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屋脊行走

2021-03-10吴思遥

东方企业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经书僧侣古堡

吴思遥

朝圣祈福——扎什伦布

往来不绝的僧侣

数百位僧侣正在聆听诵经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上寺庙的金顶,我来到了此行的第一站——扎什伦布寺。它坐落在日喀则市尼色日山下,意为“吉祥须弥”,也是该地区最大的寺庙——兴建于明朝正统十二年,后由四世班禅加以扩建。

从某种角度来说,扎什伦布寺可与布达拉宫相媲美。它与拉萨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其建筑结构也深刻影响了其他藏传佛教建筑,如五当召。

进入寺内,阳光下的寺庙给人一种安详惬意之感。随处可见前来朝拜的藏民、参观的游客,还有坐在凳子上休息的僧侣。主殿殿门外是由回廊围成的院落,这里是班禅向全寺僧侣讲经以及僧侣辩经的场所。

踏入殿内,眼前是一片黄色的海洋,只见殿内数百位僧侣正聆听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僧人诵经,丝毫没有受到过往游客的干扰——原来我们运气“爆棚”,碰上了比较正式的“法事”。

需要提醒的一点是,在西藏拍摄人文作品,尤其是拍摄僧侣,还是要以简单的表情或动作向对方示意是否可以拍摄。不过,相比西藏其他一些地方,扎什伦布的僧侣几乎都不介意旅行者的长槍短炮,大家在拍摄时注意分寸和礼貌即可。

红河印记——宗山

家山是江孜城的天然屏障

也许你也跟我一样看过1996年上映的《红河谷》,这部电影由冯小刚导演、宁静主演,故事的背景是20世纪初的中国西藏,一支入藏的英国探险队遭遇雪崩,被宁静饰演的藏族姑娘丹珠救起。探险家罗克曼在西藏养伤并爱上了这位美丽的姑娘。然而,当探险家去而复返时,却是随着英国军队入侵西藏。成千上万的西藏人民不畏强暴,为保卫家园,与入侵的英军展开了浴血奋战。影片最后,英军潮水般涌进古堡,面对所谓“文明的使者”、自己曾经搭救过的人,丹珠含笑打燃罗克曼送给她的打火机,抛向遍地的火油。一声巨响过后,古堡在一片浓烟烈火中消失。

家山古堡外观

这座古堡的原型,就是江孜的宗山。宗山孤耸在江孜市区,地势险要,是江孜城坚固的天然屏障。这里曾是“江孜宗”(1960年撤销,改置江孜县)所在地。藏语意为城堡、要塞,也是原西藏地方政权县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历史上,这场反侵略战争发生在1904年,守山军民坚守阵地达三个月之久,打退了英军多次进攻,但最终弹尽援绝,寡不敌众。

虽然地处海拔4000多米的地区,但宗山古堡的相对高度却并不高,不过100多米。这全因江孜是盆地,周围地势平坦,宗山也就显得鹤立鸡群,十分抢眼。在这么一座拔地而起的石山上,白墙红顶、错落有致的古堡群雄踞在山顶,自然是格外雄伟震撼。

十万吉祥多门塔

宗山脚下,还有一处大名鼎鼎寺庙——白居寺。白居寺藏语称“班廓曲德”,意为“吉祥轮大乐寺”,南、北、东三面环山,寺院四面临水,距拉萨南约230公里,距日喀则东约100多公里,海拔3900米,是一座藏传佛教萨迦派、夏鲁派、格鲁派共存的寺院。

白居寺在当地信众心中拥有很高的地位

提起白居寺,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十万吉祥多门塔”和寺内的壁画。它们的名气已经远远超过了建成年代更早的措钦大殿,以至于当有人提及西藏的佛塔,很多人头脑中浮现的第一个印象便会是这座白塔。

佛塔一至四层逐层向外拓展,佛塔内大量的空间被藏族建筑师充分加以利用,形成了拥有108个门、77间佛殿、十万余身壁画佛像和近千尊塑像的塔中之寺,故又称“十万佛塔”。

整座佛塔采用的全部都是最基本的几何形状,但这些本身存在冲突的几何形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没有显出丝毫的不协调,反而使十万吉祥多门塔的外形显得简捷而充满韵律。

在白塔前拍照驻足,怀着虔诚来此的藏民信众络绎不绝,足见其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之高。

多情七仙女——亚东

倒影着雪山和白云的多庆措

在西藏,湖被称为“措”,西藏有“一措再措”之说,可见湖泊之多。从江孜开车前往亚东,沿途也会经过不少“措”。比如康马县南部的冲巴雍措,做为喜马拉雅冰川运动的产物,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天使的眼泪。但我们这次的主角不是她,而是距离其半个小时车程的亚东最美湖泊——多庆措。

多庆措,又名“多情措”,这里是一片鲜有人烟的高山湖泊,碧蓝色的湖水波光粼粼,水鸟肆意地翱翔在湖面之上。牛马悠闲地在岸边吃草,一派宁静安详的高原风光。近处的康城达雪山,海拔6678米,和远处的卓木拉日雪山遥遥相望,雪山倒影在美丽的多庆措湖面,雪山与湖水顾盼辉映,构成了一幅壮丽而绝美的画面。

卓木拉日雪山位于亚东县帕里镇境内,距日喀则市250公里。又名“神女峰”的她山顶终年积雪,白雪皑皑,是亚东民间传说的与珠峰并列的七仙女之一。

在这趟旅程中,为了能够一睹她的真容,我前后两次来到卓木拉日。第一次到的是位于道路边的观景台,但是运气不太好,整个山顶都被云雾所笼罩,而且观景台虽然离雪山近,但并非最佳摄影机位。次日一大早,我另选目的地,再度出发拍摄,終于在9点左右赶到了雪山前,将帕里草原作为前景,拍出了满意的作品。雪山、湖泊、草地,这里充满太多的美好,一切都只能让人感叹一句——浑然天成!

雪域宝藏——萨迦南寺

萨迦南寺

萨迦位于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的南岸,有着一座千年历史的老城,那里有一座城堡式的寺院建筑——萨迦南寺。

萨迦南寺用象征文殊菩萨的红色、象征观音菩萨的白色和象征金刚手菩萨的青色来涂抹寺墙,所以萨迦派又被俗称为“花教”。

寺内的精美壁画

行走于萨迦南寺内,很难不被它丰富的历史文物所吸引。释迦牟尼开光过的白法螺,高达10米的经书墙,重达千余斤的经书《布德甲龙马》,传说装藏着佛牙舍利的释迦牟尼像,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感受到信仰的重量。

据估计,萨迦南寺的经书墙约有8.4 万卷经书

“萨迦”系藏语音译,意为灰白土。公元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吐蕃贵族昆氏家族的后裔昆·贡却杰布(1034—1102)发现了奔波山南侧的一个山坡,土呈白色,有光泽,现瑞相,即出资建起萨迦南寺,逐渐形成萨迦派。

萨迦南寺以经书、佛像、瓷器和壁画著称于世,被誉为“第二敦煌”,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专家的估计,寺中的经书墙约有8.4万卷经书。这些经卷中,有一部世界罕见的夹板式经书《布德甲龙马》,重达千余斤,是世界上最大的经书。此外,这里还藏有世间已存数极少、极其珍贵的稀世珍宝——贝叶经。

当地工作人员还告诉了我们一个有关这面经书墙的传说。当地人深信,萨迦南寺的经书墙可以预示灾难。当世界和平,萨迦南寺的经书墙就会平整,但假如世界发生混乱,萨迦南寺的经书墙也会随之失序。

猜你喜欢

经书僧侣古堡
勇闯死神堡
古堡
夕阳下的僧侣与大佛
缅甸·仰光
卷轴:雪
单宝塔诗
经书面条
经书面条
泰国近半数僧侣超重
必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