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研究生“互联网+”共享平台构建与应用研究

2021-03-10崔晓璐陆思思祁亚运陈兆玮文孝霞

科技创新导报 2021年26期
关键词:共享平台研究生教学改革

崔晓璐 陆思思 祁亚运 陈兆玮 文孝霞

摘要:本文针对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研究生的教学改革,开展“互联网+”共享平台构建与应用研究。在共享平台的构建上,综合外界资源和自建平台全面构建以轨道交通车辆交通为核心的共享信息平台,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优质资源。在共享平台的应用上,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线上知识预习-线下课堂练习-线上微课巩固-线下项目实操-线下小组分工”实现教学环节的重构;在研究教学中通过导师团队实现项目推进、资源共享和学习互动。本研究为完善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研究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  教学改革  共享平台  研究生  轨道交通车辆

中图分类号:G434

Abstract: Aiming at the teaching reform of postgraduates majoring in rail transit vehicles, this paper carries out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 sharing platform.  In term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haring platform, the external resources and self built platform are integrated to comprehensively build a shared information platform with rail transit as the core, so as to provide high-quality resourc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haring platform, the re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links is realized through "online knowledge preview - offline classroom practice - online micro class consolidation - offline project practice - offline group division of labor" in classroom teaching; In research teaching, the project promotion, resource sharing and learning interaction are realized through the tutor team. This study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training mechanism of high-level innovative talents for 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rail transit vehicles.

Key Words: Internet+; Teaching reform; Sharing platform; Postgraduate; Rail transit vehicles

互聯网的发展不仅仅关乎着民生,也对整个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带来极大影响,我国在第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互联网强国战略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教育”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所产生的教育新形态,是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互动的新型教育方式,是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1]。随着互联网进入高等教育领域,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开放,拓展了教学时间、教学空间以及教与学的主体。现有在高等教育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是Moocs,以课程为单位提供学习模式,打破了学科专业的壁垒,拓展了知识的广度。同时,Moocs提供了学习者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习者与资源之间的互联互通、互学互助的平台[2, 3]。但是,目前大多的在线平台仅针对于高等教育中的本科教育,对于研究生的互联网共享平台由于其专业性、团队性和交互性,不仅需要借助在线课程的引入,并且需要科研资源、工程资源、企业资源等多元化专业相关资源的引入,同时还需结合研究生团队的专业背景自建资源,实现共享平台的不断更新与优化。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互联网+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新方向,是传统教育的有效补充,促进了教育的发展,重塑了教育生态。针对研究生的培养,转变教育观念,完善共享平台,让“互联网+教育”得以更好的发展,才能让科教兴国全面落实。“互联网+”共享平台作为研究生教改中的重要依托手段,如何搭建符合专业需求和研究需求的互联网共享平台至关重要,依托该平台如何引导研究生的自主化、个性化学习仍需深入思考,本文针对轨道交通车辆研究生“互联网+”共享平台构建与应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讨。

1. 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在我国目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尚未针对专业需求开展系统性的特色培养,各专业的培养过程存在相似性,特别从研究生的培养本质来看,与本科生的培养实质性变化较小。并且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招,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问题越发凸显。首先,在培养过程的教学内容上,研究生的教学内容侧重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且不仅限于课堂教学,更在于对科研或工程等复杂问题的解决,以及理论实际的有效结合。但目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课程内容缺乏多元化和研究性,导致其向本科方向倾斜。然后,在培养过程中的科研训练上,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单一导师的指导精力不能满足整个课题组的需求,师生之间未能形成及时高效的沟通和交流,导致多数研究生未能及时进入科研状态。再次,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开放性不足,缺乏与企业和实际工程的合作交流,缺乏联合培养机制,未能实现产学研的有效落地;缺乏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缺少与国际上著名高校的合作交流,未能实现科学研究与国际化接轨。最后,培养质量未能实现高等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传统的培养模式使研究生欠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 5]。因此,结合“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实现研究生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亟须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研究以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研究生作为研究主体,以“互联网+”共享平台的构建和应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整合外在资源和建立内部资源构建共享平台,实现研究生资源共享的创新渠道;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应用共享平台,实现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

2. 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研究生“互联网+”共享平台构建与应用研究

2.1“互联网+”轨道交通车辆专业共享信息平台构建研究

基于“互联网+”建立以轨道交通车辆交通为核心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开发、收集、组织一批丰富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创新的信息资源,构建轨道交通专业共享信息平台,解决当前教学科研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象,可实现研究生资源共享的创新渠道[6]。

在现有互联网中,存在许多共享资源,但资源相对零散,需针对专业研究生进行资源的整合,构建相关领域的共享平台。现有的知识库平台如语雀、Baklib、飞书、网易云课堂等,这些知识库平台可以实现团队共享,内部成员之间知识系统共享,结合操作权限,可以对知识库内容进行编辑更改;实现知识分享,知识库制作出来以网页的形式呈现,方便内部成员的交流;数据安全,可以实现科研团队的私有化部署。通过研究生团队的不断积累,共同参与,可以不断丰富内容,完善平台建设。在研究生共享平台的资源整合中,主要包括了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的整合。在教学资源的整合上,可通过中国慕课和学习通等通用教学平台整合精品课程、公开课和图书资源等。在科研资源的整合上,主要关注国内外高校相关学术会议,关联国内外高水平核心期刊网站链接、相关软件学习方法网站等。现有轨道交通车辆的相关会议较多,领域内较为有影响力的有中国智慧轨道交通大会,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维大会,国际轨道交通学术会议等。并且由于疫情的影响,现有很多会议开放网络学习平台,均可引入共享平台中,实现前沿知识的共享。现有的轨道交通领域高水平期刊有Vehicle System Dynamics、铁道学报、交通运输学报等。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同时开发自建线上金课、线上讲座、线上微课、线上团队等线上平台。结合研究团队自身的研究进展,实时跟进与总结,完善线上资源建设。综合外界资源和自建平台全面构建起以轨道交通车辆交通为核心的共享信息平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优质资源。

2.2 混合式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研究生新型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互联网+”的共享平台,结合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参与式教学法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解决当前被动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问题;通过项目驱动式的指导方法,解决当前导师无法和学生及时沟通的研究教学问题。通过解决课堂教学和研究教学问题,实现研究生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

对于研究生的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和科研教学上。首先,在课堂教学中,由于研究生的培养仅存在一年的教学,且课时安排较少,更注重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基于“互联网+”的共享信息平台,综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模式,将传统的“先教后学”变成了“先学后教”,实现了教学流程的重构,主要包括“线上知识预习-线下课堂练习-线上微课巩固-线下项目实操-线下小组分工”的系列过程。在课程内容上,课前将在线教育平台中的优质课程、学术报告、前沿讲座等融入线上平台。课中将科研项目植入教学内容,综合科研案例、参与式教学法和翻转课堂等,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课后以具体科研项目为驱动,将后续学习转变为协作式、探究式的深度学习,促进研究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然后,在研究教学中,结合“互联网+”的共享平台,引入轨道交通行业的学术和企业领军人物及教授高工,以及国际上著名高校教授,实现导师团队的集体指导。学术领军人物和外校教授通过学术交流,为学生开拓轨道交通行业的前沿研究领域;企业领军人物及高工通过分享交流和工程项目引导,为学生的研究理论和工程实践相结合提供契机;国际教授通过线上平台的交流合作,拓展学生的国际化学术视野[7]。校内指导教师则需以项目驱动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基本手段,结合导师团队的交流合作,定期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在线上有效实现项目推进、资源共享和学习互动[8]。在资源互享上,导师可以将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的前沿发展、学术会议、推荐期刊等共享到学习平台,方面学生学习下载;学生可以将研究进度定期总结,整理汇总共享到学习平台,方便导师监督和其他学生的学习交流。通过加强学习资源的分享和学习互动的交流,使师生间的互动不仅限制于线下的沟通,为线上的密切交流提供了支撑,为学生创建与导师交流沟通的便捷渠道。综合线上和線下教学、理论和实践教学、个性化和协作教学的混合,提高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3 结语

针对目前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问题,本文结合“互联网+”背景开展轨道交通车辆研究生共享平台的构建和应用研究,着重在平台构建和教学模式方面进行深化改革。基于共享平台,完善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研究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形成鲜明特色的手段和方法,对其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具有借鉴及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邵雪.“互联网+”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2] 郑足红,胡超.“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反思[J].科技风,2021(27):81-82.

[3] 许志倩,闫怡飞,纪仁杰.“互联网+”时代下对大学本科生开展线上教学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7): 42-45.

[4] 魏继宗,王红梅,孟亚玲.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状况、特点与趋势[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10): 92-97.

[5] 王平,王瑞芳,周莹,等.研究生导师指导模式和指导方法研究现状分析[J].高教学刊,2021,7(28):94-97.

[6] 姜立新,吴岳忠.面向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科技资讯,2021,19(17): 123-126.

[7] 吴玉德,吕冬云,罗志文,等.校企协调创新模式下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构建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5):226-227.

[8] 刘晶磊.以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为核心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2):215,219.

3946500338225

猜你喜欢

共享平台研究生教学改革
中企搭乘“共享平台”好出海
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与服务探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构建与运行管理探讨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