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缺钱”不是中国足球的真正危机

2021-03-10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都匀市职业联赛苏宁

气氛欢快的春节假期并不能缓解职业联赛的燃眉之急。按照中国足协的规划,预计今年4月初开始的职业联赛新赛季将由即将挂牌的“职业联盟”一手操办,这意味着留给职业联盟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且不说中甲和中乙两级联赛的前景,单说中国职业足球的顶级联赛中超联赛,新赛季“活着”的目标就比“大展宏图”更加实际。

前不久刚刚更名为“天津津门虎”的天津泰达濒临解散不再是小范围话题。球队上赛季的欠薪迟迟不能补上,球员自然不能在工资确认表上签字,2月28日是延迟交表的最后期限,就连球员都对最后的“奇迹”显得信心不足;来自南京的消息,则是上赛季中超联赛冠军江苏苏宁(新赛季更名为江苏队)至今还没有开始训练,全队都在等着老板作出决定才会有下一步动作,球队目前需要处理的事务是外教、外援向国际足联上告的欠薪官司。和泰达集团一样,苏宁对旗下的中超球队也有“转让”的念头,不过连冠名都无法获得、只能单赛季注资约6亿元人民币“供养”一支球队的窘境,很难让苏宁将球队顺利转手。

泰达和苏宁不是个例,足球产业链条的萎缩才刚刚开始。今年职业联赛还会分赛区、分阶段完成比赛(中部苏州赛区,南部广州赛区),由于全面恢复主客场制尚不具備条件,联赛的整体包装和商务开发极难达到预期,职业联盟希望比赛尽可能向球迷开放,以便俱乐部可以拿到门票收入——门票销售这样的“比赛日收入”相当于“救急不救穷”的权宜之计,球队投资人和联赛赞助商的经济实力下滑才是根本。

职业联赛所面临的“断崖式困境”,是中国足球改革拨乱反正需要付出的必然代价——疫情只是加速困难程度的因素之一——2015年初《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出台,中国足球开始了疾风骤雨般的种种尝试:5年间,校园足球的萌芽已经在全国范围显现,职业体系的青训结构已然逐步成型,国字号球队的保障工作更是“超一流”配置,能够为我所用的入籍球员多达6人,但“弯道超车”背后,中国足球仍然处于原始积累阶段,只有足球回归“足球”,才能扫除进步路上的诸多障碍。

“足球”意识匮乏,是阻碍中国足球进步的第一拦路虎。今年春节长假期间,贵州都匀市毛尖镇新建的一块五人制足球场被“临时”用于摆摊赶集引发球迷热议。这块球场为《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年)》中首批重点推进城市都匀市专门建设的球场,都匀市同期建设球场一共13块。从现场图片看,这块新建五人制球场质量相当不错:人工草皮铺设均匀,划线清晰,周围铁丝护网到位,就连球门挂网也无破损,因此这片球场被定期挪用为赶集场地着实令人心疼。因政策扶持而好不容易建成的球场,自该“专场专用”,“呵护足球爱好者”殊为不易。

(摘自《中国青年报》2.25)

猜你喜欢

都匀市职业联赛苏宁
野猴闯入蛋糕店吃“霸王餐”
苏宁618你准备好了吗?
浅谈国内电子竞技职业联赛的传播策略
阳光体育背景下都匀市中学生体质下降原因分析
都匀市挂牌成立老干部党校
波兰足球运动研究初探
our children
都匀市召开2016年老干部、老年教育工作暨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
“青年”苏宁的烦恼
漂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