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儿童立场,践行教师职责

2021-11-15周文燕

清风 2021年2期
关键词:涵涵安安立场

文_周文燕

教师要用儿童的眼睛审视世界,用儿童的耳朵聆听心声,用儿童的心智思考问题。要想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教师首先要丰富自身的内涵,提升自我修养。教师自己站对了,儿童的立场就显现出来了。

认识发现,始于儿童

每个幼儿都有成长为“最好的自己”的可能性,教师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幼儿的内心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

涵涵小朋友刚上小班时,不管到哪都要带上她的玩具小猫。作为教师的我,深深了解依恋事物的背后是情感的寄托,小猫柔软,如同妈妈爱的抚摸,还有自己从小熟悉的味道。渐渐地,等到大部分幼儿都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后,涵涵还不愿放手她的玩具小猫。时间长了,其他幼儿不理解涵涵的行为,都喜欢叫她“涵涵猫”。对此,我该怎么办呢?

游戏是儿童的生活方式,也是儿童的学习方式。创设游戏情景,能让小班的幼儿在游戏情景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于是,我在游戏活动中讲述了小猫独立勇敢的故事,慢慢地,涵涵对玩具小猫的依恋没有起初那么强烈了。在关注涵涵的言语行为变化之后,我尝试与涵涵商量:我们上幼儿园,长大了,不能天天带着小猫,涵涵可以在心里想念小猫,每天放学后跟小猫说说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国庆过后,涵涵真的没有带着玩具小猫来上学,慢慢变得勇敢、独立。现在每天她都能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用响亮的声音与教师问好。在阅读节中,她敢于挑战自我,给大家讲述了故事《小红帽》,获得了二等奖,小朋友也不再叫她“涵涵猫”,而是亲切地叫她涵涵。教师用儿童视角看问题,一切从儿童的立场出发,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认识、引领儿童。

倾听心声,共生共长

教育需要智慧。课程游戏化的精神倡导自由、自主、创造、愉悦,将幼儿推向主体地位。教师只有适时点拨、引导,帮助幼儿解惑,才会发现教育的契机,才能彰显教育的智慧。

学期初,我为幼儿制作了班级公约牌,并绘制了精美的图示,过了一段时间,这份班级公约并没有与幼儿发生有效的互动,形同虚设。随着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我开始思考,在创设班级环境时,是否应该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幼儿的作品、语言符号、照片图表等都是幼儿经验的体现,虽然笔触稚嫩,但真实反映了幼儿的成长过程,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可以充分彰显幼儿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思路。不仅是在环境创设方面,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发现自己也没有站在幼儿立场看问题。例如,一次课程的目标是让幼儿认识各种水果并了解其主要特征。根据故事内容,我出示了一个错误颜色的柠檬,幼儿看到红色的水果齐声告诉我是樱桃,这个答案并不在我的预设中,当时的我不知如何回应,只说了句:“哦,是嘛,谁有不一样的想法吗?”没有给幼儿任何启发性的引导,结果可想而知。现在想来,我当时可以引导幼儿更细致地观察,如观察水果外形特征,甚至准备一个实物柠檬,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

关注需求,静待花开

每个幼儿的“花期”不一样,教师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在教育儿童时,教师需要更多的耐心,需要更多的等待。等待是一种期望和信赖,该种期望和信赖对儿童而言是一种动力,教师要学会接纳儿童的“慢”。

我最初对特殊儿童的认知来自电影《来自星星的你》,该电影讲的是一个自闭症孩子的故事。我班里的安安就是一个特殊的孩子,入园时,他会说的词特别少,常用大喊大叫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不管是在集体教学还是游戏活动中,总能找到他活跃的身影。有一次,我看到他自己安静地坐下来用餐,心中一阵窃喜,对他竖起了大拇指。但还没过两分钟,旁边的小朋友便大声叫我:“老师,你快来看看安安。”我一看,安安满脸都是米饭,让人哭笑不得。

有的时候,我会问自己:“我了解安安吗?他和别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样?他的成长过程中有什么愿望和需求?”几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考查着我对幼儿独特性的认识。对幼儿独特性的认识是践行儿童立场的根基。在一次“报纸飞行器”游戏中,我发现他对报纸非常感兴趣。他一次次地拿起,又看着报纸片转落下去。于是,我在班级划分了一个属于他的空间,称它为“安安之家”,让他研究报纸等事物。同时,通过针对性的引导,让他逐渐地信任老师和同伴。现在,安安会说的词从入园时的十几个增加到三四十个,跨越了一大步。

践行实践,若有所思

只有认识儿童,才能发现儿童、引领儿童。教师“蹲”下来,以幼儿的视角去看、去想,静下心思考幼儿言语、行为背后的故事,一定会有所收获。生活即是教育,细节即是故事,点滴的细节串联成教育故事,即为生活。小小的儿童世界,蕴藏了大大的智慧。教师应重新做一个小孩,回到幼儿的世界,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这个世界装得下高山,装得下大海,装得下蓝天。

猜你喜欢

涵涵安安立场
诚实守信的陈尧咨
快乐的藤架
扬 善
扬善
阳光与花朵
小小管理员
滴答
汉族
归来的信任
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