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思考

2021-03-10唐开将

艺术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教育

唐开将

摘要: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的立身之本。高校要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本文从提升“立德树人”教育主体的道德修养、增强“立德树人”教育客体的自我道德教育能力和实现“立德树人”教育载体的丰富多彩三个方面,提出路径思考,旨在切实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高校;“立德树人”;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2-00-02

树业立德,培养人才。中国自古就把“德”作为评价一个人的首要标准。放眼当今时代,“德”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应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动摇,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性

1.1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必须面临和解决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本质的最新认识和升华,是符合我国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正确认识。它是在一个阶段内指导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方针,是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举措。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必须积极学习党的十八大及相关会议、文件的重要精神,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担起“立德树人”的重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不断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

1.2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1]。追本溯源,大学之本在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发展至今,尽管承担着众多使命,但培养人才始终是第一位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战略高度提出坚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旨在使教育回归育人本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校要想实现自身发展,唯有坚持“立德”初心,担负“树人”使命,坚持把培养政治觉悟高、道德素质好、专业技能强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校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要使命。人才强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说到底在于人才。因此,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自觉担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任。高校要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意识,让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培养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广泛共识、汇聚强大力量。

2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

2.1 欲立德先立师,提升“立德树人”教育主体的道德修养

这里所论述的“立德树人”的教育主体,特指承担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重任的全体高校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2]。高校教师在高等教育中肩负着教授专业知识、传播正确思想、塑造正确三观、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重任。因此,高校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紧紧依靠教师这一重要育人主体。在“立德树人”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教育者处于主体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同时教师作为教育者得先受教育,因为只有其先理解和体会了“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具备了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以后,才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应从加强理论学习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两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教育主体的道德修养,使其在“立德树人”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不断优化“立德树人”教育效果。

首先,加强理论学习。加强理论学习,是提升教师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第一,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十分丰富,这些论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指导方针,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養理想信念坚定、积极进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行动指南。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就是要明确我国高校是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要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明确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不断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高素质人才。第二,加强对师德理论的学习。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不断学习师德方面的相关理论,深刻理解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的道德规范和要求,提高自身遵守师德规范和要求的自觉性,做到明道德、辨是非。其次,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提升道德修养的基础。一个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教师除了要在理论上下足功夫,还需要多参加社会实践。高校教师只有自觉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把对道德的内容和意义的认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和习惯,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道德修养。然后在“立德树人”的教育中,以其良好的师德师风感染学生、影响学生。高校要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实践,支持教师勇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高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