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

2021-03-10贺燕楠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控制点会计制度精细化

贺燕楠

(山东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 山东 德州253000)

2019 年,政府会计制度颁布,与传统政府会计制度之间存在的最大不同在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 在传统政府会计制度中,就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上述缺陷予以完善, 主要表现为固定资产价值评估确认、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准则完善等多个方面,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质量有所提升, 对事业单位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有重要价值[1]。

一、政府会计制度概述

我国于2017 年颁布《政府会计制度》,其中规定我国各类行政单位应在2019 年1 月执行该《政府会计制度》,其与《政府会计准则》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事业单位的政府会计制度体系,在该体系中,其就事业单位的各项管理工作内容予以明确,与传统政府会计制度存在较大差异的工作内容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内容。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需正视精细化管理理念的落实贯彻,梳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结合事业单位各项业务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 进行细致性的分解、 整合工作,引进新型的管理理念、制度,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新型管理模式,实现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增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整合利用率,实现固定资产价值的全面发挥[2]。

二、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影响

针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政府会计制度所产生的影响具有积极作用,也存在诸多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实现固定资产的细致化分类,从原有的四大类细化为七大类,扩大固定资产的定义范围,同时也增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难度。 与传统政府会计制度不同的是,新政府会计制度转变了对固定资产定义,即从“持有、使用”转变为“控制”,固定资产定义的转变,进一步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质量,对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价值[3]。

第二,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实现创新发展,明确折旧计提时点问题,避免因折旧时点问题影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工作;且对预先报废、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资产折旧计提工作内容予以明确, 即避免重复计提折旧问题的出现;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年限也发生了转变,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不同,例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中,家具类资产的折旧计提年限有所延长,即从5 年延长至15 年,对固定资产管理较为薄弱的事业单位来说,减少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量。

第三,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落实,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管理工作产生冲突,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成效难以提升。梳理政府会计制度内容可以发现,其不断推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向精细化管理、管理安全性方面发展,并将现阶段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弊端予以暴露,加强弊端的处理工作,能够全面提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质量,实现事业单位的长足发展[4]。

三、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一)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不足

目前,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大部分的事业单位均采用两套系统,两个系统之间相互独立,每一套系统都可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予以监督管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效率,但由于两者的独立性,信息无法实现共享,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造成较大的影响, 使得固定资产账核对、 账实核对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难度,即两个系统之间未能做到信息的透明,无法对固定资产信息实现动态管理,信息孤岛现象较为严重,在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中甚至出现偏差,降低固定资产管理成效,为提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成效,应重视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不断增强信息技术运用水平,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发展,符合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也符合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5]。

(二)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不完善

部分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工作存在错误认知,不重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权责不分的情况,主要表现在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资产管理部门对事业单位现存的固定资产予以简单清算, 财务部门则对固定资产进行账务处理, 两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内容脱节严重,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落实产生制约成效。在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中, 事业单位并未严格按照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开展核算工作,导致固定资产最终的核算结果与最初的预算结果不相符,难以充分反映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不利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同时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产生不利影响,为增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质量,重视固定资产管理核算工作与预算管理工作的充分结合, 助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6]。

四、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策略的制定

(一)依托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共享平台

事业单位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且在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 构建不同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增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成效,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成效的提升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应借助大数据技术,构建信息共享平台,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信息平台的建设可从多个管理系统中获取固定资产管理信息,高效地完成账核对、账实核对工作,增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准确性, 及时发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处理。第二方面,利用信息平台可实现对固定资产精确统计,该统计属于全面的,从固定资产财务方面入手,可实现资产数量、净残值。 计提折旧情况、账面价值以及原值等信息的统计工作;从固定资产使用的实际情况入手, 可实现对固定资产的闲置情况、使用频率、存放位置等信息予以整理,促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直观地了解事业单位固有资产情况。 另外,通过信息平台,资产管理人员可将整理后的信息与账务系统中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避免出现账实不符的现象,增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质量[7]。

(二)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深度

在政府会计制度中,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模式予以调整,主要从原有的预算会计模式转变为双行模式, 即预算会计模式与财务会计模式共同运用模式。 为提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成效,应注重固定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程度的深化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设置预算关键控制点,该控制点可以实现对固定资产的配置管理, 且依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设置预算关键控制点,按照控制点数量不同,可为单点控制也可为多点控制;按照项目不同,可依据个人情况设置控制点,也可按照核算项目设置控制点。重视预算关键控制点的设置,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成效提升有重要意义。第二,建立固定资产配置标准体系,不同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情况有所不同,固定资产配置标准体系不能一成不变, 而需要立足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将固定资产按照结构、存量、分类细化标准等内容,实现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配置体系构建。第三,建立固定资产预算评价指标体系,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中,应强化固定资产预算执行力,可通过固定资产预算评价指标体系、考核预算绩效考核机制建设等多种渠道给予保障, 确保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工作成效的提升, 对固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起到助力作用, 进而实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工作[8]。

图1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路程图

(三)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流程

在政府会计制度落实中, 事业单位就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建立相应的流程,即如图1 所示。

事业单位固定管理工作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固定资产取得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内容为固定资产采购价格、入账价值的核对工作,避免出现账实不符的现象;第二阶段为日常管理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内容为固定资产分类管理工作阶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就不同固定资产划分责任人,明确责任人的责任,旨在解决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不到位问题。第三阶段为处置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为报废固定资产处理,严格按照政府会计制度中就报废固定资产处置标准予以处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政府会计制度中就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内容做出较大的调整,完善传统政府会计制度中存在的不足,采用细致性的管理工作方法,实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有助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质量的提升, 对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控制点会计制度精细化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GNSS RTK高程拟合控制点选取工具设计与实现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顾及控制点均匀性的无人机实景三维建模精度分析
会计制度改革对疾控机构财务管理的影响探索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NFFD控制点分布对气动外形优化的影响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政府会计制度》创新研究及改进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