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环境下新闻专业线上教学模式与学生满意度调查
2021-03-11陈雨璇
陈雨璇,余 宁
(阜阳师范大学 文学院新闻传播系,安徽 阜阳 236037)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课堂技术不断进步和普及,线上课堂具有低成本、互动性强、灵活支持同步异步两种模式、统计效率高等优势,但与线下课堂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有诸多缺陷和不完善之处,许多习惯于线下教学的教师在初步接触线上教学后的课堂反馈并不如预期,因而探究更适合线上教学的教学方式,扬长避短,进一步提升线上教学质量,将有效推动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习通、智慧树、蓝墨云班课、钉钉、腾讯课堂等线上授课平台临危受命,既是战疫情应急之举,也是“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成果应用展示。
1 问卷调查结果原因分析
为梳理课程全覆盖式的线上教学模式与学生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阜阳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为对象,在2020年3月6日对大一至大三的3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234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问卷率达78%。其中男生填写问卷51份,约占总体问卷调查的21%,女生填写问卷183份,约占总体的79%;18级新闻系收回问卷87份,占比37%,19级新闻系收回问卷147份,占比63%。内容覆盖教学材料、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多方面的学生感知评价。
1.1 线上线下课堂教学氛围差异明显
结果显示,虽然88%以上的学生表示能够在网络课程中保证注意力集中,但是并不认为网络课堂的氛围和效果会比线下课堂更好。在“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 线上课程中, 学生面对的是手机屏幕或电脑屏幕中的教师与同学,极难在虚拟空间下与教师之间构建起面对面的真实“在场”感受,“纪录片策划”“新闻节目策划”“访谈节目策划”等内容也极难与同学展开有效合作。而课堂的交流并不单纯是信息的流动和知识点的传达,更重要的是两者进行情感的互动及思想的碰撞。线下的面对面交流有其特殊的情感交流空间、丰富化的肢体表达与面部表情传达,电子屏幕无法从根本上代替教师的角色,也无法有效烘托出积极有趣、具有吸引力的课堂氛围。
图1
1.2 录播教学效果欠佳
通过对阜阳师范大学新闻系网络教学方式汇总发现,教师选取的平台、形式各有不同。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如“媒介素养”“ 中国新闻史”等课程,部分教师选择了可以自由控制课程节奏的平台录播课,而对于“新闻写作”“ 新闻评论”等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程,部分老师选择了视频直播+课堂作业的模式,强化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也有教师选择灵活安排课堂形式,采用直播+录播的混合教学模式,开展多样化课堂,为学生打造更为优越的学习氛围。
图2
但调查也发现,过度依赖网络技术容易造成教师的基础职业技能下降,也会给学生传递出负面的信号。这一点在完全依赖录播技术的线上课堂中体现地尤为突出,也是调查中多数学生反馈录播课程效果平平的原因之一。在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认为视频直播效果最好占到了56%,而自行观看录播的则被少数人选中只占10%。其中的区别就在于学生在网课中的注意力集中的难度,虽然学生拥有更自由的学习节奏,但压力也相应减小了,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分心。
1.3 线上授课反响平平
线上教学使师生间及时、便捷的交流更易于实现,“广告学”教学中,教师大量运用语音连麦、文字聊天等方式,拓宽了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而交流内容的表现形式也不单单局限于文字,图片、表情包甚至小视频都能够灵活展现。此外,得益于网络空间隐秘性高的特点,愿意在课堂表达观点的学生变多了,师生的交流可借助于一个ID账号实现。然而,频率更高的互动却并未带来良好的预期,调查结果显示仍有14%的学生认为线上教学效果相较于线下课堂而言稍显逊色。
图3
网络技术的进步与网络空间的开放化营造出的是过于轻松的课堂氛围和丰富的表达形式,如果课程中心设计不当,就极易使教师在授课中跑题,耗费更多的时间转而去讨论非重难点内容,或探讨与教学关联甚小的引申材料,致使学生难以理解课程中心内容,无法有效抓住重点,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也偏离了网络教学的初衷。
1.4 “教学+作业”受学生肯定
图4
线上教学一个很大的特点和优势便是借助前沿的互联网技术,利用其强大的记忆储存和计算功能,进行“视频直播+课堂作业”的模式。平台能够及时抓取学生在每一节线上课程中的学习时长、访问次数,以供教师及时判断学生的课程参与情况,同时也可对学生的作业完成度进行汇总,辅助教师分析学生对于某一重难点知识的接受程度。基于平台优势,“新媒体作品评析”课堂采用“微交流”方式,与同学进行线上互动,在网络空间中组建学习小组,互相监督,共同完成课程作业,打造“教学+作业”最优模式。
而以往的线下教学中,由于当堂考核成绩统计太过复杂而不受重视,现在借助强大的运算能力,使得学生的听课效果得到重视,96%的学生赞同在线教学作用有效促进了课程学习,也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脚踏实地。该模式也凸显了教师在上课内容和节奏上的主导地位,学生只需听从教师的安排和指挥完成相应的训练任务,提升学生在线上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课上动脑,自主学习习惯的同时,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课堂讨论,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教师的引领+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反馈,使课堂气氛一直保持在一个相对紧张的节奏之中。
2 建议与对策
本文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阜阳师范大学新闻系线上教学模式与学生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以下几点认知:
2.1 深入实践直播教学,突出新闻专业特色
直播方式依赖于媒介技术的成熟,而新闻学专业与媒介技术的发展相伴相生。由于线上教学给学生的正式感和体验感并不如线下课堂,因此教师极易在课程讨论中偏离主题,学生也容易受到课堂氛围的影响分心走神。线上课堂不管采取直播还是群聊的形式,每一位学生的发言都会由网络平台传送至所有终端上,因此一个不恰当的发言很可能会导致整个课堂进入错误的方向,从而影响到所有学生的学习效果〔1〕。而直播的线上课堂接近于线下课堂,尤其是新闻专业课堂需要高即时性,快节奏性,迅速反馈化的特点,相比录播课和语音直播课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2.2 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打造新闻课堂议题
通常在进行线上教学时,只有极小一部分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大多数学生在课堂内担当的是旁观者的角色。对话题不感兴趣、对教师不够信任、多媒体辅助技术使用不当等,都会使学生丧失参与热情。教师需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学生所呈现的问题改进教学策略,一方面和学生展开一对一的线上交流,构建师生间的信任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之中,并对其进步给予肯定;另一方面要设置学生真正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表达欲高的话题,并及时对学生的回应给予评价与鼓励,将学生的课堂表现视为课程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之一。而讨论的话题,不仅仅要和新闻专业课堂内容相贴合,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引申意义与价值,可以涉及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重合领域,引导学生进行融会贯通,帮助其进行有效的新闻思考和讨论。
2.3 合理规划新闻实践作业比重,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将新闻实践作业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安排学生进行新闻采、写、编、评实践,兼顾学生课堂表现与课后作业两大部分,新闻摄影、摄像、剪辑等多方位实践,既做到不额外增加学生的线上学习负担,激发学生的网络参与热情,又要做到知识点的有效传达与吸收,保证学生对重难点内容的应知应会掌握度。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在固定的周期内发布一次任务,督促学生按质按量完成〔2〕。借助网络教学平台的作业模式能最大程度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发挥平台监管优势,帮助教师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动态。新闻线上实践作业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实现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效果。
2.4 注重学生个性需求,提升教师技能素质
新闻教师在线上课堂中必须注重学生多样化的个人需求,教学方案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的规划应当满足学生深层次、高品质的学习愿景。在每一次教学中,教师应当及时跟进学生的学习动态,统计学生在线学习时长、学习进度、作业完成情况,以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总体掌握。同时,应当激励教师进行自我发展与完善,教师需要从教学数据中发现自身不足,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3 结论
每一节线上课程效果的优与劣,都能够通过学生的直接数据反馈呈现出来,如果能在视频直播课的基础上提升对学生注意力引导的同时,克服议题设置跑题的问题,那么便能有效强化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也能为线上教学模式开辟新路径。也在无意识中构建了教师间教学技巧、教学亮点的隐形竞争,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技能,适应当代高校教育的需求;同时要进一步提升在线教育资源的可用性,鼓励高校开放更多的教育资源,校校联合,合作教学,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技术优势,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以此拉升学生对在线教学的满意度水平。
教学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学生的反馈,尤其是新闻专业教学,形式多样、角度新颖,才能满足学科发展要求。进一步强化学生媒介接触与使用素养,牢固其基本新闻业务技能,用新颖化的线上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向应用型人才方向发展,将是地方高校新闻专业线上教学改革工作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