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高层住宅楼小户型设计

2021-03-10段少飞

建材与装饰 2021年5期
关键词:小户型户型布局

段少飞

(山西中方森特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2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区范围逐步扩大,高层建筑已经遍布城市各个街道。就供需关系而言,住宅建筑的外立面造型已经不是现代城镇居民选择住房的标准,户型成为了人们买房的首要选择。购房者对城市住宅品质的追求随着生活水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改善不断提高。住宅的安全舒适、环境优美、交通配套设施等成为了高层建筑的热点和卖点。其中住宅户型直接关系到业主对通风、采光、气流等舒适度的体验。对高层住宅进行多样化、精细化、综合性的设计成为房产开发领域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房地产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房产开发之前的住宅户型规划和设计将会影响业主的居住体验和整个小区的整体品位和质量[1-7]。

1 小户型住宅建筑设计要求

1.1 户型设计的要求

住宅小区的区域位置、周边配套设施、户型布局等是影响业主居住体验的主要因素,其中户型布局直接关系到业主的生活起居,因此在住宅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室内的功能布局、合理地规划交通流线。室内设计时要以人为中心,考虑业主的生活、工作规律,确保室内空间布局、户型规划合理性,改善业主的居住生活体验,图1 为小户型的建筑平面示意图。

1.2 住宅环境的要求

在实施社区整体规划设计时,要重点考虑建筑密度与容积率之间的相关性,合理优化住宅的室内空气流通和采光照明,满足业主对居住环境的良好体验,提高房屋的格局品质和发展价值。

1.3 住宅套型面积的要求

设计和建造居民小区时,建筑物的建筑设计直接影响到房屋的面积和布局,并且会出现房屋价格各异。大户型房屋的面积和公摊较大,且总价较高;而小户型总面积小,房屋总价相对较小,更能满足大中型城市购房者的刚性需求。房屋建筑面积是由套内面积和公摊面积共同组成,套内面积或公摊面积过大或过小均会给购房者带来相对较差的居住体验,因此将两者的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购房者的幸福感和居住舒适度。

图1 小户型建筑平面

2 小户型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

目前市场上的小户型住宅数量多,但单价相对较高,总价相对较低,因此受到青年购房者群体的青睐。而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户型设计时,往往受到房地产开发商的影响,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如户型布局不够合理、采光相对不足等,造成购房者居住后电费较高或居住体验不佳等。这种情况与目前社会主流的节能化、舒适化、方便化、实用化等思想不协调,因此在进行户型设计时应宏观考虑全局,凸出小户型住宅的各项优势。

2.2 缺乏用户的参与

在小户型住宅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师与用户之间应充分沟通,得到用户群体的实质需求,以便进一步提高在小户型建筑的空间、布局和功能设计方面的质量。但是目前设计师仍未意识到设计过程中用户参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未能发现小户型的设计价值。设计过程中,未能考虑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出现一些布局混乱、浪费空间等难以解决的问题。

2.3 设计单一化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走热,房产价格逐步升高,小型公寓成为了年轻上班族青睐的对象。但是目前的小公寓住宅沿用传统二室一厅、一室一厅的设计格局,缺乏科学新颖设计思路,对功能、布局等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无法提高区域的利用率。

2.4 设计合理性不高

当前的小型住宅建筑,无法做到空间面积的有效利用。在室内空间布局、功能区域划分等方面有待提升,经常出现因空间设计不合理导致很多无法使用的多余空间,从而降低了室内的可使用面积。例如,房间内的走廊、下水道布置等,经常因为设计不合理而缩小了房屋的实际可用面积。

3 小户型住宅建筑设计的创新措施

3.1 重视居民的需求

注重挖掘业主在住宅使用过程中的建议与需求,响应业主表达的建议,积极解决小户型建筑使用过程中发现的设计缺点和弊端,认真分析业主提出的需求,并制定服务小户型建筑的指标。积极主动创造业主所需要的住宅布局、空间、功能来提升小户型住宅的设计方案。

3.2 减少功能区

小户型住宅中的功能区占比总建筑面积的比例较高,在进行户型设计时若按照传统的设计模式,确保原有功能区的面积,则客厅和卧室的使用面积则会被进一步压缩。因此在设计时应尽可能压缩功能区面积,减少过道等占用建筑面积又不实用的空间;还可缩小卫生间面积,如取消浴池、设置开放式厨房等方式,提高其他空间的占比,又不影响原功能区的使用功能。

3.3 提高空间配置协调性

小户型房屋存在空间分布不一致性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组合块的设计改善空间分布的协调性。因此,应该把同层几户作为一个单元块进行设计,合理调整和规划房屋布局,改善小户型住宅的照明和通风条件。

小户型住宅设计要以最大化利用空间为准则,将所有功能区域组合,开放式或半开放将空间化整为零减少固定附件设计。减少传统墙壁使用,采用新材料进行功能区域分割,将每个功能区域隔开。同时,根据房屋类型和功能改变房间形状,合理设计推拉移门,减少占地面积,同时提升设计美感,增强业主住房体验。

3.4 合理进行总平面布局设计

在进行小户型建筑总体布局设计时,在保证使用功能和便利的前提下,结合各个区域功能科学布局,合理进行设计。正确处理好建筑的密度与布局,增强建筑周围的空气流动性、提高绿化率,为小户型业主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3.5 智能化设计

当前5G 网络已成为前沿科技,智能化、信息化和绿色建筑已成发展趋势,设计师在今后的设计中,应将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设计理念融入建筑设计中,以人为本,适应时代发展,为居住者创造出更安全、更环保、更舒适的居住空间。

4 购买小户型的人群特征

小户型的建筑面积一般低于60m2,总体成本低,受到单身青年和老年人喜欢。应根据小户型使用群体的生活习惯和工作特点来进行设计,生活上越来越多的青年群体选择晚婚晚育的单身生活,更加具有独立意识和接受新鲜事物,对这些群体室内空间设计可以新颖独特、空间灵活、功能前卫、设计时尚;对老年人群体,设计时尽量简洁实用、保留传统功能、注重收纳储藏空间。

5 应用分析

5.1 工程概况

某高层小户型住宅建筑,由两栋住宅楼组成,每栋楼均有设置地下室,总占地面积大约为28.87 万m2,地下建筑面积约为35.16 万m2,标准层层高为2.7m。为了提升用户的舒适性,建筑设计师按照具体工程情况进行了设计优化。

5.2 设计优化措施

该高层住宅建筑为保障住房工程,存在户型小、容积率高、一梯多户的情况。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应从细节方面考虑,合理规划卧室和客厅布局,提升小户型套内布局合理性,在满足居民功能需求前提下,提升居民的得房率和舒适感。

该类型建筑传统设计为一梯四户,得房率一般为81%,且存在采光较差、通风不良和卫生间门正对客厅等问题。经优化方案设计后得房率则提高至85%,通风和采光问题得到解决、通过改变房间布局也解决了卫生间正对客厅问题。而本案例工程采用一梯六户房型,优化前得房率为79%,合用前室不通风不见光,严重影响了户型的舒适性与居住品质。通过进行细节优化,得房率提高至83%。合用前室的通风采光,通过改变最初房型厨房开口的位置,客厅左侧墙面长度得到延长,腾出更多空间摆放家具。另外,还针对墙体布局做出调整,让剪力墙结构墙体对齐,增强了结构抗侧力的刚度效果,有效降低土建工程的施工成本。

6 结论

本文通过对小户型住宅在传统设计方式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调研了小户型住宅居住群体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积极响应该群体实际住房需求,并将其应用到小户型住宅设计中。结合工程实例,优化设计方案,规避了传统小户型住宅的通风不良、采光较差、房间布局不合理等硬伤,同时通过对建筑的整体格局进行规划,提高了建筑之间空气流动性和环境绿化面积,使业主的生活居住品质感和幸福感得到极大提高。

猜你喜欢

小户型户型布局
长城脚下坐望山——C1户型&D3户型
侨城一号A&E户型
青年小户型住宅室内设计思考
格局已变!最新数据揭示,广州楼市七成多户型超100m2!
BP的可再生能源布局
小户型室内设计中低调奢华的空间氛围营造
VR布局
智能家居让小户型变身大公寓
老年住宅户型设计分析
住宅建筑设计——小户型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