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下艺术中的“奶嘴乐”现象

2021-03-11李青栩湖北美术学院

艺术家 2021年12期
关键词:奶嘴娱乐年轻人

□李青栩 湖北美术学院

“奶嘴乐理论”一词最早出现在由两位德国记者合著的《全球化陷阱:对民主和福利的竞争》一书中,由美国地缘战略理论家布热津斯基提出,原意为“靠喂奶生活”。当下网络技术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快节奏、泛娱乐的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变。“奶嘴乐理论”便是基于此现状提出的。

本文首先对“奶嘴乐理论”的概念进行阐述,并剖析其成因以及背后的社会问题;其次探究泛娱乐化现状给大众和艺术家带来的影响。艺术作品是社会的镜子,经历近几十年社会变迁的当代艺术家和在“奶嘴乐”耳濡目染下的新一代青年艺术家们对此分别有不同的感受和思考。现今,当代艺术环境下产生的利弊使艺术家们如何抉择呢?他们应当接受并融合,安然把“奶嘴乐”转换成自己的新鲜血液,还是反思并批判,希望引起观者的深度思考。

一、“奶嘴乐理论”的产生

当下网络技术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快节奏、泛娱乐的生活给人们的思维带来巨变。尤其是年轻人,他们被消遣娱乐填满,如娱乐八卦、打折促销、社交网文、赌博色情等。本文的目的是探究在泛娱乐化耳濡目染下的青年人思想观念变化,当代青年艺术家们是如何看待这一现状的,又是如何在他们的创作中体现出来的?

在网络信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在不断地被容易令人沉迷的消遣娱乐填满,温水煮青蛙般在不知不觉中丧失面对现实的勇气和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能力。基于此现状,美国地缘战地理论家布热津斯基提出了“奶嘴乐理论”,德国记者马丁将其介绍于《全球化陷阱——对民主和福利的竞争》一书中。“奶嘴”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发泄性娱乐,如开放色情行业、鼓励暴力网络游戏、鼓动口水战;另一种是满足性游戏,如拍摄大量的肥皂剧和偶像剧,报道大量的明星丑闻,播放大量的真人秀等大众娱乐节目。国内也有许多对其理论的研究。

二、“奶嘴乐理论”的提出背景及中心思想

当下网络信息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生活中的娱乐消遣占比越来越大。特别是当代年轻人,自小被新兴娱乐产业耳濡目染,微博热搜、新闻头条、充斥各大网站首页的广告直播和短视频……这些娱乐无孔不入地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侵占了我们的大脑,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让我们不知不觉地沉溺于这肤浅浮华的表象。布热津斯基认为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会将阶级差距越拉越大,世界上20%的人将会主导世界,而80%的人则会被“边缘化”,这个理论即“二八法则”。这个法则也完美适用于“奶嘴乐理论”。为了避免未来的冲突加剧,布热津斯基认为可以给这80%被“抛弃”的边缘人一个“奶嘴”,就像要想让吃不到奶的婴儿不再啼哭但不给他喝奶,只让他含一个奶嘴来安抚情绪,但事实是婴儿依旧吃不到奶。“奶嘴”即温情、麻醉、低成本、半满足的娱乐消遣,用于转移这80%的人的注意力,让他们心安理得地、慢慢地接受被精英世界抛弃的事实。不仅如此,娱乐带来的瘾性会使他们愈加沉迷,而清醒的人依旧清醒,最终这80%和20%的人之间的差距便会越来越大。

布热津斯基认为能够实现这个想法的娱乐类型有两种。一种是满足型娱乐,如持续产出众多偶像剧、综艺、真人秀等大众化视听娱乐节目。此类型娱乐的特点是可打发大量时间、无须深入思考,可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另一种是发泄型娱乐,如冲动和透支型消费、色情产业、烟酒、赌博等能够快速刺激大量多巴胺的事物。这两种娱乐形式空虚、肤浅又易于成瘾。为什么它们能轻易占据社会主流的生活,让大部分人沉迷于此呢?

在飞速发展的巨型国际化都市中,许多人的生活既不被自己喜爱又无法进行自我提升,这些人时常处于迷茫和焦虑中,日复一日的机械重复给他们带来空虚、无力和无意义感。并且,他们时常选择故意忽视自己内心疲惫厌倦的信号,此时“奶嘴乐”于他们而言便是最好的麻醉剂。网络的虚拟世界仿佛是一个乌托邦,承载着看似完美的幻想,使人们能暂时逃离现实,在这虚幻的“世外桃源”中感受片刻安宁。慢慢地,这些娱乐的作用从放松心情的消遣变成了生活的必需品,像寄生虫一样攀附控制着人们的大脑,再也无法戒掉。因此,他们需要的不是毁灭性的快感,而是麻痹“温水”的短暂快乐。但这也是它的恐怖之处。因为不激进,所以难以抵制,因为看似无害,所以易于侵入,如图1 所示。

图1 李青栩 《遗园梦境》 100cm×80cm 布面油画

三、“奶嘴乐”现象对当下艺术的影响

科技和工业的发展使视觉艺术的变化更加多样和丰富。社会发展促进了多种文化的分化以致顾及各类层次的人们的不同精神需求。但应该明确的是,技术和形式应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许多在形式上大力渲染的艺术作品实际上是为了掩盖其空洞的内容。对于许多人来说,“艺术”仿佛变成了快节奏生活中的消遣,阳春白雪只是隔靴搔痒的浪漫,用处只是让大众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一丝高雅的心理慰藉。面对艺术,当下观者的主要问题是情感匮乏、拒绝思考、排斥深刻。以近几年火爆的盲盒为例,真正使人上瘾的并不是盲盒里的物品本身,而是饥饿营销带来的冲动购买欲和未知带来的刺激感。如盲盒一样,当下很多销售本质已经从贩卖商品变成了贩卖娱乐。而当下很多艺术市场却与这种销售本质异曲同工,卖方多样的套路与收藏家复杂的心思使艺术品在某种程度上与奢侈品画上了等号。

在《当代艺术的主题》一书中,作者提出了关于信息化时代本质的问题:“生活在一个充满多渠道高速信息流的世界中意味着什么?”,当下文化多样化却又快餐化,大量融入商业元素的快节奏生活使很多青年艺术家试图搭乘网络信息的快车寻找捷径,艺术市场的风气又使艺术创作变得更加容易受市场引导。许多青年艺术家在这种大势所趋下很容易人云亦云,难以再像上一辈艺术家一样静下心辛苦地思考。他们面临的问题是情感迷茫,不会思考,不知从何处思考,如图2 所示。

图2 李青栩 《PLAY》 200cm×160cm 布面油画

以亚文化为例,“亚文化”是指在泛娱乐化潮流中耳濡目染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群体中产生的非主流文化观念。ACG 文化属于亚文化,是漫画、动画和游戏的总称。人们普遍认为ACG 文化也是一种“奶嘴乐”,流行时髦,深受年轻人喜爱且大多商业化、肤浅化。现在流行语中的“萝莉”“萌”“控”等都来源于日本ACG 文化,但其实ACG只是一种表达内容的形式,本质上与绘画媒介一样都是为内容服务的。ACG 文化由于浅显易懂等特性更易于被青年人接受,更易商业化,便成了公认的“奶嘴乐”的一员。如今的“90 后”“00 后”新生代都是成长于网络信息极为发达的时代,受ACG 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甚至早在2016 年,为了宣传南广高铁开通而采用了一位女铁路职工的建议,用5 名Cosplay 美少女代表不同的列车型号,充分说明了ACG 文化在中国的影响力。遗憾的是,这一切都带有比较强的日本文化特征,这也让我们反思如何开创中国自己的有价值的当下流行文化。

所以说浅显易懂的“奶嘴乐”元素同样可以产出艺术作品,归根结底还是需要看艺术家的思想深度,用内容发挥这种文化特性的长处,将它融入自己的创作中。例如,起源于日本并在世界传播流行的ACG 文化,动漫美学已经融入一些年轻人的生活,一批青年艺术家受此影响,将自身的艺术手法与亚文化的多样形式、风格相结合,“奶嘴乐”元素给予了他们创作的新天地。年轻人有着与生俱来的强烈表达个性的冲动和愿望,而“痛文化”是其中重要的表现形式,“痛文化”中的痛有几种不同的来源说,在20 世纪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很多人都喜欢购买外国车,特别是意大利车,“意大利车”在日语中的发音跟“痛”相同,年轻人在自己的车身上用彩绘、贴纸等方式去装饰,以动漫人物等表达自己的价值取向的题材,就如同给自己文身一样疼痛。还有,在日本,如果在汽车上画标识漫画需要专门缴税,而年轻人的薪资相对较低,这项税收让年轻人很心痛,“痛车”一说就由此而来。

后来,他们把ACG 形象装饰到除汽车以外的电动车、摩托车、手机、房屋、家电等各种生活用品上,甚至轮船、飞机上。现在这个起源于日本的ACG 现象已经传遍全世界。

其实“痛文化”完全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人造复合词,就像每个时代都会产生带有自己时代烙印的标识词汇一样,“痛文化”展现了新一代对置身惨淡的现实,对目前处境的无能为力,或自己沉溺其中,而在世人看来脱离常规的状态。从最初的“痛车”到如今包罗万象的“痛文化”,都体现了青年人强烈的表达自我的欲望。

从经历近三十年时代变迁的当代艺术家的角度来看,文化环境的变迁与艺术形式的演变过快,使他们有些无所适从;相较于从小耳濡目染新兴娱乐产业的新生代年轻艺术家来讲,他们对“奶嘴乐”现状更多的是进行感慨和反思。由于社会发展过于迅速,当代年轻人在思维方式和观念等方面与上一代人有较大代沟和沟通断层。相较于上一辈艺术家内敛的表达方式,这一代艺术家的表达大多纯粹、直接、风格鲜明。

处于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中,他们中的很多人对当今社会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有不满。资本主义垄断的社会性质、社会给予的过多精神压力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一批青年艺术家的性格——孤独、偏执、抗拒、沉默,他们的作品有很多共同点,如具有反叛性质。日本女作家吉本芭娜娜说:“因沉痛与孤独而异常冰冷的世界,但内心绝不是恶的。”

“奶嘴乐”文化的形成具有剧变时代的历史特征,给当代艺术家带来了深远影响,以新的面孔拓展着艺术触角,给艺术灌注新鲜的血液。“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年轻艺术家在汲取灵感的过程中驻足反思是必要的,这样才能保证不只是浑浑噩噩被流行大潮推着走,而是在时代洪流中保持清醒的独立思考,使艺术创作具有深刻的自我批判和前进精神。

猜你喜欢

奶嘴娱乐年轻人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我和“奶嘴”的断舍离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奶嘴如何清洁消毒
宝宝可以用安抚奶嘴吗
年轻人如何理财
小赛和奶嘴
年轻人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