版藏经的雕刻,为佛经的传播和佛教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而且,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儒、道、佛三教相融[10]。因此,佛教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传统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影响语言,文化影响文学形式,佛教文化也影响着中国的古典小说。佛教普及以后,译经工作随之大量展开,佛教语言和百姓生活逐渐融为一体,在老百姓的日常用语中,越来越多的佛教词汇出现,“舍得”就是其中之一。佛教中提到,人生有因果舍得,必须有所取舍,有舍才有得,无舍就不会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