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加速在线教育产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

2021-03-10网信军民融合编辑部张辉

网信军民融合 2021年2期
关键词:辅导教育

◎网信军民融合编辑部 张辉

目前,5G、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促成了在线教育行业的华丽转身。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我国在线教育迎来加速发展机遇,促进了教育行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有效推动了教育信息化水平提升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教育信息化政策奠定在线教育的发展基石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推动教育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为在线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环境。2018 年4 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提出要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2019 年1 月,国务院印发我国第一个教育现代化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2035 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的总体目标,强调要重视重大科技创新对社会变革的影响,重视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对教学、教务、师训、教管等教育形态的重塑,重视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具个性教育的迫切需求,对于我国发展以科技为支撑的公平、高质量的教育提出了指引。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 年)》,提出着力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以及教育治理新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入融合,通过“智慧教育示范区”,推动创新发展。

政府部门还陆续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在线教育产业发展。2019 年7月,教育部等印发《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政策层面对校外教育做了价值定位,指出“校外培训机构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对于满足中小学生选择性学习需求、培育发展兴趣特长、拓展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9 月,教育部等颁布《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在线教育定位为“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要扩大优质在线教育资源供给,具体包括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在线教育机构,推动学校加大在线教育资源的研发和共享力度等。2020 年3 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进一步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推动课堂革命,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促进育人方式转变,支撑构建“互联网+教育”新生态,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11 月,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从这一系列政策中不难看出,国家越来越重视在线教育,为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政府部门也在积极引导规范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秩序。2018 年11 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规定线上培训机构必须公示教师的姓名、照片、教师资格证号以及外籍培训人员的相关信息。2019 年7 月印发的《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要求线上培训机构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退费办法,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60 课时或3 个月的费用。同年8 月发布的《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教育App 备案并建立黑名单制度。2020 年7 月,人社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发布了9个新职业,其中的“在线学习服务师”被定义为运用数字化学习平台(工具),为学习者提供个性、精准、及时、有效的学习规划、学习指导、支持服务和评价反馈的人员。在媒体报道中,“在线学习服务师”则被称为“辅导老师”。新职业的设立,意味着政府部门重视规范从业者的从业行为,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为培养在线教育技能人才队伍奠定坚实基础。

MOOC教育

网络直播与新冠疫情加速在线教育发展

2016 年之前,在线教育经常面临课程直播画面较差,教师互动生硬等问题,因此以录制视频、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等录播授课模式为主。由于成人自控能力强、学习目标明确、空闲时间有限、视力已成型,尤其在提升学历、求职、考取资格证书等场景中,成人的教育培训需求相比未成年人更强烈;因此高等学历教育及职业培训是在线教育的市场主体,一度占整个在线教育市场规模的80%以上。而低幼教育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存在着试错成本高的特点,家长和学生对在线教育持谨慎态度,因此在发展初期占在线教育市场比例较低,一度不足10%。K12(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学科培训、低幼及素质教育的线上化率也因此长期偏低。

2017 年开始,直播技术的成熟使在线教育的形式更为多样化,涌现出双师课堂(主讲老师+辅导老师)、一对一、在线小班等直播授课模式。直播技术带来的新业态新模式为在线教育带来规模化变现渠道,行业进入加速发展期。头部线下教育机构为扩张和升级既有业务、保持企业竞争力,通过自建、并购等方式打通产业链,入局在线教育;纯在线教育初创企业也不断涌现,全面布局教育培训行业各个细分领域;互联网公司、移动通信公司、人工智能科技公司等企业看好在线教育行业,依托流量、渠道、技术和资金优势进入在线教育市场。据艾瑞咨询数据[1],从2016到2019 年,教育行业线上化率从8%-10%提升5 个百分点至13%-15%。同期,由于80 后/90 后逐步成为家长群体的主流,家长群体的教育意识升级、消费能力提高、消费观念改变,00 后/10 后孩子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天然熟悉直播,新一代家长及学生群体对在线教育的接受度快速增长。低幼教育与基础教育占在线教育领域的市场份额也随之持续扩大,从2016 年的不到10%提升到2019 年的33.5%[1]。基础教育的刚需性强,消费市场天花板高,正在迎来教育线上化发展的黄金期。随着5G 技术的成熟与推广,AI 技术的不断发展,画面不流畅、内容延迟等当下直播教育行业存在的痛点有望得到彻底解决。

网络直播课堂让学生停课不停学

2020 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全国大中小学开学推迟,教育部发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倡议,2.65 亿在校学生普遍转向线上课程。疫情加快了在线教育的宣传推广,各大在线教育平台积极推出免费直播课程,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新用户的关注。一方面线上教育的发展潜力迅速爆发,同时线下教育规模大幅缩水,教育行业线上化率骤升至23%-25%[1]。据赛迪智库报告预测数据[2],2020 年国内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达到4.23 亿人,市场规模将达到4538 亿元。中小学在线教育行业头部机构经过数年市场挖掘以及商业模式探索,已经初步形成成熟且有效的运营模式,K12 在线教育在疫情危机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20 年,低幼教育与基础教育占在线教育领域的市场份额跃升至42.4%[1]。随着中小学在线教育行业的爆发式增长,“辅导老师”的群体数量也大幅增加。据测算,目前仅K12 头部十余家在线教育机构辅导老师的数量已接近10 万。目前在线课程已经可以做到百人甚至千人的同步直播,大数据算法更是为用户提供了及时的教学反馈和学情监控,教学质量与效果大大提升。互联网技术将进一步丰富在线教育的形式、促进在线教育场景化、提升网络学习氛围、增加教学过程中的交流互动。

在线教育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在线教育新技术新模式驱动教育模式革新,提升用户体验。随着大众终身学习意识的提升,社会对于在线教育的需求正在升级,用户要求教育平台加大技术含量,提供专业化优质服务,在授课过程中增强互动性与参与性,用户体验的重要性进一步上升。目前,互联网技术正在加速驱动新一轮教育产业升级,网络直播、5G 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VR/AR、AI 等新技术针对线上教育痛点,构建学习场景、提升学习环境沉浸感、还原线下学习体验、丰富师生互动方式、提供个性化评测反馈,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增强在线教育平台的用户粘性及口碑传播。疫情期间,一些机构推出体验课程,允许用户先期试听、试看。在线一对一、双师大班、在线小班、AI 互动课等在线教育模式各具优势,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应用刷新消费体验。在线教育行业业态不断进化,O2O、OMO(Online-Merge-Offline,线上线下融合)、双师课堂等新名词出现,线上线下教培机构业务互相改造渗透,两者区别迅速缩减。这些新模式新应用充分发挥在线教育灵活便捷、资源丰富的优势,结合新技术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弥补传统线下教育模式下优质资源供不应求、教学效率低且不确定等缺陷。

在线教育新模式新业态催生新兴职业,拓宽就业方向。受疫情影响,2020 年874 万名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与此同时,疫情为中小学在线教育行业高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辅导老师”数量大幅增加。7月,人社部发布了新职业“在线学习服务师”(辅导老师)。9 月,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联合在线教育平台作业帮共同发布《2020 年在线学习服务师(辅导老师)新职业群体调研报告》[3]。报告显示,K12 头部十余家在线教育机构辅导老师从业者近10 万,预计人才需求规模将逐年递增。其中,95 后是辅导老师从业人员的主力军,占比75.39%;1990-1994 年的从业人员占比为23.81%;85后从业人员占比仅为0.8%。出于招聘需求和用人成本的考量,多家中小学在线教育机构在省会城市设立分校。由于优秀辅导老师薪资水平普遍高于当地平均水平,对毕业生吸引力较高,由此极大带动了大学生返乡就业及就近就业。报告调研发现,85.68%的辅导老师从业者选择回到本省或相邻省份就业,其中23.44%的从业者选择在家乡就业,49.58%的从业者选择在同省份其他城市就业,12.66%的从业者选择在相邻省份就业。当前,在线教育平台正在成为新型互联网教育人才培养的摇篮,为行业输出大量既有优秀教学能力,又能体察平台用户深层次需求的新型互联网教育人才。

疫情期间,在线教育机构纷纷推出新产品、新服务,吸引众多消费者使用。图为一位小学生正在上直播课。

在线教育新模式新业态加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保障教育公平。传统线下教育模式下,教育机构受制于管理半径和招生半径,优质的教学与人力资源容易集中而难以下沉。在线教育模式通过技术手段,弥合甚至消除各地区间的教育资源差距。在线教育并非是传统线下渠道和场景拖到线上的搬运工。对于远程情景互动的参与性的“人工智能课堂”,可以通过异地教育资源的精准投放,缩小教育资源区域差距,实现特色教育资源、交互式网络直播技术、远程网络互动教室的融合。近年来,各地实践互联网教育扶贫的案例不断涌现,业已成为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目前,在线教育行业生态在一二线城市已经渐趋成熟,而在优质教育资源更稀缺的三四线城市未完成基础布局,仍处于发展期,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与发展潜力。随着经济水平提高、教育意识加强,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居民将更加注重教育培训需求,在线教育可以进一步发力下沉市场,将优质课程资源传递到三四线城市,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化。随着在线教育市场的下沉,很多优秀的辅导老师也愿意回到家乡或其他三四线城市就业,他们高水平、专业化的职业素养也将促进当地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为实现全社会教育普惠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辅导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因材辅导,在表达中展现自我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