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畴县石漠化公园建设可行性分析

2021-03-10王国仙

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1期
关键词:西畴洼地石漠化

王国仙

(文山州林业和草原局,云南 文山 663099)

石漠公园建设是对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内容的具体落实与体现,是探索岩溶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亦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石漠公园建设对实现岩溶脆弱地区生态环境、地质地貌与生物多样性的重点保护与修复,维护区域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普及石漠化防治科学技术,落实石漠化治理成果巩固措施,加快石漠化土地修复进程,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载体;并探索依托区域良好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以生态旅游、科普教育为主的岩溶区域资源合理利用途径,减少对岩溶土地的直接依赖,加速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源开发利用条件

1.1 石漠化状况

公园内石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峰丛基部,以轻度石漠化为主;非石漠化为峰丛洼地,土壤基本连续覆盖地表,裸露岩石比例较低。公园其他区域为潜在石漠化,包括经封山育林后形成的石山灌丛植被及石漠化治理后形成的云南松林、杉木林、柏木林等(表1)。公园岩溶土地的特点可以总结成森林覆盖率高、植被盖度高。

表1 云南西畴国家石漠公园土地现状

1.2 景观条件

拟建西畴国家石漠公园区域群山连绵,秀峰突兀,岩洞幽深,钟乳奇异。公园内及周边区域分布有旅游资源共包括8个主类,22个亚类,38个基本类型,108个旅游资源单体。

1.3 地文资源

公园范围内有古生代和中生代的碳酸盐岩大面积分布,碳酸盐岩的沉积厚度达数千米至上万米,以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为主,深厚而质纯的岩性为西畴地区的热带岩溶的发育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1.4 生物资源

1.4.1 植物资源

公园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在中国植被区划上,石漠公园位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中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带。因公园地处云贵高原,地形为岩溶地貌的峰丛洼地为主。洼地人为活动较多,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破坏,原生植被较少,而峰丛上人为活动少,植被发育良好,植物种类也较多。园区属于石漠化综合治理区域,在以前由于人为干扰,常绿阔叶林遭到过较为严重的破坏,现在园区经过二十余年的封育和治理,常绿阔叶灌丛成为分布最为广泛的植被类型。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中坡区域,或由人工抚育而成,以麻栎、栓皮栎为建群种,而落叶阔叶灌丛则多分布于岩石裸露度非常高的石峰上部,以清香木、滇榄仁等为群落中的优势种。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土层深厚的缓坡上,以云南松、云南油杉为建群种。

园区呈现典型的峰丛洼地地貌,由于高差较小,植被在垂直海拔上的差异不大,只在一些相对高差较大且坡度较大的峰丛处从低到高大致表现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灌丛—落叶阔叶灌丛的分布规律。

通过初步调查及相关文献整理,公园内分布有维管束植物170科、502属、787种,有榉树与金荞麦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另有线瓣玉凤花、云南石仙桃、建兰、兔耳兰、阔蕊兰、见血青、小舌唇兰、流苏贝母兰、叉唇石斛与单叶厚唇兰10种CITES附录II植物。

1.4.2动物资源

拟建公园所处四周区域有野生动物5纲34目87科209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林麝,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猕猴、小灵猫、大灵猫,另有西畴特有鱼类物种西畴金线鲃,具有丰富的野生动物景观资源。且公园所在的西畴地区的洞穴生物多样性近来日愈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据相关文献资料表明,这一区域洞穴生物学调查研究的结果无不呈示出这一地区洞穴生物多样性惊人的丰富程度和重要性。

1.5 水文资源

公园内及周边主要水文资源有流经公园的畴阳河、岔河地下暗河以及田冲水库。其中清畴阳河径流丰富,河水清澈,是当地人饮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孕育了源远流长的西畴文明。畴阳河与公园内峰丛相互映衬,构成一幅极为优美的自然山水画。岔河地下暗河从溶洞内流出汇入畴阳河。田冲水库是公园内唯一的水库,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兼备。

1.6 天象资源

公园内峰丛耸立,峰谷交叠,造就了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气象景观。如遇雨过天晴,山谷中弥漫而起的雾气蒸腾而上,飘渺不定,别有一番风情。同时,峰丛地貌亦为朝观日出、夜览群星和观晚霞等提供了优质平台。公园主要具备的天象景观有;房屋漂浮在天空中,似琼楼仙阁;山也看不见山顶,眼前的一切都笼罩在一层飘渺的、轻纱般的晨雾里;太阳缓缓升起,大雾中只看见一团红晕,迷茫中发出淡淡的红光,犹如童话般的仙境。

1.7 人文资源

公园所在的西畴县有汉族、壮族、苗族、瑶族、彝族、蒙古族等6个民族,早在 5 万年前就出现旧石器晚期智人“西畴人”的足迹,是云南省革命老区县、全州解放最早的县,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各自鲜明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形成了极富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目前公园及周边主要人文景观资源有:西畴石漠化展览馆、老黑箐苗族聚居地、老山战区前线指挥部旧址、逐梦亭观景台、老街教泽碑、牛羊太平桥、宝兴桥等。其中牛羊太平桥、保兴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兴街教泽碑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人文历史印迹丰富多彩。由于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民间文艺丰富,文化形式多种多样,呈现出独特的民俗文化。

2 生态系统评价

通过对公园生态系统的典型性、多样性、独特性进行分析评价,公园岩溶地貌是峰丛洼地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其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丰富,生态区位及生态系统独特,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2.1 生态系统完整性

公园地处云贵高原的南部边缘,位于云贵高原逐渐向越南低山丘陵过渡地带,是典型的岩溶峰丛洼地地貌,其岩溶地貌类型多样,几乎覆盖了岩溶地貌的所有类型,包括了石芽、峰林、峰丛、石林、天生桥、洼地、天坑、漏斗、溶洞等岩溶地貌,岩溶地貌特征典型,公园范围面积大,囊括了“山水林田湖草”等完整的岩溶生态系统。

2.2 生态系统的典型性

公园地貌属典型的峰丛洼地地貌。公园内基座高低不一的溶蚀山峰聚集成簇,溶峰多为锥状,峰丛间形成面积比较大的圆形或椭圆形封闭洼地,峰丛顶部与洼地间高差在百余米至几百米之间,这样的峰丛与洼地的地貌组合便构成了典型的岩溶峰丛洼地景观。

2.3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初步统计,公园内有维管束植物170科、502属、787种,野生动物5纲34目87科209种。且公园内洞穴生物资源丰富。2006年,贵州师范大学对公园内及周边邻近的洞穴进行了洞穴蜘蛛的专项调查,在对8个洞穴进行了详细调查和采集了499号标本后,发现这些洞穴包含了16科27属35种洞穴蜘蛛。

2.4 生态系统独特性

具有多样而独特的地貌景观:在地貌区划上,处于中国西南岩溶的云贵岩溶高原滇东盆地山原区的滇东岩溶山原亚区;属于中国热带—亚热带湿润气候型侵蚀溶蚀及溶蚀地区的华南褶皱系晚古生代及中生代碳酸盐岩系岩溶区的滇东南溶原—峰林高原亚区。该地区的岩溶地貌的发育极为强烈,地貌景观独特,而且类型多样。区域内地表的岩溶地貌景观类型除最主要和最为典型的岩溶峰丛洼地地貌之外,还包括石芽和溶沟、溶丘和溶蚀洼地、孤峰、峰林和谷地、台地,地下岩溶形态景观包括溶洞与暗河、落水洞、天坑,可以说浓缩了云贵高原的岩溶地貌景观,其既不同于著名的石林风景区,又有别于广西的桂林山水。

3 景观资源评价

3.1 景观组合度高,体现出较高的生态旅游价值

公园区域群山连绵,秀峰突兀,岩洞幽深,钟乳奇异,岩溶河流忽隐忽现,云海日出如临仙境,地带性岩溶植被保存良好,石漠化综合治理形成的坡改梯梯田景观蔚为壮观,苗族、壮族风情浓郁,地文、水文、植被、人文等资源相得益彰,既浓缩了云贵高原的岩溶地貌景观,又具有浓厚的人文景观风貌;其既不同于著名的石林风景区,又有别于广西的桂林山水,具有极高的美学观赏价值,为公园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支撑。

3.2 景观多样而独特,具有重要的科研科普与示范价值

公园位于滇东南著名的地质构造带——西畴弧形构造带的核心区域。这一区域的地层走向、区域地质构造及断层均呈弧形展布;公园所处区域的弧形构造展示出地质构造中颇为完美的冲撞、扭动构造体系,是较为难得的开展地质科学研究与教学的宝地。公园独特的溶洞河流水文景观,也为展现岩溶水文系统和多层次的岩溶水文研究提供了良好场所。公园典型的岩溶植被景观、壮观的高稳产梯田、恬静的洼地田园景观,以及浓郁的壮族、苗族风情所构成的整体风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真实写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是石漠化治理的最终目标,具有较高的示范性价值。

3.3 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为公园增添了较高的附加值

公园有神秘、传奇的女子太阳节文化,有风情浓郁、代代传承的苗文化,有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主席批示的“东升公社”,有突显了西畴人民不屈战斗精神的红色文化。同时,以“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为核心内容的“西畴精神”,展现出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为民族文化的进一步挖掘与宣传,以及编写公园有关的旅游故事提供了良好素材。

4 开发利用条件评价

通过对公园的面积、土地权属、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气候条件、旅游适宜期等分析,公园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条件。

4.1 适宜的规划面积较好地保持了生态完整性和其周围风貌

公园总面积 1 784.9 hm2,其中林地 1 349.4 hm2,占公园总面积的75.6%。林地中:乔木林地498 hm2,灌木林地808 hm2,把该区域集中连片、林分良好的森林资源全部纳入到公园范围内,较好地维护了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对维护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西江上游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重要区的生态完整性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4.2 土地权属明晰,相关利益主体无争议

公园规划范围内土地均为集体土地,土地权属清晰,相关利益主体无争议,为公园的有效保护、建设、管理和经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4.3 区位优势良好

西畴县地处云南省东南部,属文山市管辖,是个旅游资源富集县,在《云南省旅游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一圈三带五区八廊”的旅游发展空间格局中,属沿边跨境旅游经济带和滇东南岩溶风光跨境旅游区;在文山市十三五旅游规划“一心、两圈、三片、五带、八区”的旅游业总体布局中,属以普者黑为核心的区域旅游合作内圈的辐射范围,是中部生态养生片区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东部跨境旅游带的重要节点。

4.4 基础设施配套良好,满足公园游客吃住娱等的需要

公园紧邻西畴最大乡镇兴街镇城区,目前,拟建的西畴国家石漠公园正积极加快基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周边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正逐步完善,具备满足公园游客吃住娱等的需要。

4.5 气候适宜,旅游适宜期长,是开展森林康养的良好场所

公园内具有春温高于秋温,春早春暖,秋早秋凉,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四季无寒暑的气候特征。主要气象灾害有冬春干旱,夏秋洪涝、冰雹、风灾等,但气象灾害影响天数有限。依据相关气象文献资料统计,公园所在区域全年旅游适宜期可达320 d以上。其高达73.88%的森林覆盖率,是开展森林康养的良好场所。

5 可行性分析结论

1)生态系统保存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在峰丛洼地地貌中具有典型性,且典型的岩溶动植物资源、溶洞群+地下河等景观资源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尤其是分布的西畴金线鲃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2)公园由岩溶森林生态系统+洼地农业生态系统+溶洞河流湿地生态系统+聚落生态系统4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组成,集山水林田于一体,和谐相依,生态系统多样、稳定,农林产业有序发展,区域居民安居乐业,有利于为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试点示范。

3)生态环境质量良好,景观多样、组合度高,体现出较高的生态旅游价值,是开展自然科普宣教活动,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建设的良好区域。

4)公园土地权属明晰,相关利益主体无争议,村民高度支持公园的建设,西畴县委、政府高站位、高规格、高标准推进三光片区建设,实施“山、水、林、田、路、村”综合治理和升级改造,将三光片区建成集“生态修复、土地整治、五小水利、特色农业、统筹发展、民族团结”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区,为公园建设打造了良好基础。其旅游区位优势良好,交通后续发展可期,基础设施建设有充分保障,具备良好的开发利用条件。

猜你喜欢

西畴洼地石漠化
滇东北岩溶地区石漠化时空演变过程分析
高原洼地倒下一江水,演变成一个完美的自然生态系统——从三江并流看云南物种多样性
流沙
鲁甸县石漠化发展趋势及综合治理对策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西畴,在时代的大浪中扬帆起航
披荆斩棘斗顽石
西畴之秋(外一首)
“西畴精神”——写在石漠上的壮美史诗
广西南宁市岩溶土地石漠化状况及动态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