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文化认同现状

2021-03-10孙晓萍

科技资讯 2021年35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大学生

基金项目:2021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构建大学生中华优秀文化认同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1B059)。

作者简介:孙晓萍(1984—),女,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大都有着很好的认同,但是也有少数学生认知存在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通过文化事业的建设、学校认同教育的强化,以及学生文化自觉与自信的树立,强化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使其可承担起传承与传播重任的同时,不断地吸取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并将其用于中华文化的建设,以实现中华优秀文化的繁荣与昌盛。

关键词:大学生  中华优秀文化  认同教育  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J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1)12(b)-0000-00

Abstract:Most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have a good identification with Chinese excellent culture, but there are also a few students with cognitive bias.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undertakings, the strengthening of school identity educ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students'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self-confidence, we strengthen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recogni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culture, so that they can shoulder the important task of inheritance and dissemination, constantly absorb the excellent achievements of foreign culture and use them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ulture, To realize the prosperity and prosperity of Chinese excellent culture.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xcellent Chinese culture; Identity education; Cultural identity

1 當代大学生中华优秀文化认同现状分析

1.1认知方面

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大部分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有着一定的认知,并有着了解与学习的欲望。一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底蕴深厚,包含着众多的人文、历史知识,对大学生有着良好的吸引力,使得大部分学生有学习的兴趣且有学习的意愿;二是通过中华优秀文化的学习,可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教育中也开展了一些传统文化教育,强化了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意识;三是新媒体的助力,部分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知,是受到新媒体、网络文化的影响。所以从当代大学生整个群体来看,其对中华优秀文化有着比较好的认知,并认同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价值。

1.2情感层面

在情感方面,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文化有着一定的感情,当代大学生完整地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以及生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环境中,其思想意识情感受到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的积极引导,大部分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有着很好的自信心。以中华民族传统春节为例,其在当代大学生的心里地位要远远高于西方的圣诞节,虽然其也喜欢圣诞节,但是要将两者在一起进行比较,那么春节的地位一定高于圣诞节,还有中秋节、端午节等,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情感。此外,大学教育逐渐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开设了选修课,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中华优秀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再加上民族情怀、爱国主义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不断增强了大学生的情感认同,总体上来说情感认同良好[1]。

1.3行为方面

当代大学生在行为方面比较认同中华优秀文化,在互联网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作用下,社会呈现出了多元文化特征,大学生接触到了日韩文化、西方文化、非洲文化、网络文化等,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与文化视野,大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喜好去选择和学习相应的文化。大部分学生在行为上比较支持中华优秀文化,以复兴汉服为例,其中大学生群体人数较多,并且也身体力行地穿上汉服,以带动周围人群去了解和学习汉族文化知识。在阅读方面,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阅读过或是了解四大名著,以及对中国古诗、传统文学经典等都有一定的涉猎。在当代影视作品中,也有着众多的历史题材,或是以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剧,像比较受欢迎的《康熙王朝》《红楼梦》《三国演义》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经过思想认识与理论的强化,进而促进大学生转化为实际的行动[2]。

2 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文化认同存在的不足

2.1认知薄弱

大部分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有着良好的认同,但是在多元文化时代,其他文化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文化认知产生一定的冲击,使得少数大学生的认知薄弱,部分学生的学习意愿不是十分强烈,甚至少数学生认为没有学习和了解的必要,使得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文化认识不够全面,学习与了解的深度不够。学生认知较为薄弱的原因与其本身的喜好、爱好,以及学习兴趣不足有关,导致其对中华优秀文化认知薄弱,所以需要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多接触中华优秀文化,利用文化魅力吸引学生,以达到强化其认知的作用[3]。

2.2情感淡薄

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接触和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机会不多,逐渐削弱了其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情感认同,并且受到学生专业的影响,文科类、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接触中华优秀文化较多,而理工科则是以技术为主,使其情感认同较差。因此,要想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学校教育首先需要做出转变,将中华优秀文化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形成中华优秀文化在高校内部的全面渗透,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

2.3知行脱节

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智慧精华,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璀璨的历史与文明,通过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使当代大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下,树立民族文化自信,领会民族精神,受到优秀文化的指引,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促使其全面地发展。虽然大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但是仍然有少部分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认知薄弱、情感淡薄,再加上受到多元文化、不良思想、不正确价值观的影响,导致其信仰危及,知行脱节[4]。

3 促进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文化认同的对策

3.1增强大学生的情感认知

文化载体是指承载文化的事物,像博物馆、广播电视、网络媒体、新闻出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等。在促进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文化认同提升的工作中,可从文化载体入手,发挥文化环境育人的作用,借助这些载体展现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可以接触到,或是沉浸在中华优秀文化氛围中,以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3.1.1发挥文化产品的作用

中华优秀文化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其需要借助文化产品进行实际的展现,像书籍、服饰、教育、文字等,将无形的文化有形地展现出来。通过对文化产品的挖掘,使其出现在大学生的周围环境中,使大学生实时可以接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以强化大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我国属于多民族大融合国家,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地方语言、民族服饰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使得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身民族文化认同薄弱,需要少数民族学生树立保护民族文化意识,充分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担负起自身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学习到民族文化中的人文精髓。

3.1.2重视文化建设

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工作,充分展现文化魅力的同时,为大学生情感认同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像公益性文化事业,包括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文化古迹等,让大学生可以随时走进文化场所,领略到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体会到什么是中华优秀文化,形成情感的共鸣与认同,实现文化载体教化人、感染人的教育功能。

3.1.3充分利用活动载体

文化认同需要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强化,为了吸引大学生关注中华优秀文化,可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认识到中华优秀文化,一是举办内容新颖的文化活动,活动内容要体现出多元文化,通过多种文化的碰撞,促进更多大学生的参与,使大学生在活动中不再感受到无趣,并可学习到中华优秀文化;二是活动需专业,大学生日常参与的活动主要是校园类型的活动,像运动会、文艺演出、各种比赛竞赛等,涉及专业性的活动较少。在开展中华优秀文化活动中,与学生专业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两者兼收,以增强活动的影响力。

3.2强化学校认同教育

3.2.1豐富教育内容

为了强化大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需从学校教育入手,加强认同教育的力度,以促进学生学习与了解中华优秀文化。而教学内容关系到认同教育的质量,应在教育内容设计上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有时代感。中华优秀文化教育不仅要针对传统文化,还要结合当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代接轨,防止教育过于保守,引起学生的反感。二是国际化。文化需要通过交流,才可实现彼此的繁荣发展,在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的同时,还需引入优秀的外来文化,好的文化要学习借鉴,彰显民族的包容性,使学生可以正确看待不同的文化,丰富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内容。三是注重强调民族性。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需要在中华优秀文化教育中,注重民族知识的传递,像各民族的传统节日、语言文化、民族服饰等,都是认同教育的重点内容。四是专业性。将中华优秀文化认同教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融入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提高重视程度,以增强认知教育的成效[5]。

3.2.2创新教学方法

一是单凭课堂教育无法实现理想的认同教育效果,还要鼓励与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教育,形成教育的互补,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二是引进现代媒介,在课堂教育中借助多媒体,将优秀文化以图片、视频、声音等形式展示出来,使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什么是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在中华优秀文化魅力的感染下,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是理论与实践并行,理论文化知识要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升华,在认知教育中可组织开展多种活动,像参观博物馆,走进文化馆、名人故居、文化遗址等,真实地看到、接触到这些文化载体,以加深学生的认知与理解,最终实现知行合一。

3.3促进大学生行为认同

一是要端正文化心态。文化多元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理性地看待,外来文化中也有着众多的优秀成果,并且是值得学习与传播的文化,在强化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文化认同的同时,要树立学生文化融合的观念,正视现实。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有着自身的优缺点,选择吸收其中的优秀文化与观念,充实中华文化,大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可以辨别其中的不良文化,坚定自身的文化立场,增强文化自信,以中华文化为傲,承担起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任。二是增进文化自觉。中华优秀文化具有学习的巨大价值,可满足大学生成长的需求,而且大学生要对自身有个明确的定位,其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有责任、有义务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借助文化修养身心,陶冶情操,不断地提升文化素养,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6]。

4结语

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文化认同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艰巨性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共同推进,以深化大学生的认知,促进其自主地学习和了解中华优秀文化,以担负其文化传承的重任。中华优秀文化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外来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冲击,影响到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认识与认同,在情感认同与行为认同上出现不足,降低了其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撼动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地位,要通过文化认同的强化,以实现中华优秀文化的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刘晓君,郭振宇,高旭阔,等.在现代书院立德树人中坚定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J].中国高等教育,2020(Z1):61-63.

[2] 张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性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5):519-523.

[3] 林森,刘嵘.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状况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10):79-80.

[4] 赵佳佳.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21.

[5] 金鹏.增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路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21(11):50-53.

[6] 宋雨江.当代青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9.

3911500338231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