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敏:干惊天动地事业,做隐姓埋名之人

2021-03-10

科研成果与传播 2021年2期
关键词:钱三强于敏氢弹

于敏(1926—2019),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1944—1951年在北京大学学习物理,毕业后,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后调入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历任多种重要职务。他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为我国核武器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1980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和共和国勋章。

服从国家需要,隐姓埋名一生

1926年出生于天津的于敏,青少年时代在一种“亡国奴的屈辱”中度过。内向、好静思的他,喜欢科学,而且对科学有一种特殊的寄托。1949年他以北京大学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考取研究生,1951年研究生毕业后被我国核物理学家彭桓武和钱三强所器重,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那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国家规划把原子核物理研究列为重点,领导希望于敏从事这一课题的理论研究工作。想到建国初期国家需要原子核理论方面的人才,于敏放棄自己钟爱的量子场论,服从国家需要,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经过几年的努力,于敏克服重重困难,发表了多篇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核物理文章。于敏原本以为自己会在钟爱的原子核理论研究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可是,1961年1月的一天,与时任二机部副部长、原子能研究所所长钱三强的谈话,让他的人生发生了重大转变。钱三强希望于敏能参加热核武器原理的预先研究。当时国家正在全力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也要尽快进行。

对一个刚刚崭露头角的青年科学家来说,这次转型意味着巨大牺牲,因为核武器研制集体性强,参与者需要隐姓埋名,常年奔波。尽管如此,于敏不假思索接受了任务。这个决定,改变了于敏的一生。从此,他隐姓埋名长达28年,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我国的核武器科技事业。

百日会战,形成氢弹设计方案

在国际上,氢弹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氢弹研究被核大国列为涉及国家安全的最高机密。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于敏虽然基础理论雄厚、知识面宽,但对系统复杂的氢弹仍然陌生。

于敏带领由30多名青年科研人员组成的氢弹预研小组,从基本物理学原理出发,凭借一张桌子、一把计算尺、一块黑板和一台简易的104型电子管计算机,以自强不息的信念,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不仅解决了大量基础研究问题,而且探索出设计氢弹的途径,为氢弹原理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氢弹研制进入冲刺阶段。1965年1月,于敏和邓稼先、周光召等科学家一起,向氢弹原理的突破发起总攻。1965年9月底,于敏带领一批年轻人前往上海,利用华东计算所的J501计算机(当时国内仅有的一台每秒运算达万次的晶体管计算机)对氢弹原理进行进一步探索,计算哪一个氢弹原理是可行的,创造历史的“百日会战”开始了。

当时的计算机性能不稳定,机时又很宝贵,不到40岁的于敏便经常在计算机房值大夜班(连续12小时),一摞摞黑色的纸带出来后,他趴在地上看,仔细分析结果。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于敏挑出了3个用不同核材料设计的模型,并且抽丝剥茧,让氢弹构型方向越来越清晰,最终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爆炸成功,创下最短研究周期纪录

虽然于敏从事的是核武器理论设计,但他对实验相当重视。为了研制第一代核武器,于敏八上高原,六到戈壁,拖着疲弱的身子来回奔波。

在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地处青海高原,在那里,科研人员吃的是夹杂沙子的馒头,喝的是苦碱水,茫茫戈壁飞沙走石,大风如刀削一般,冬天气温低至零下30摄氏度,道路冻得像搓板。于敏的高原反应非常强烈,食无味、觉无眠,从宿舍到办公室只有百米路,有时要歇好几次、吐好几次。即便如此,他仍坚持解决完问题才离开基地。

1966年12月28日,我国首次氢弹原理试验,为确保能拿到测试结果,试验前于敏顶着戈壁滩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刺骨严寒,半夜爬上102米的铁塔顶端,检查和校正测试项目屏蔽体的摆置。12时,氢弹原理试验进行。等在隐蔽室里的于敏一听到两个关键的速报数据后,脱口而出:“与理论预估的结果完全一样!”

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腹地,一朵巨大无比的蘑菇状紫色烟云产生的强烈冲击波卷起沙尘,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戈壁滩。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了!不过,这一刻,于敏并没有在现场,而是在2500多公里外的北京。他一直守在电话机旁,得知爆炸的威力和自己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长长地舒了口气。他说:“我这人不大流泪,也没有彻夜无眠,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时7年3个月,苏联为6年3个月,英国为4年7个月,法国为8年6个月,而我国仅用了2年8个月,创下了全世界最短的研究周期纪录。

由于保密和历史的原因,一直到1998年,72岁的于敏和他在中国核科技发展进程中的贡献才真正被解密。1999年,于敏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奖章,并在表彰大会上代表科学家发言。今天,当我们再次提起他的名字时,他已经成为一座永远矗立的丰碑。

参考资料

[1] 陈海波.于敏 :“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N]. 光明日报,2019-09-19(4).

[2] 张天南,付思远,潘振军.“两弹一星”功勋于敏 : 踏踏实实 地做一个“无名英雄”[N/OL].解放军报,2019-04-12[2021- 07-29].http://www.mod.gov.cn/education/2019-04/12/content_4839303.htm.

[3] 陈瑜.于敏: 惊天事业,沉默人生[N/OL].科技日报,2019- 09-24[2021-07-29].ht tp://scitech.people.com.cn/n1/2019/0924/c1007-31370743.html.

3587500338262

猜你喜欢

钱三强于敏氢弹
于敏与邓稼先的生死之交
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飞行员杨国祥投掷氢弹失败,放弃逃生机会与氢弹共存亡
钱三强的遗憾
“国产的土专家一号”
回答问题有“三不”
金正恩视察“可搭载在洲际弹道导弹上的氢弹”
于敏的“暗语”
氢弹,不过如此
朝鲜试爆氢弹,中方坚决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