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友养老:路在前方
——访长友养老服务集团董事长冯胜

2021-03-10丁国平

福利中国 2021年5期
关键词:长者养老院养老

· 本刊特约记者 丁国平

长友雅苑

北京,深秋时节,柳树尚绿,银杏微黄,层林尽染。借着这一派秋色,我走进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坝郊野公园北门西侧的北京市朝阳区长友养老院(以下简称“北京长友养老院”),长友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友集团”)董事长冯胜热情迎接了我。

踏入长友养老院楼内大厅,我环顾四周,养老院整体环境宽敞优雅,温馨时尚,一番别样风情。我随着冯总乘坐电梯来到4层顶楼。秋日淡淡的阳光透过屋顶蓝色的玻璃洒在地板上,十分惬意。

在会客室明亮的落地窗前,冯胜介绍,窗外不远处,朱红色外墙的三层楼建筑群是长友养老为自理老人打造的活力社区和为失智老人打造的认知症照护中心,与我们身处的为失能老人打造的长友养老院,共同组成了一个CCRC持续照料社区,这也是长友养老产业集群的雏形。

我们在沙发上随意就坐,聊起了长友养老的创业经过。

冯胜,原在上海从事医疗器械研发和生产,经营做得风生水起,业绩丰硕。2008年,北京隆重举办第29届奥运会,一向热衷于公益慈善事业的冯胜夫妇为了表达家国情怀,与合作伙伴一道,向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捐赠了一个“大树园”;2021年,冯胜夫妇又向北京市政府捐赠“神木廊”“神木博物馆”等诸多公益慈善项目。

而在那时,北京市的老龄人口已然呈现快速递增的趋势,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正需要社会力量关注并投资建设新的综合性养老设施。于是冯胜与朝阳区各级政府充分沟通论证之后,便下定决心踏上了养老事业之路。

冯胜认为,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一样,都是关乎一个国家百姓福祉水平的重要民生领域,也是未来的朝阳产业,值得探索与付出。

“朝阳区领导说让我来干,我就来干了。”聊起当时的情景,冯胜说得很轻松,但到真正进入角色,落到实处,却是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养老的要义,是让老年人晚年生活在大家庭的状态"

2012年,长友养老服务集团正式成立,冯胜披挂上阵,带领团队进入养老产业。什么是养老?怎样做养老?老人为什么要进养老院?

养老院到底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养老服务团队怎么建设?

作为民营企业,怎样才能活下去?求发展?

……

若干个问号,在冯胜的脑海里碰撞。

面对挑战,他与专家交朋友,多方请教;带领考察小组走出去,用了2年多的时间,到加拿大、美国、日本、荷兰等国调研、考察,对养老服务的认识逐渐清晰,思路也趋于明朗。

冯胜说:“通过几年的调研,我基本读懂了养老的要义,搞懂了老年人的需求。”

而在面对管理团队时,他掷地有声:

“长友人要有视天下父母为我父母的情怀,否则干不好养老这行当!”

“不能在中国养老的原有模式上干,否则没有发展前途!”

“国外的经验,不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要研究分析,走自己的路!”

长友集团认定:“养老的要义,就是让老年人晚年生活在家庭的状态”;同时也确定了“慎于思、专于业、力于行”的企业精神。

对此,冯胜是这样解释的:

慎于思,就是要以老人的真正需求为本,反复思考,寻找规律,不能一拍脑袋想当然。

专于业,就是做养老要讲究科学,精益求精,服务既要标准化,更要精准化和人性化。

长友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冯胜

力于行,就是要有行动。北京市朝阳区长友养老院是长友集团进行养老服务的实践基地,要有可行性、可靠性和可发展性。

在多方研究综合的基础上,长友养老院融合国内外养老模式的精髓,确立了以“家”为核心的设计理念。

怎样将养老院建成像长者的“家”一样?如何做到适老性和舒适度是第一目的。于是,长友集团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周燕珉(教授)工作室等多家中外知名建筑设计机构合作,冯胜更是亲自带领团队,从长者实际需求出发,参与到养老院的整体设计和规划中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北京市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各社会团体组织及同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两年基础设施建设,于2014年9月建成了一期工程——长友雅院,其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拥有床位238张,2015年4月正式接收入住长者。项目同期配建了一座3000平方米的配楼,无偿捐赠给了朝阳区东坝乡作为当地社区卫生院使用。

“十二五”期间,随着国家政策的全力推动,养老服务市场全面开放,长友集团积极响应,紧跟步伐,乘势而上,于2017年“十三五”期间又打造了长友二期工程——长友慧院与长友颐院,其中长友慧院(认知症照料中心)近8000平方米的设施精准对焦失智老人、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和专业化服务;而4万平方米的长友颐院,则拥有515张床位,为活力老人营造了属于自己的温馨家园。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目前,北京长友养老院在院长者近千人,功能明晰的服务板块提供了标准化的服务与管理,为全龄长者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持续照料养老服务。同时,凭借着毗邻3500亩天然氧吧东坝郊野公园和社区医院的优势,努力为长者打造集医疗、养老、养生、康复、娱乐等为一体的智能化的高品质养老服务,创立了北京市一流的养老服务品牌,成为养老行业界的一颗璀璨明珠。该院在2018年通过了北京市养老服务等级划分与评定审核;在2019年7月取得北京市“四星级”养老机构的荣誉。

"养老院提供服务的核心,是时刻关注并满足长者的需求"

冯胜认为,养老院的服务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标准。这是对服务人员的要求,服务人员与管理职责的态度、行为、动作要符合养老服务领域各类标准,这是规定动作。

二是关注需求并及时改进。养老院从上到下都需要时刻关注老人的需求,有效提供针对性服务,这是做好养老工作的金钥匙,也是每个员工的自选动作。

冯胜决定将自己后半生的智慧和感情全部给予长者。他说:“做好养老工作,需要有爱心和善心,但这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责任心——就是对老人的关注。”“你对老人的关注度决定你工作的质量和品味,也意味着你人生道路上前进的速度,更标志着企业发展的态势和明天。”

他认真地分析了三类老人的特点和需求:

第一类是活力老人。他们完全能自理,能吃、能睡、能玩。但由于子女不在身边,他们感到孤独,因此来养老院生活,他们就需要有更大的活动空间,有更多的朋友进行交流。对他们的关注,就是要提供“家”一样的方便和感受。所以,长友颐院1、2、3号楼主要以家庭式养老为主,提供送餐上门、医疗上门、生活保障、活动开展等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设计的房间有一居室、二居室,室内配有厨房、浴室、洗衣机、冰箱等设备。长者可以自己采购,自己做饭;也可以到院区内的公共食堂点餐;同时,长者们还可以自行在网上采购所需的各类物品,物品送到院里后,有专门的养老服务管家分送到每位长者的居室。而入住长者的子女可以随时前来与长者同住,不再另行收费。总而言之,对于这样的活力老人,当他需要时,养老院的服务人员可以及时出现在他的面前,满足他的需求;当老人没有需要时,养老院的服务员则不会过多地掺乎老人的正常生活。——这是一种普惠式的关注。

第二类老人是失能半失能老人。他们因各种疾病或情况导致生活能力丧失或部分丧失,而在家中无法得到专业化的照护服务,入住养老院则是一种既能够得到社会关爱,又能够抚慰身心的解决方案。

冯胜说:“目前在院的老人中,自理老人占20%,失智老人占30%,失能老人占50%,因此,对失能老人的服务,是服务的重点,需要给予特别关注,更需要用心的精准服务。”

第三类是认知症老人。他们看似健康,但由于失去了认知能力,因此要为他们营造一种能够模仿正常社会的便于融入的轻松环境,为此对认知症老人特别开展了一系列非药物干预的疗法,如音乐疗法、餐饮疗法等,目的就是要将他们尽可能地恢复“生活态”,维护他们的生活与生命尊严。

失智老人专属的长友慧院,以独特圆楼设计理念、组团式的运营服务保障模式的认知症专门护理机构,目前在北京仅此一家。我站在长友颐院1号楼的三层朝它眺望,大圆柱式的楼体,搭配着珐琅蓝的圆顶,在太阳余晖下显得格外耀眼。从规模上讲,在专门收治认知症长者的养老院中,它的单体建筑规模堪称国内的“大哥大”。而此楼是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周燕珉教授亲自操刀设计,并入选了国际阿尔兹海默协会(ADI)《设计、尊严、认知症:与认知症相关的设计和建筑环境》案例名录。

来到长友慧院时,慧院的李院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李院长,东北人,胸前佩戴着共产党员的徽章,干练的体态,微笑的面容,说话轻声细语,给人一种天然的亲和感。她曾在部队医院神经科工作多年,有着十分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

她介绍说,这里的老人是组团生活,8至10人为一个组团,每个组团有3到4名护理员负责护理,每个组团区域之间都有门隔开,可以很方便地打开、关闭。这样既可以防止长者走错区域,又可以在需要的时候便于不同组团之间的相互交流。而为了帮助认证症长者识别自己的住处,每个组团的墙壁刷的颜色都不一样,有褚色、蓝色、粉色、浅灰……

我们到来时,正好是老人用晚餐的时间。每个组团都有一个独立的多功能公共空间,可以让长者聚在一起用餐、看电视、洗衣服、做饭、做活动,等等。此时,七八个老人正围坐在桌旁,由护理员为每个人分好餐,再送到各位老人的面前,其中有些老人则需要护理员提供助餐服务。而当他们见到李院长时,就像见到自己的女儿一样,有的朝她摆手,有的向她微笑,一位99岁的老爷爷正吃着饭,只见他放下筷子,朝她点了一下头。李院长也走上前去,轻拍着几位老人的肩膀,微笑着称赞道:“你们吃得好香啊!”

她说,她来这里工作两年多了,慧院入住的所有老人,都是她一个一个接进来的,她和他们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

李院长告诉记者,这栋楼里共有122张床位,大部分都是单人间,而房间床头的墙壁上的颜色也都是不一样的。入住的这些认知症老人,他们对日常事务的记忆与认知水平已经严重衰退,而通过对颜色的反复记忆,他们一般都不会走错房间。

这时,记者见到一位非常年轻的护理员姑娘正蹲在地上,熟练地帮助一位88岁的老奶奶吃药,奶奶很听话地把药吃了。而她也为奶奶轻轻地鼓掌。

姑娘叫小宋,河南人,她在大学学的是老年产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后一直做养老工作,来这里工作快一年了。

“你在这儿工作愉快吗?”记者问。

她开心地轻轻笑笑:“挺愉快的啊!我们经常会受到老人家属的表扬和夸奖。”

“有什么例子吗?”

“有的老人在家时坚决不吃药,一直说我没病,到这儿以后就好好吃药了,家属都感到很惊讶。”

“那你用的什么方法?”

“我开始时说,奶奶,这是我煲的汤,您尝尝,她喝一口,再喝一口,她就记住这个动作行为了。慢慢地,只要我把药放在她手上,她就顺利地吃了。”

“这是学校老师教的?”

“不,这是我慢慢琢磨出来的。”她又轻轻地笑了笑,微笑中有点得意。

……

离开时,我随着冯胜走过了院区中央的小广场,见有两位女士带着小孩在儿童区玩耍,我以为是来探望老人的亲属,上前询问,才得知她们并非北京本地人,父母在这儿养老,她们白天在附近上班,下班之后便回到这里陪伴长辈。

“你们觉得这儿怎么样?”

“挺好的。”她们开心地说,“这里不但环境好,服务好,还特方便,像自己的家一样,既能照顾到工作,又能有时间多陪陪爸妈,弥补过去曾经缺失的亲情。”

"让员工愉快地工作和有尊严地生活"

“让员工愉快地工作和有尊严地生活,最好的方法就是设计和实施一套有效的提高收入水平的体制和机制”——这是冯胜一句掏心窝子的话。

在具体做法上,首先,长友集团建立了党支部。2017年,经北京市朝阳区东坝乡党委批准成立了长友养老院党支部,党支部在册党员14人、流动党员22人,党支部成立以来发展党员3人。北京长友养老院的三个分院院长都是共产党员,其中长友雅院与长友颐院院长都是新发展的党员,为党支部建设输入了新鲜的血液,长友的全体党员政治思想觉悟高、奉献意识强,能够紧贴工作实际,特别是在抗疫情的战斗中,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2018年、2019年、2020年连续3年被上级党组织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

二是采取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服务的老人多,服务的质量好,收入就高。长友集团员工的待遇高于同行平均水平。

三是通过加强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员工生活工作中的协调疏导与沟通作用,让员工特别是让年青人有归属感、安全感。让员工感到在这儿工作有干头、有奔头,同时能够得到尊重。

实践证明,长友集团正稳步走在发展的大道上。2019年11月,长友台州养老院开业;2020年12月,长友中卫养老院开业;2021年7月,长友平湖养老院开业;2021年8月,长友恒大养老院开业;2021年10月,长友再次中标浙江嘉善公建民营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并计划在2022年底投入运营。届此,由长友集团经营的北京和外地的养老机构共有近4000张床位。

据介绍,长友集团正在规划新增建设2500张养老床位。

同时,长友集团在上海青浦和江苏南通建有老年辅具产品研发机构和生产工厂,形成了老年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租赁、评估、适配于一体的辅具技术服务体系,并拥有北京市老年人能力评估资质。

面对成果,我感慨长友集团这些年来为长者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冯胜淡淡地说:“我们还在探索中求发展,要不断总结经验,扩大养老事业,去承载更多的社会责任。”

谈及未来的发展,冯胜说:“由于思想认识、消费水平、生活习惯、生活态度和地域差异,长友北京模式,对于三四线城市,不一定完全适合。集团下一步发展的重点,将瞄准三四线城市,在更多的地区建成不同模式的养老机构,让更多的老年人有家的归属感,安享美好的晚年幸福生活。”

这是长友集团的创业发展之路。有冯胜这样优秀的企业家在养老服务创新发展道路上的执着前行,中国的养老服务事业定会有灿烂而充满希望的未来。

猜你喜欢

长者养老院养老
养老生活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This 11?year?old student brings joy to seniors one wish at a time 11岁学生助梦养老院
大象“长者”会把生态知识传给下一代
In My Next Life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弟子规》节选
Love Counts More爱心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