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葫芦药瓶的艺术特征与中医文化
2021-03-11吕美珊
吕美珊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100048)
0 前言
葫芦瓶作为盛器,可谓源远流长。现今出土最早可考的葫芦瓶是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人面纹彩陶葫芦瓶。陕西医史博物馆藏红陶葫芦瓶(夹砂),说明我国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制作葫芦瓶用以医疗用途。社会学家邓伟志说:“一件生活实际用品,从当时来看,是一种消费,从长远意义来看,则是一种文化。当它们的现实意义消失了,历史意义就出现了,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葫芦药瓶作为葫芦文化的产物,饱含人类对自然的热爱和崇敬,亦蕴藏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学与医学的文化思想。
1 葫芦药瓶的兴起
葫芦瓶式是由宋代龙泉窑正式创制的,瓶体似葫芦,故名。葫芦,与“福禄”谐音,且器形像“吉”字,故又名“大吉瓶”,寓意大吉大利,龙泉窑、景德镇窑均有生产。葫芦形状上窄下宽,气密性良好;间有细腰,便于把握;下部腹大,稳定性极佳。这些都是盛器应具有的优秀因素。故在古时人们的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以葫芦作为盛器。葫芦后来作为样式,被广泛制作,如水舀、花插、酒壶及首饰等。药葫芦瓶,顾名思义是医疗中用来盛放药品的容器,是经典的葫芦瓶因功能而衍生出的一小分支。关于葫芦药瓶的考证,以档案确切的相关记载和瓶中残留的药粉药液为依据,以确定其是用作医疗用途。
历隋唐至宋代,陶瓷工艺得到空前发展,制瓷工艺逐渐成熟,宋人对器物的实用性与审美性有了更高的追求。唐人豪放,宋人内敛,但恰恰是宋人内省的性格,传递出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超然意境。磁州窑是宋代民间著名磁窑,广东中医药博物馆藏有宋代磁州窑小葫芦瓶,平口,直颈,束腰,平底,通高6.1cm,重20g,盛药或酒用。这件小葫芦药瓶无繁复纹饰,素净淳朴,传递出典型宋代“极简主义”的美学风尚。常州市博物馆藏北宋越窑青釉暗花花草纹八棱葫芦药瓶(图1),瓶呈八棱葫芦状,通身青釉,每面均装饰划花卷草纹,线条纤细清晰,通高7.7cm,口径1cm,底径2.4cm,它完美展示了宋人至简至美,含蓄却包含情趣的审美取向。《系辞传》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宋代理学思想的萌生与广泛推进,引发了精神性与物质性之间关系的再度审视与衡量,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理学家将“道”与“器”紧密联结,认为“道器不离”。受到审美时风的影响,宋及宋以后的器物不再仅仅是物质形态,而是被升格,赋予其人文主义的文化内涵。葫芦自古以来被赋予诸多美好寓意,又具有贮藏器物的优良特点,极其符合当时“理”“气”合一的思想观念。至此,葫芦药瓶成为经典的药瓶形制,经过了元代的演化和变形,明清时期出现了各种各样精美绝伦的葫芦形药瓶。
明清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富足,都直接推进与影响了工艺美术发展的进程,工艺美术技巧更为纯熟。人们对工艺美术的生产更为重视。明神宗万历十一年,罗明坚、利玛窦等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西洋知识思想与信仰逐渐加速度进入中国,中国的思想世界又一次受到根本性的文化震撼。西器重视精美华丽的工艺技巧,与传统的“重道轻器”发生了碰撞,此时中国对器物的造型与技艺又发生了观念性的转变。
2 明清葫芦药瓶的艺术特征
图1 北宋越窑青釉暗花花草纹八棱葫芦药瓶 常州市博物馆藏
图2 明嘉靖黄釉青花葫芦药瓶 泰安市博物馆藏
出于用途和观赏的要求,葫芦瓶的面貌产生不同时期的演化。及至明代嘉靖时,因皇帝喜爱之道,此器尤为盛行并多有变化,遂葫芦瓶作为经典瓶式被烧制。葫芦药瓶在明清的烧制更为广泛,更为讲究,面貌也愈发多元化,明清时期葫芦药瓶不仅秉承前代传统的器物观念,也随时而动,融汇了明清的时代特征。我国现存有一定数量的明清时期葫芦药瓶,其器型、工艺和纹饰方面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面貌。
2.1 工艺
图3 明“福寿康宁”青花葫芦药瓶 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藏
明清葫芦药瓶的工艺繁多。泰安市博物馆藏明嘉靖黄釉青花葫芦瓶(图2),通高23cm,口径3cm,底径6.5cm,圆盖圆钮,子母口,平底,矮圈足,通体施黄釉,釉下绘青花缠枝莲花、梅花、蝙蝠图样,底有“大明嘉靖年制”青花楷书款。李牧之藏清乾隆天青釉葫芦药瓶,通高22cm,细口,束腰,上下丰圆腹,卧圈足,全身施天青色釉,底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楷书青花款,为景德镇官窑代表作品。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藏明代“福寿康宁”青花葫芦药瓶(图3),通高50.5cm,口径5.5cm,底径14.5cm,瓶口以篆书写“寿”字,上部绘以狮子戏球,灵气生动,活灵活现,腰间以花枝纹样组成“福寿康宁”四个字,下部绘以松柏梅竹等花卉图案,取意吉祥安泰,反映出当时工艺美术的审美取向。药瓶通体采用青花工艺,集书画及工艺美术于一身,体现了明代青花瓷制造的极高水平。河北博物院藏青玉童子葫芦药瓶,通高7.3cm,瓶外壁雕刻有两只帕夫仔枝叶上的蝙蝠,瓶下部两侧各有一双髻童子,作双手抱瓶状,工艺精巧,造型别致。明清时期葫芦药瓶常见木质、牙雕、陶瓷、玉制、银质、漆器和玻璃制葫芦药瓶。其中陶瓷葫芦药瓶数量最多,陶瓷葫芦药瓶以青花瓷最为常见,兼有黄釉、天青釉、白釉、粉彩等工艺,明清时期的经济对器具制作工艺的发展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葫芦药瓶的工艺也得到了相应的创新与发展。
2.2 规格与器型
明清葫芦药瓶的规格分为几十厘米高的大葫芦药瓶和只有几厘米高的小葫芦药瓶两种。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藏清乾隆年瓷葫芦瓶,通高21.5cm,下腹径11cm,口径3.2cm,瓷质莹润,釉色淡雅,大开片,豆青色,为乾隆年间佳品;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藏清代青花缠枝花纹葫芦药瓶,通高34cm,底径20cm,有盖,盖上塑一虎钮,青花缠枝花纹繁而不乱,以上都属于体量较大的葫芦药瓶。陕西医史博物馆藏清代瓷葫芦药瓶通高8.3cm,口径1.8cm,底径3.4cm,重100g;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藏清代象牙微雕葫芦扁瓶,通高7cm,宽3cm,厚1cm,这些葫芦药瓶规格较小,玲珑别致。葫芦药瓶的规格不同,用途也不尽相同,大葫芦药瓶多是固定摆放用于大量储藏药品,而小葫芦药瓶精巧,方便外出随身携带与日常把玩。
明清时期的药瓶器型有圆形、长颈圆形、方形、柱形、双鱼形、水滴形、葫芦形等等。葫芦药瓶,又称“药葫芦”,多为圆瓶,偶见扁瓶,陕西医史博物馆藏清代青花扁葫芦药瓶,直口,葫芦状腹,圈足。贮药器具,完整无损。明清葫芦药瓶分为上有盖和无盖两种,底部或有底座,或无底座。随着工艺的发展,葫芦药瓶在传统的外形基础上,派生出双耳型、上圆下方型等,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藏清代青玉葫芦药瓶,通高8cm,底径3cm,上有盖,双耳吊环,内置药粉。这些派生器型不仅是对外部视觉的营造,也传达了当时的宇宙观和审美风尚。
2.3 纹饰
葫芦药瓶的纹饰常见传统的回形纹、祥云纹、缠枝纹、莲花纹、番莲纹、蝙蝠纹等具有吉祥象征的装饰纹样。明清的陶瓷纹样少作单一绘制,而是将吉祥纹与图案相结合,增添了故事性和艺术性。上海中医药博物馆藏清代蟠龙葫芦药瓶,通高18cm,口径4cm,底径8cm,一条蟠龙花纹贯穿瓶身,好似蛟龙游走穿梭与天地之间,气势恢弘。广东中医药博物馆藏清代青花葫芦形大药瓶,敞口,器身绘祥云、蝙蝠等吉祥图案,腰部绘以回形纹,平底,纹样虽不华美,但整体造型取意吉祥,简单大气。
图4 清弈棋纹葫芦药瓶 日本石川美术馆藏
明清时期的葫芦药瓶在纹饰上有了更加具体细致的描绘,添加了绘画中常见的山水、花鸟和人物题材。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藏清代黑釉小葫芦药瓶和象牙微雕扁葫芦药瓶。黑釉小葫芦药瓶,通高6cm,底径3cm,平底,通体黑釉,上绘山石、树木、飞鸟等装饰,构思巧妙别致,极具艺术性。象牙微雕扁葫芦药瓶,通高7cm,宽3cm,厚1cm,有座,上腹部微雕书法文字,精细工整;下腹部微雕有田园山水,树木和远山相映成趣,具有较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花鸟题材亦是陶瓷纹饰的经典图案。广东中医药博物馆藏清代瓷制小药瓶,通高5.7cm,外口径1cm,腹径4cm,扁葫芦形,上绘绿叶红葫芦图案,用于装药;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藏清代绿彩半葫芦瓷挂瓶为盛药用具,通高16cm,平面绘有工笔粉蝶桃花图案,画工精细,生动真实。这些葫芦药瓶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图案纹样的观赏性和艺术性。这些极具故事性的花纹,尤其是小葫芦药瓶身的纹饰,体现出明清两代工艺美术的超高水平。随着制瓷工艺的提高,工匠对陶瓷纹样的刻画更加精细,出现了人物题材的纹饰。广东中医药博物馆藏清代康熙年间青花仕女小葫芦药瓶,通高6。38cm,外口径1.2cm,底径2.3cm,重42g,瓶身绘有一云裳仕女,体态婀娜,衣裙随风舞动,造型别致。日本石川美术馆藏有清代弈棋纹瓷葫芦药瓶(图4),通高36cm,下腹部绘有两小童对坐棋盘旁对弈,另有一小童在一旁伸手指点棋局,出谋划策;旁有一老者弓腰观看,场面生动真实,颇有趣味。
葫芦药瓶之所以被广泛的烧制和喜爱,是因为它具有美好的象征意义,也因为它的瓶式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讲求对称的平衡。明清时期的葫芦药瓶,更多的是对审美需求的满足,有的只作摆件赏玩,并非都是医药用具。物质文明的富足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对审美的追求,工艺品不再是皇室贵族的专属,平民百姓也有了对“美”的需求,葫芦药瓶作为日常器具流露出的是不同阶级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审美的品味。
3 葫芦药瓶与中医文化
葫芦是自然界最古老的物种之一,1973年浙江河姆渡遗址发现的葫芦种子化石,可证其在中国已有7000多年的种植历史。葫芦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所谓广义,《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记载:“葫芦,果有棒状、瓢状、海豚状、壶状等”,泛指成熟后果皮木质化的葫芦家族。狭义的葫芦即艺术创作中经常出现的下部大于上部的缢腰型葫芦,俗称“丫丫葫芦儿”。艺术创作中的图案灵感主要源于狭义的葫芦。葫芦伴随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进程前进,被赋予了诸多神秘而美好的含义。出于对葫芦深厚久远的情结,人们以葫芦为图腾,为其赋诗、作画、制器,形成了内涵丰富的葫芦文化。
葫芦与中医有着很深的渊源。葫芦本身就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医用价值。《本草纲目·菜部三》中记载:“壶之细腰者为蒲芦。”《滇南本草》中记载:“葫芦,气味甘、冷。主治解热、除烦、润肺、通淋、利小便,多食令人吐利脚痛。”我国许多中医药类古籍文献中都对葫芦的医学价值作了论述。《后汉书·费长房传》:“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累,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曰:‘子可明日来’。长房旦日复谒翁,翁乃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有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晋代葛洪著《神仙传》里也提到了“老翁悬壶”的典故,为葫芦添上一抹神秘的色彩。民间传说中,“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也是葫芦不离身,以其中的仙药医治人间疾病。史料记载唐代葫芦瓶就是外出行医的必带之品,葫芦也成为了中医药的文化象征标志。
人们学会用火,就懂得煮药去滓喝汤了,汤剂直接提取药物的有效成分,吸收快,是中医的经典剂型,但其不易携带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根据作用部位和药性的需要,中医很快发展了许多成药剂型,汉代《金匱要略》和《伤寒论》中提到的剂型就有16种之多。明清时期人们已经发明了丸剂、散剂、片剂等性状稳定、便于携带的成药剂型,故出现大量玲珑小巧的小葫芦药瓶,与中成药剂型的丰富扩充亦有所关涉。因为有了这些因素,所以葫芦成为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医药标记符号。以葫芦瓶式作为药瓶,寓意吉祥,兼具了形式与内容。
葫芦药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至今仍可见使用于如速效救心丸等中成药的包装,虽批量生产,不似古代葫芦药瓶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但可获知葫芦型制已经成为与中医药息息相关的文化单元。中医药文化来自生活,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中智慧的结晶。中医与哲学、民俗、美术等都有着紧密的关联,它们共同交织流汇成璀璨悠久的中国文化。
4 总结
器物虽小,但折射千年。通过对葫芦药瓶的艺术特征和葫芦瓶式与中医文化之间关系的探寻,发掘与解读其背后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葫芦药瓶工艺种类繁多,制作考究,充分反映了自宋以来中国人对器物工艺的不懈追求。作为工艺美术的细末枝节,葫芦药瓶也处处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审美和文化,它蕴藏着优秀的艺术思想和深奥的中医药文化,更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的疏解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