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的逻辑谬误
2021-03-09陈灵
陈灵
摘 要 作为一篇史学文章,应是严谨符合逻辑的。而文中赞扬的邹忌分不清美感判断与事实,随意使用类比推理,把可能性与必然性混淆,直至简单归因,不明白时变势变而结果迥异。非虚构文章还得以理性而非感性来传递思想,教材更是要作榜样。
关键词 美感与事实;类比推理;可能性与必然性;简单归因
邹忌,你是谏臣,直臣,满朝文武都是奸臣?我看你是诡辩。
《邹忌讽齐王纳谏》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备受称赞的是文章的语言艺术。课后“思考探究”部分要求“具体分析邹忌是怎样说服秦王的,其劝谏艺术有哪些高妙之处”;在教师用书中,有王向东对《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语言艺术分析,在这里的阐述中,文本的语言艺术表现在以小见大,通过类比让其王领悟,委婉劝谏。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些都是学生值得学习的,但很少有人注意,整篇文章在推理论证的过程当中却有严重的不合逻辑之处,更有简单的归因。
教师用书又选用了吴晓如的分析文章,认为此文极具浪漫主义,把齐王和邹忌作为纳谏和感言的典型人物,把他们理想化了。我赞同,《邹忌讽齐王纳谏》把人物理想化不符合历史,我更认为其说理论证不严密不合逻辑,不符合生活真实。为了人物的塑造,虚夸想象,如果是文学作品,是虚构性的作品,就无可厚非;它的推理论证,也可没有严格的逻辑。然而它选自《战国策》,教材中把《战国策》看作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那么就应要求它符合理性的真实,要求其论证的严密。本文的目的是指出其论证的缺点,供各位同仁讨论,形成共识,在教学中适当注意,以免让初中生在学习中被潜移默化,造成思维混乱,推论武断。
第一,美只是一种主观的判断,邹忌何必当真。
美感属于个人的判断,个人的主观感受,面对同样的事物,每个人有不同的感觉。邹忌觉得自己帅,但不知是否比得过公认的美丽者徐公,这才询问妻子、小妾和客人,这表明邹忌对美的判断是没有客观标准的。他们对公认的美丽者徐公的感觉是怎样,文章没有交代他们私下的评价,至少邹忌不能从他们那里知道徐公是否是公认之美。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这是一种评价性语句,不是事实陈述,只是邹忌个人的判断,并非妻子、小妾和客人的判断,并非是铁定的事实。有一种可能,妻子、小妾和客人由衷地认为邹忌美于徐公,并不一定是在敷衍邹忌。对妻子而言,情人眼里出西施;对小妾来说,日久生情;客人朋友,知己相悦。文章没有否定这种可能性。退一步说,他们说的是谎话,也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已,并不一定是事实。邹忌无论是“孰视”还是“窥镜而自视”,得出的自己不如徐公美的结论,都是“我认为”,而不代表他人也认为。邹忌在这里以自我为中心作了武断的判断,他们口是心非,蒙骗了他。邹忌的的错误是分不清评价与事实。更是把美丑判断与道德判断混淆了。私我畏我有求于我,就要骗我,是小人啊,有道德瑕疵。美不美是审美判断,有美丑之分,而蒙蔽说谎话是道德判断,应该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它涉及善恶。在这里,是不同的层面,但混淆在一起。
第二,类比只是推理的假设,不应是论证的最终结果。
邹忌见威王从闺房小语说到朝廷大事,这一种类比方式,是否可以接受呢?类比是一种论证推理,讲究两件事在某个方面的相似,由特殊的一个推出特殊的另一个,作为启发性的推论,完全可行,在发明创造上大有作为,但作为推理最终结论,则过于草率。上面讨论了,关于邹忌帅不帅,是家庭个人小事,美不美是具有主观性的。用这来类比朝廷上对君王提供信息真假,这两个方面的差别太大。国家大事,事关国家兴衰存亡,信息的重要性远非邹忌与徐公孰美可比,这两者是没有可比性的,类比而推出相同的结论是荒谬的。我们讲家国天下,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前面只是后面的基础,并不能说齐家就是平天下的充分条件。家庭和睦与政治平衡岂可相提并论。
第三,可能性不是必然性,动机不是事实。
从动机的角度上来看,“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他们有充分的动机,蒙蔽君王,然而我们不能不承认这只是一种可能性,邹忌却斩钉截铁地说“王之蔽甚矣”,这是把动机当作事实,把可能性当作必然性。
邹忌认为自己受骗时,采用实践来进行检验,进行了三次,并且,有时间跨度。他朝思暮想得出的结论,自己不帅,被蒙蔽了,经过了比较充分的归纳,并不是简单地把动机当作事实。但是在劝解齐威王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想到用事实去论证,没有例举宫妇朝廷外国,有无实际发生的事情蒙蔽过君王。邹忌没有归纳推理,更没有用数据来说话。也许文章是为了简洁,但这样得出结论,那就是论证不充分。如果按照邹忌的观点,可否得出这样的结论,君王的宫妇,君王的大臣,全部都是小人,没有一个正直的君子,每一个人因为有私心,必会罔顾事实,蒙蔽君王。“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多么武断,没有事实论据,全是推测。邹忌向我们描述了腐朽黑暗的齐国王庭,而齐威王没有反思,我的统治真就那么差劲吗。
第四,世界太复杂,归因怎可简单化。
文章的结尾,用了高度概括和极度夸张的手法,肯定纳谏改过的好处,作为文学作品,这是可行的;但是作为史书那就太不严肃了,把一个国家的兴盛衰亡简单地归因于君王的谦逊,这不应该是历史的真相。也许君王的能力在兴衰过程中占的权重比较大,但是整个统治阶层的作用,天时地利的因素,还有历史发展的必然和随机的偶然,都是一国一朝兴亡的缘由。而文章简单的归因,会给本来就喜欢简单化的人带来简单化的思维,这不应是学生学习的应有之义。传统智慧认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一种神秘宿命,人力不可为,正是思维的简单表现,觉得无法解释了,进而就神秘言之。简单的归因也正是一种“神秘言之”,是非理性非逻辑的表现。
作为教材选文,供学生学习知识、技能、思维,不论把《邹忌讽齐王纳谏》当作何种材料来学习何种知识、技能,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语言推理思维也會受到影响。我们担心学生们的推理能力,对这种漏洞较大的文章却不够警惕,反而作为经典来反复诵读,理性思维的培养又从何说起?文言文在教材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文章重文采轻理性尤其是轻逻辑推理的现象较多,不可不预虑。
[作者通联:四川崇州市怀远中学]