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用否定“哪知道”的历时发展及其功能分析

2021-03-10葛锴桢史梦新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张恨水构式语料

葛锴桢,史梦新

(河南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3)

“哪知道+X”结构是由疑问代词“哪”与动词“知道”一起构成的疑问结构。有关“哪知道”的研究,目前学界主要有两种研究模式,一种是从疑问代词“哪”入手,认为“哪”用在反诘句中,可以用于否认某事的可能性或否认某种判断的真实性,如王力[1]、吕叔湘[2]等。袁毓林、刘彬[3]还讨论了“哪里”类反问句否定意义的形成与识解过程,认为“哪里”类反问句在“疑有信无”“疑正信反”等怀疑原则的指导下涌现出否定意义。一种是将“哪知道”当作表达否定的一种固化格式,研究其语法化的过程和形成原因,如张晓涛、邹学慧[4]。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针对“哪知道”的整体研究较少,只有李欣欣[5]和刘艳[6]从语篇角度较为全面地探讨了“哪知道”作为话语标记在篇章中的使用情况,但很少有人从构式角度出发去分析“哪知道”的构式义和所表达的语用功能。基于此,本文从构式角度出发,在语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哪知道”进行历时考察,探讨“哪知道”的构式语义,并结合不同语体中的语料分析该构式所表达的不同的语用功能。

本文研究的“哪知道”在语言形式上还包含“哪儿知道”和“哪里知道”这两种形式。为行文简便,后文均使用“哪知道”。我们将“哪知道”出现的语体分为书面语和口语,书面语的语料主要来自BCC语料库的中国文学领域,共搜得有效语料318条,口语体的语料来源为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语言语料库(MLC),得出有效语料57条,总语料数为375条。

一、“哪知道”的形成与发展

疑问代词“哪”在以前都写作“那”,读作上声,“那”的反问用法产生于东汉,主要是出现在佛经或经典典籍中。例如:

(1)我家赀那得如子廉耶!(《三国志·魏书·曹洪传》)

用于反诘的“那”常与能愿动词“得”“能”一起使用,形成“哪得+V”句式,意思是“怎么能”,用于否定动作实施的可行性,可见此时“那”表示否定的用法已经出现。

从汉魏六朝至中唐时期,“那”开始主要用于反诘,用于真性询问的不多。例如:

(2)那得初不见君教儿?(《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3)卿那得如此诡异!(《北齐书·祖珽传》)

“那知道”的连用最早出现在宋代,最初大多用的是“那知”。例如:

(4)三时出望无消息,一去那知行近远?(唐·崔浩《代闺人答轻少年》)

(5)尔爷只为一杯酒,此别那知死与生。(唐·元稹《别毅郎》)

例(4)中“那知”用在反问句中表示的意思是“怎么知道”,即“去的时候怎么知道路的远近”。例(5)中“那”用在陈述句中表示否定含义,意思是“这次告别后不知生死还能不能相见”。这一时期“那知”大多用在陈述句中,加之这一时期“那知”的用例较少,使用频率不高,仅出现在佛经和诗文中,只能看作临时的组合。

元代“那”后开始出现双音节动词“知道”,主要出现在话本和元曲中。这一时期“知道”后面的宾语成分逐渐复杂化、独立化,“知道”与“那”的联系渐趋紧密,再加之“那知道”语法位置发生了变化,大部分都出现在句首或人称代词之后,用在句子中一起表示否定。但这一时期用例不多,仅有3例。例如:

(6)娘子,我那知道还有完聚的日子!(元·关汉卿《包待制智斩鲁斋郎》)

例(6)“那知道”在语义上有比较明显的否定含义,表示“我不知道”。“那知道”和焦点引述成分“还有完聚的日子”,组成“那知道+X”格式。只是使用频率不高,尚未成为常见用法。

从明清时期开始,“那知道”使用频率增高,同时“哪知道”也开始大量出现,“哪知道”和“那知道”并行使用,二者虽然形式不同,但用法类似,都可以用来表示否定含义,且结构逐渐凝固,不能随意地拆分替换。如:

(7)这日,好容易到了襄阳。各处店寓询问,俱各不知。他哪知道,北侠等三人再不住旅店,惟恐怕招人的疑忌,全是在野寺古庙存身。(清《七侠五义(下)》)

民国时期“哪知道”的使用频率已大大超过了“那知道”,“哪知道”有68例,“那知道”只有7例。此时“哪知道”已经成为一个固化结构,并且还可以连接分句和句子。如:

(8)“嗨,道爷,您哪知道,他到人家时,半斤一个的大馒头,必须二十五个,少了不行。您说谁管得起?”(民国《雍正剑侠图》)

通过历时梳理可知,疑问代词“那”的反问用法最早出现在东汉,宋代开始出现“那知道”的用法,但这时“那”和“知道”只能看作是临时的组合。随着“知道”后面的宾语成分逐渐复杂,和“哪”之间的结合渐趋紧密,句法位置也发生了变化,通过重新分析使“哪”和“知道”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再通过频繁的使用变成一个固化结构表达否定。

二、“哪知道”共现成分及构式义分析

“哪知道+X”的意义不是疑问代词“哪”与动词“知道”及表述内容“X”的简单相加。它借助结构紧密的“哪知道”来强化否定,突出句子的否定意义,彰显言者的情绪态度。也就是说,该表达式的意义来自其组成成分且大于其组成成分之和,是一个标准的构式,其中“哪”和“知道”都是常量,“X”是变量,下面我们先分别对“哪知道”和“X”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哪知道+X”的构式语义。

(一)与“哪知道”共现的语言成分分析

在“哪知道”前面出现的成分大多都是人称代词和人物名词,这主要是为了明确和强调指称对象,可以指向说话者本人,也可以指向叙述主体。例如:

(9)小乙说:爹你生什么气?平日你把钱藏得那么严,要十元八元你像割身上肉似的,我哪里知道家里有钱?那些字画卖了,卖多卖少谁还顾得,只要你人出来,你是有手艺么,你不会再写就得了!(贾平凹《废都》)

(10)秀姑道:“这话对。只要说明白了,把这事揭过去了,大家乐得省点事,干吗还闹不休。”沈大娘道:“大姑娘!你哪里知道,我这丫头长这么大,重巴掌也没有上过她的头;不料她现在跟着将军做太太,一呼百诺的,倒会打的她满身是伤。你瞧,我有个不心痛的呀!”(张恨水《啼笑因缘》)

(11)真的,我觉得心里堵得慌,满腹愁苦却不能对任何一个人说。看着每个亲友都忙着给我张罗婚事,我心里真不是滋味,他们哪里知道我的心思!(王小波《东宫·西宫》)

(12)“好劳动人见不得游手好闲的人咯!”“哎!真该死!”老九凄慌起来,“老汉哪知道,咱是有劲没处使呀!”(陈忠实《小河边》)

例(9)中“哪知道家里有钱”的指称对象是说话人“我”。例(10)里的“大姑娘”和“你”是同指成分,是说话人为了反驳对方的观点而对指称对象的一种强调。例(11)“哪知道”前端的“他们”指的是“每个亲友”,如果去掉“他们”,指称不明,句子不成立。例(12)中的“老汉”指向的是叙述主体。

“哪知道”前面的主语有时候可以省略,省略之后有些句子通过上下文语境就可以补出主语,有的却无法补出。如:

(13)曼倩道:“花钱倒在其次,只是心思白费得可恨。好好一个星期日,给他扫尽了兴。来呢说来,不来呢说不来。他只要浮皮潦草,信口敷衍你一声,哪知道人家要为他忙。”(钱钟书《纪念》)

(14)“她闹的笑话才不少呢!大概是想卖弄她有几件土里土气的衣服罢,上学期她光是衣箱就带了三只,哪里知道没有几件是时髦的,大方的……”(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

例(13)中通过前文的信息,可以补出“哪知道”的主语“他”。例(14)表示的句意是“没想到没有几件是时髦的,大方的”,根据上下文无法补出具体的主语,只是表达说话者意外的态度。

“哪知道”中间可以插入能愿动词“能”“会”,“能”和“会”都可以用来表达某种可能性,而“哪知道”否定的也是说话人对某个事件知晓的可能性,因此可以共现。

(15)晚香听说,果然就不向下缩,问道:“送些什么来呢?”凤举道:“人家送礼,我哪里能知道他送些什么?”(张恨水《金粉世家》)

(16)家树这才停住脚道:“我看见你们家里没人出来,以为里面没人,所以走了。”沈大娘道:“你没有敲门,我们哪会知道啊?”(张恨水《啼笑因缘》)

例(15)中“哪里能知道”否定的是知道送些什么东西来的可能性,例(16)中家树在看到家里没人出来时认为里面没人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沈大娘用“哪会知道”对这种可能性进行了否定,同时与“哪知道”相比,提高了对方的可接受性。

在结构形式上,“X”可以是词,如例(17);也可以是短语,如例(18);最多的是句子,如例(19)。

(17)“‘羞羞’这闺女见了谁都敢骂,皮打皮闹,和她这名儿可全不一样。她哪里知道害羞!”(张炜《我在高原》)

(18)他顿了一顿,便道:“从前那些话还提它干吗?曼璐,我听见说你得到了很好的归宿,我非常安慰。”曼璐淡淡地笑了一笑道:“哦,你听见他们说的。他们只看见表面,他们哪儿知道我心里的滋味。”(张爱玲《半生缘》)

(19)“我老孔头的心气得天天疼呵!当初跟他们打仗都不怕,现如今天下是咱的了,我怕啥?不就因为咱穷吗?我哪知道咱为啥总穷?人家小日本打了败仗为啥反倒富了?愈穷愈受穷,咱不能再穷啦!”(1995年《作家文摘》)

在一些对话语体中“X”有时可以省略,看作是“X”的零形式。省略后,说话者的否定意味和情感态度更明显。例如:

(20)杨杏园道:“我虽不要,我路上却有人要。不知是几部什么书?”洪俊生道:“我是个外行,我哪里知道?你要看那个书,却是现成,现在放在未央俱乐部,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去看。”(张恨水《春明外史》)

构式中的“X”不管是词、短语还是零形式,都能补充成为结构完整的句子,如例(18)可以补充为“他们哪知道我心里的滋味是什么”,例(20)可以补充为“我哪里知道是几部什么书”。语料统计显示,句子是“X”的主要表现形式,此类语料共有181条,占总数的48.27%,其次是零形式,共有133条,占总数的35.47%。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哪知道+X”中“X”的结构形式语料比例表

句子的信息一般可以分成旧信息和新信息。旧信息指的是对前文的回指情况,即回指的先行项与回指项相同。在“哪知道+X”构式中,表现为“X”有明确的前文回指对象,且“X”是近距离指代。这时“X”可以是对原话的引述,也可以是对观点的简单复述。例如:

(21)“他的统将是谁?”“俺哪知道他的统将是谁,只听说驻在武清县。”(徐兴业《金瓯缺》)

(22)真的,我觉得心里堵得慌,满腹愁苦却不能对任何一个人说。看着每个亲友都忙着给我张罗婚事,我心里真不是滋味,他们哪里知道我的心思!(王小波《东宫·西宫》)

例(21)中“X”与先行项在内容和形式上一样。例(22)的先行语表达的是同性恋对人生造成的困难,而“X”直接用“我的心思”这个短语替换了前面的句子,使形式变得简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X”的零形式也是对引述内容的回指,将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仍是X。例如:

(23)“那些女学生呢,她们跟咱们是不是一样呢?”“这我哪知道?”大凤心酸地顶了她一句。(老舍《鼓书艺人》)

例(23)中将“哪知道”后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就是“哪知道她们跟咱们是不是一样呢?”

新信息一般也是句子的焦点,一般是不能从上文中预测到的信息。此时“哪知道”前面的内容可以是说话者主观预期内的信息,“X”是超出言者预期或反预期的信息,如例(24),也可以是上文没有提到的信息,如例(25)。

(24)阿紫只道师父只在星宿海畔享福,决不会来到中原,哪知道冤家路窄,竟会在这小饭店中遇上了。(金庸《天龙八部》)

(25)孩子们也很礼貌,他们欢欢喜喜地吃着笑着。这些不懂事的娃娃们,哪里知道庄稼人屋头因为死了家禽家畜而带来的财政上的困难呢!(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例(24)中“哪知道”的前项是说话者的主观预期,属于言者本身就知道的信息,而后项“冤家路窄,在小饭店遇上”则是超出言者预期的信息,也就是新信息。例(25)中前面还在说孩子们在开开心心地吃着笑着,而“X”的内容属于话锋一转所引出的新的话题。

我们将“X”出现的语境分为对话体和叙述体,对话体涉及在中国文学领域出现的对话双方的话语以及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语言语料库中以对话形式呈现的语料,叙述体指的是除对话体之外的语言形式。其中出现在对话体的语料有235条,出现在叙述体的语料有140条。在对话体中,“X”为新信息的语料数为94条,为旧信息的数量为141条;在叙述体中,“X”为新信息的语料数为96条,为旧信息的数量为44条。因此,“X”进行回指的情况更多地出现在对话语境中,表示新信息的时候则较多地出现在叙述语境中。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哪知道+X”中“X”的内容语料统计表

(二)“哪知道”的构式义分析

通过总结,我们发现“哪知道”构式所表达的语义是表达对回指信息的否定或对新信息感到意外。至于构式义的来由,我们推测“哪知道”经过以下三个阶段从而形成了表达语用否定的功能。

第一个阶段:“哪知道”用在疑问句中,表示真实的询问,疑问代词“哪”就是句子的信息焦点,相应的答话系统也针对“哪”这个疑问代词展开,即言者需要得到一个特定的答案,此时“哪”前面常出现“从”“在”等介词。如:

(26)记者:你第一次知道有关性别方面的知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是从哪儿知道的?

受访者:初一的时候。学校,生物课嘛。(《中国之声》)

例(26)记者对时间和地点进行了询问,说话者需要给对方一个准确的回答。

第二个阶段:“哪知道”前面还可以出现“从”“在”等介词,但说话者已经有了或真或假的倾向性认识,只是表达了对来源的一个意外的态度,有时候为了强化这种态度,后面还可以与“竟”“竟然”共现。如:

(27)“你从哪儿知道的这么多?”胖子打断娄红问。“我知道的还不止这些。你们还能把我们的事儿捅到单位去,找领导什么的,其实你们不必麻烦了,我们单位他老婆早就去闹过了。”(皮皮《比如女人》)

(28)谢先生差点没气得吐血,他勉强屈尊,降低了自己的身份自承为下人,来向自居为下人的小香说话,哪知道竟然换到这么一个答案。(古龙《圆月弯刀》)

在例(27)中,说话者并不是真的想要一个特定的回答,而是对娄红知道那么多信息感到意外。例(28)中,谢先生没想到自己的行为竟然换到了一个让自己的失望的结果,“哪知道”和“竟然”共现使用更强化了这种意外的感情。

第三个阶段:随着介词的脱落,“哪”的指代作用逐渐消失,表示疑问的作用也逐渐减弱,反问的功能渐渐显现出来,说话者不需要获取信息,心中已有了确切的答案。此时后面跟动词“知道”结合表达“不知道”。例如:

(29)大福笑道:“我妈说着了,你果然知道得比我们清楚。”赵老四这才醒悟过来,自己说话,一时失于考虑,竟露出破绽来。便笑道:“我哪里知道这事?”(张恨水《欢喜冤家》)

例(29)表达的意思是“我不知道这事”,这时候“哪里”作为信息焦点的地位已经丧失,进而导致本应负载的信息也随之脱落,疑问域变成了一个空域,言者在说话时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再通过反诘句式体现出来,否定的功能得以实现。

“哪知道”表达否定时是一种语用否定,语用否定指的是听话者单从句子的字面意义无法判断出这句话是否表达否定语义,其真实的语义需要听话者凭借语境、特定的形式、特定的语气等推测出来,这种否定是隐含的或潜在的,常暗含了说话者的主观态度或立场。例如:

(30)道静趁机说:“我跟您一样,也受过点苦。我是后娘养大的,她待我不好……可是,东家都是富贵人家的人,他们哪知道咱们穷人的苦。”(杨沫《青春之歌》)

例(30)无法从句子的各组成成分所表达的字面意义获取到句子表达否定,需要依赖语境来推导它的含义,表达了说话者不满或无奈的主观态度。

三、“哪知道”的语用功能

沈家煊认为:“主观性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地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也就是说,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7]“哪知道+X”由于语境或对方说话内容的不同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语用功能,根据语料分析可以分为否认、辩驳、意外、不满和无奈以及谦虚和感激这五类。我们将各种语用功能出现次数的情况总结为表3。

表3 “哪知道”的语用功能在不同语体中的语料数

从表3可看出,“否认”这种语用功能出现次数最多,有140条语料,占37.33%;其次是“意外”的语用功能,有134条语料,占35.73%;再次是“辩驳”的语用功能,有85条,占22.67%。除了“意外”之外,其他几种功能出现在对话体的次数明显多于叙述体,这也与参与对话体双方的互动直接相关,即否认、辩驳、不满和无奈、谦虚和感激都具有较强的互动性,而意外多出现在叙述体中则与文学表达手段相关。下面我们将结合具体语料对这些语用功能进行阐述。

(一)否认功能

否认是当说话者对于某一事实不了解或者对对方的言语行为不予承认,进而表现出的一种否定态度。在表达“否认”的语用功能时,“哪知道”前面经常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共有61条语料。例如:

(31)“您见过这孩子?”我问,话出口又觉得冒昧了些。“不认识。没见过。我哪里知道。”她连连否认,手在围裙上蹭了正面蹭反面,好像手掌是一柄刀。(毕淑敏《妈妈福尔摩斯》)

(32)黄德复说:这些情况你知道?庄之蝶说:我哪里知道?整个会议庄重热烈,里边还有这么多根根蔓蔓的事!(贾平凹《废都》)

例(31)(32)“哪知道”前面使用的都是第一人称代词,因为在表达否认态度时,需要从说话人的主观视角出发,来表示对所述话语的不承认或不了解。而且在例(31)中说话者还连用三个否定成分“不认识”“没见过”“哪里知道”来强化自己的感情态度,表明自己是真的没有见过这个孩子。

(二)辩驳功能

辩驳即争辩和反驳,当说话人不同意别人某种观点看法时,用“哪知道”反问句表达,或直接用来表明反对态度,或提出反对理据予以辩驳。这时候,“哪知道”前面共现的成分主要是第二人称代词,有41条语料,增强了辩驳的对象性特点。例如:

(33)江老五笑道:“姑娘回娘家住个周年半载的,那也多得很,这也算不了什么。”毛三叔道:“唁!你哪里知道?我听到人说,她在家里,每日打扮得像个花蝴蝶似的。自然这也就不算她犯罪,你二位看看这个。”(张恨水《北雁南飞》)

(34)倒是姚老太太不大明瞭这句话的用意,作一个笼统的话,带问带说道:“这孩子倒是很好的。”延栋默然了一会,然后苦笑道:“你老人家哪里知道?这孩子从今日起,不必上学堂念书,就让她在家里帮着作一点杂事吧。”(张恨水《北雁南飞》)

因为在对对方的观点进行反驳的时候,“哪知道”前面的主语需要进行明确地指向,如例(33)中的“哪知道”对江老五所说话语进行直接反驳,然后表达自己的观点。例(34)中“你”和“老人家”是同指成分,表达言者对姚老太太所说话语的不赞同。

(三)不满、无奈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说,不满和无奈是一种需要通过具体语境进行推导的隐性信息,所以我们需要通过上下文中出现的一些词语来体会言者的心情。例如:

(35)长顺对于老水手想象离奇处皱了皱眉,“这个大老官,坐在南京城,不是顺风耳,千里眼,哪知道我们乡下这些小事情。”(沈从文《长河》)

(36)王守义重重叹了口气:“你是守在市委书记身边,谁也不敢碰你。你哪知道下面的事情。”(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

“皱了皱眉”和“叹了口气”都可以从侧面看出说话者的情绪。例(35)老水手想要通过登报的方式宣传乡村的油坊,但是长顺认为城里的大官并不会对此关注,表达了一种对所处环境的无可奈何之感。例(36)中也是表达了说话者对对方不懂自己处境的一种不满与无奈,与前面的“叹了口气”相呼应。

(四)意外

“哪知道”本身的语义就带有“没想到、出乎预料”的意思,因为主要出现在叙述体中,所以前面经常省略人称代词或人物名词,这样的语料有81条;也可以与第三人称代词共现,有43条语料。而在话语表达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说话者对发生或者看到的事情感到超出自己的预期或与自己的预期相反。例如:

(37)那次,戏散了,人走尽了,宝柱没有见到父亲,他哪里知道,父亲在看戏时和人动了手,被揪到了派出所里去了。(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

例(37)中父亲在看戏时动了手抓到派出所中这个结果超出了宝柱的预期,是一种出乎意料的事情。

第二种,实际情况与正常的逻辑推断结果恰好相反。例如:

(38)我就直劝他,反正咱们姓祁的人没得罪东洋人,他们一定不能欺侮到咱们头上来!我是好意这么跟他说,好教他消消气;喝,哪知道他跟我瞪了眼,好像我和日本人串通一气似的!(老舍《四世同堂》)

“我是好意这么跟他说,好教他消消气”,按常理推断“他”应该对“我”表示感谢,但后项实际结果却是“他跟我瞪了眼,好像我和日本人串通一气似的”,与我们正常的逻辑推断结果相反,有产生意外之感。

第三种,表示发生了突如其来的变故。例如:

(39)你想,他的钱庄老板出了本钱,赊给王家宾一个县太爷的肥缺,叫他跟着来当会计主任,收回本利,哪里知道事出意外,王家宾上任未成,就落水淹死了。(马识途《夜谭十记》)

“哪里知道”的前项简单说明钱庄老板叫王家宾去做会计,收回本利,后项王家宾落水淹死是让人意想不到的变故,也是一种出乎预料的情况。

第四种,表示对比两种客观事实。例如:

(40)“森二爷只看到今天的热闹,哪知道十六七年前满目凄凉,惨不忍睹的情形。”

例(40)前项是说“热闹”,后项却提到“满目凄凉,惨不忍睹”,前后形成巨大反差,出人意料。

(五)谦虚和感激

当对方进行夸奖或感谢时,说话人可以用“哪知道+X”来应答,表面上看是否定对方的看法,但实际上起到了谦虚客套的语用效果。因为在进行对话的时候,说话人出于礼貌原则的需要,会在不损害对方利益的情况下通过否认的手段来表达谦虚或感激的功能。在搜索到的三条语料中,“哪知道”前面共现的成分都是第一人称代词。如:

(41)小秋摸着小德子的头道:“不要紧的,小孩儿都是这样。师妹,你很用功。”这最后六个字,他虽是说了出来,声浪低微得震不动空气。难为春华耳力极好,竟是听见了,便笑答道:“我哪里知道用功,用功也没有用处……(张恨水《北雁南飞》)

(42)何丽娜笑道:“我们谈什么报答。假使你当年不嫌我是个千金小姐,我如今还沉醉在歌舞酒食的场合,哪里知道真正做人的道理!其实还是你成就了我呢。”(张恨水《啼笑因缘续集》)

例(41)中当小秋夸奖小德子用功时,小德子为了能保证对话顺利进行,用“哪里知道用功”这种谦虚的说法进行回应。例(42)中何丽娜要表达的意思是:如果没有你的话,我是不会明白做人的道理的,借此表达了对对方的感激。

四、结语

“哪”由反问用法引申出了表示否定的用法,并且可以和动词“知道”一起使用表示“不知道”的意思。随着“知道”后面的宾语成分逐渐复杂化,和“哪”之间的联系则渐趋紧密,句法位置也发生了变化,通过重新分析,使“哪”和“知道”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经过频繁使用变成一个固化结构。“哪知道”前端经常与人称代词和人物名词共现,中间也可以插入“能”“会”等能愿动词,“X”在结构上以句子为主,在内容上可以分为新信息和旧信息。“哪知道”所表达的否定是一种语用否定,整个构式义大于其组成成分之和,表达的是一个整体的含义:对回指信息的否定或对新信息感到意外。在不同语境中“哪知道”可体现否认、辩驳、意外、不满和无奈以及谦虚和感激这五类不同的语用功能,其中表意外多出现在叙述体中,其他四种则多出现在对话体中。

猜你喜欢

张恨水构式语料
汉语构式化理论研究回顾及展望*
海量标注语料库智能构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构式语法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视频语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可比语料库构建与可比度计算研究综述
承继联接与俄语存在构式范畴的建构*
止谤莫如自修
张恨水谈择妻:要找一个能了解我的
构式语法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淡定哥”张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