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模式研究
2021-03-10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1、研究目的
对比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该模式的先进性以及在我国实行该教学方式的制约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和实施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和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相关的学术期刊、会议,报纸等,得到大量相关文献。
2.2、逻辑分析法
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逻辑进行分析,挖掘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
3、结果与分析
3.1、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与外延
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概念的解构,可以分解出三个上级概念——素养、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素养从广义上来讲指的是一个人从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个人修养,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底层逻辑。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内容同样也包含了三个维度: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学科核心素养指每一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根本的品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
综合上述逻辑内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我们就可以将其定义为只有体育学科才可以培养的学生的品格和能力。
于素梅(2007)指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根据核心素养的三维度以及三维度对应的核心要素可以将其也理解为三大维度。但是,区别于核心素养的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三维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其独特的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促进三大维度。体育精神作为立德树人的源点,具备了德育的两大要素——情感和品格;赵富学(2018)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进行再研究,运用学科结构理论等相关理论,通过大量的调研和访谈最终确定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即:体育品德与修养,健康行为与习惯,运动兴趣与能力,运动品质与意志。同时指出4个要素之间不存在相互孤立而是存在着交互关系。
3.2、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发展
(1)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界定。
“高校”即高等院校,是大学、学院、独立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的统称。“公共体育教学”是高校进行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全体学生。“俱乐部”指进行社会、文化、艺术、体育、娱乐等活动的团体或场所。
综合上述相关概念的界定,可以将“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定义为高等院校进行课堂教学、课外体育锻炼指导、校内外体育竞赛管理和业余运动队建设等活动时,根据学生兴趣和爱好进行分班指导的教学方式。
(2)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刘淑彬、赵珊(2016)在对哈佛大学体育教育开展情况的研究指出,俱乐部的教学模式是哈佛大学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的课程,课程包括各种球类和舞蹈以及射箭、攀岩等等项目,俱乐部选出主席进行社团管理,如申请场地、器械、资金,保障会员安全以及安全问题的记录,处理和上报等等,俱乐部还可以聘请指导老师进行活动指导。
在欧洲国家,俱乐部教学模式不仅局限于校内的俱乐部,与校外俱乐部结合,发展学生竞技能力的训练性质的俱乐部也不乏少数。黄晓梅、陈秀平对法国的巴黎政治学院体育教学活动的研究中,总结出学校的四类不同性质的俱乐部模式的特点,第一类,聚焦于校内学生健身和针对体质较弱学生开设的运动处方类的俱乐部教学模式;第二类,由校内学生自发组织的各种体育社团;第三类,有社会俱乐部参与的以训练高水平运动员为内容的俱乐部教学模式,旨在培养校队运动员;最后一类,同样有校外俱乐部参与,但形式偏向娱乐,多进行体育项目推广性质的俱乐部教学模式。
在亚洲,高校俱乐部教学模式发展最好的目前要数日本。高校俱乐部教学模式主要分课内与课外两种形式,教师在其中仅进行必要的指导工作,与欧洲国家还有美国相比,日本的高校俱乐部教学模式并没有过多的竞技因素,因此很受学生欢迎。
我国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认识较晚,各高校对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认识程度、侧重角度、发展方向也不尽相同。以下是中国部分开展俱乐部教学模式的高校的比较分析,见表1。
表1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比较
从以上几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相关内容的比较中可以得出结论,国内众多高校正在积极尝试俱乐部教学模式,并且取得一定成效,组织形式上极大的放开的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但由于我国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模式的起步较晚,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管理方面还普遍存在的困境。
3.3、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先进性
(1)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
学生在俱乐部内的班级划分依据来源于学生对该项运动的掌握水平和在该运动上取得的成绩。目前国内大部分实行俱乐部教学模式的高校在对俱乐部内班级划分上都包括以下三类班级,第一类通常称为导学班或者基础班,这类班级的主要目的是对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规则和能力进行教学,教学形式多采用语言法、示范法、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等指导老师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学方法;第二类班级为进阶班级,指的是学生在比较熟练掌握运动技术的基础上开设的班级,这类班级中教师任务较少主要负责组织引导和答疑,学生主动性大,课堂组织形式多以竞技和比赛为主;第三类班级为保健班,该班级教学任务最轻,主要面向身体素质羸弱以及在进行俱乐部活动时发生运动损伤的学生,对教师专业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同时具备运动方面与卫生保健方面知识,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具有效的运动处方,加快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运动损伤的恢复,由于班级性质的原因,该班级的学生具有不固定性、流动性等特点。
综合上述三类班级的职能,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重视以学生为主体,在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和培养学生运动习惯方面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着显著的优势。
(2)促进的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发展。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在我国的主要理论依据离不开我国健康中国战略以及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理念。何斌(2005)指出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支撑在于人本主义思想和终身体育思想,强调使学生受到系统的体育、健康、娱乐和生活的教育,并让其掌握会健身、会休息、会玩乐的技能,培养和加深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意识,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作好准备。
(3)加快学生体育精神的内化。
体育精神的内涵较为广泛,黄莉(2007)提出,体育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人本精神,英雄主义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团队精神。概括来说即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体育情感就是指学生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的一种持续且稳定的态度,体育品格则是指体育的品德和人格的特征,如公平、公正、公开、顽强拼搏、刻苦训练、相互激励等等。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课堂组织形式多为训练与竞赛,以比赛促教学,以比赛促学习是该模式的主要特点,学生在比赛和训练中体育精神的内容会被学生不断内化为个人的品质。
3.4、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改革的制约因素
(1)体育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长期以来都是制约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师资力量的不足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高校体育教师数量上的不足,今年来高校不断扩招,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并且体育教师大多呈现老年化的趋势,急需新鲜血液的注入;另一方面是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偏低,一专多能型体育教学人才短缺,体育教师普遍都在田径和三大球领域,并且对在职教师的培训效果也并不明显。
(2)课程管理与评价困难。
根据表1,管理、评价困难成为众多学校开展俱乐部教学模式的问题所在。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原因,不少学生在进入大学时有运动基础差,身体极度不协调等问题,导致学生一个学期甚至一学年都在基础、导学班,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积极性降低,加大管理难度。在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一方面学生的体质达标测试仍旧是学习评价的指标;另一方面,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仍旧不够完善,导致许多高校想进行改革,却没有完备的改革方案。
4、结论与建议
(1)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顺应时代要求,符合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思想等方面,较传统教学方式具有相当的先进性;
(2)在俱乐部模式的改革中,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还有许多制约因素亟待解决;
(3)目前我国高校实行公共体育教学供给侧改革,主要围绕教师、课程进行。作者认为可以将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作为教学方式改革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