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劳动教育,提高劳动能力

2021-03-11沈军

清风 2021年2期
关键词:值日劳动课程

文_沈军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学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小学劳动课程融知识、技术于一体,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等诸多特点。劳动课程与文化课教学的区别在于,劳动课程以操作训练与动手制作为基本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了解劳动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劳动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从而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不断地优化劳动教育,在提高学生劳动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那么应如何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呢?以下,笔者将提出优化劳动教育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

强调劳动意识,突出劳动教育地位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活动与意识存在直接联系,意识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基础。“劳动是道德之源”,劳动可以作为知与行的纽带。首先,劳动实践通过身与心的合作、手与脑的配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实现道德认识的内在转化。劳动教育为道德感受的内在转换提供了实际的实践场景。其次,学生通过劳动体验,可以锻炼道德意志,形成遇到困难不退缩、迎难而上的优良品质。最后,学生的道德认识通过劳动教育成为稳定的道德行为,最终实现知识和行为的规范化。由此可见,要想培养出品质高尚、顽强不屈的国家栋梁,必须突出劳动教育的主体地位。

以集体劳动为例,学校在提倡班级值日的同时,可以组织周期性的卫生大扫除。在大扫除中,学校可以给不同班级划分不同的卫生区域,由班主任安排值日分组,制定卫生打扫目标,每位小组长再带队组织学生开展卫生打扫活动。该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集体意识。在具体的劳动活动中,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得以提高。

针对劳动课题,开设劳动类课程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文和知识越来越被重视。如果忽视对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间接导致学生缺少动手劳动的精神,在生活中对父母和他人形成很强的依赖性。新时代素质教育讲究的是因材施教,面对不同年级和年龄的学生,学校应该依据其身心特点的不同,增设不同的劳动教育课程,制定不同的课程要求及目标,认真对待劳动教育。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无法完成过于繁重的劳动训练,对此,学校可以开设一些个人卫生整理课程,有效地引导学生,再加入一些个人卫生检查工作,如检查手脚是否干净,让他们养成一些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学校可以开设手工、园艺、烹饪等课程,既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可以提升其审美意识,还能让孩子体会到家长的辛苦,养成不浪费食物的好习惯。当然,学校在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时,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尊重学生的意愿,这样才能充分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

家校合作模式,建立劳动教育系统

家庭是学生除学校之外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定不能忽视家长的特殊教育功能。学校应该与家长达成共识,并积极建立合作模式,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劳动的机会。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工作,为学校提供更真实的生活资料,帮助学校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制订更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方案,并和学校建立统一目标和方法。

以一年级学生为例,家长可以为学校提供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真实情况,如在家庭生活中对劳动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学校对抵触家庭劳动的学生可以制订前期“轻劳动、重引导”的教育计划,帮助学生养成劳动的习惯和意识;对于积极参与家庭劳动的学生,学校应该以提高效率和质量为教育目标,帮助学生提高劳动的价值。在参与家庭劳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手脑结合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家庭有了每一个成员的贡献才会越来越好。家长要及时和学校沟通教育成果,并做好记录,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

优化评价制度,规范劳动教育内容

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效果的过程。实践证明,教师规范、科学的评价制度可以保障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教学内容越来越全面,教育目标越来越往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偏移。相继而生的是越来越全面的评价机制,而劳动教育的有效推进离不开劳动评价机制的完善。劳动的时间和内容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校方有必要客观地记录学生参与劳动的态度、次数、过程和成果,并进行综合性的考量。通过完善劳动评价体系和机制,可以有效记录学生各方面的表现,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以周期性的值日记录为例,在经过一个月的值日记录之后,教师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每一组的值日情况和每一个学生的劳动能力。例如,对于各组长期劳动质量不一的问题,教师可以分析与男女比例、放学时间有没有关系。通过客观分析值日记录,了解学生参与劳动时的真实状态和表现,有利于教师制订针对性的计划。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劳动评价纳入评优等活动中,以引起学生的充分重视。

加强课堂指导,提升劳动教育质量

布鲁姆的教学观告诉我们,教师的指导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保证。教师的教学能力受专业深度的影响,学生学习成果的上限也取决于教师专业能力的高度。优化劳动教育,要从教师的劳动技术能力出发。学校要加大对劳动教育的教研力度,深化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促进劳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周围的劳动教育资源,让劳动教育课堂在兼顾教育意义的同时,具备实践意义,同时刺激学生的好奇心理,提升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兴趣,让他们爱上劳动和发明。

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为例,教师分析这个问题可以发现,雾霾和植被减少直接造成了环境污染。对此,教师可以设计一节制作“空气净化器”的劳动教育课程,组织学生了解雾霾的来源以及空气净化器的工作原理,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课前预习,刺激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在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和材料准备后,教师要讲解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并引导学生完成空气净化器的制作。通过结合实际的劳动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积极探索和乐于动手实践的精神。

综上所述,小学劳动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小学生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成长的特殊阶段,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时,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殊性,制订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案,掌握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劳动能力,从而促进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

猜你喜欢

值日劳动课程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热爱劳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值日歌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小熊值日
小河马值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